唐华蔚
四川省巴中中学 四川省巴中市 636000
摘要:相较于针对性的单篇精读而言,群文阅读在语言输入上具有更加明显的规模性特点,并且能够从多个方位引导学生探知文本的内涵和实际意义,其优势是不言而喻的。正因为如此,本文也将以英语教学为宏观视角,立足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习,分析群文阅读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尝试,并列举出相应的实现方法,希望能够给教师带来有用的参考和帮助,仅作抛砖引玉之用。
关键词:群文阅读;初中英语;教学方法
引言:
近些年来,尽管国家在宏观上一直倡导给学生减负,但初中学生所面临的学习压力仍旧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学生需要接触更多的知识和资料,掌握更加多样化的实践技巧,但原本的课程时间是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需要运用更加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充分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而英语作为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文字运用能力的重要基础,在这种情况下也应当受到更加高度的重视和关注,特别是就阅读教学来讲,要尤为强调群文阅读的重要性。
一、分析中考命题给阅读教学带来的基本启示
首先,教育部所发布的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在不同的情况下,运用有效的阅读方法来提取文章中的信息,所以中考命题也更加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查,从2019年的南京卷和苏州卷中就可以看出,阅读命题更加强调学生对上下文义的理解和衔接,旨在让学生通过上下文意来推断生词的意思,并且,部分命题也考查了学生对文章结构的把握能力。这也就意味着,初中的阅读教学要以新课程标准和具体的考试说明为基本依据。
其次,阅读教学必须要重视文本选择的多样性,要突出较为经典的类型,发挥扩散和辐射作用。英语课程始终承担着培养英语素养的重任,所以课程的建设也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双重特点。近些年来,中考命题在内容和题材上都更加贴近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包括人物的介绍,科技成果的介绍以及名著的节选等等,而阅读所表现出来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涉及到博客,海报和电子邮件等等类型。
最后,阅读文本的选择应当突出人文性的特点,要保证文章的内容能够带给学生有益的知识,熏陶他们的思想和情操。从中考命题的内容中可以看出,不同地区的中考卷在鱼片选择的时候,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也更加注重材料教育功能的发挥,强调凸显出阅读文本的价值利益,所以内容上也更加具有时代性的特点,能够有效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激发出他们情感上的共鸣,帮助学生形成正面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分析初中英语群文阅读教学的方法
首先,教师应当在正式开始上课之前,对学生进行主题性的引导,要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扩散他们的思维和视野。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按照文章的主题,为学生寻找与教材中主题相似的文章,让学生进行阅读和浏览,并让学生把课前阅读的内容和信息整理出来。
例如,在学习《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这一单元的过程中,由于本单元的教学主题在于让学生懂得描述自己的旅游经历,或者是描述自己的度假经历,并以此来展开对话和交流。所以教师就可以选择经典名著中的有关段落,例如《格列佛游记》,《地心游记》等等,这样可以让学生在高强度的训练下快速提取有关旅游类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另外,教师要让学生在阅读完毕之后,做好读书笔记,摘录文段中的好词好句,并积累成自己的写作素材,在后续的课堂上进行讨论和交流,互相交换自己的阅读心得,然后围绕旅游和度假这两个主题展开讨论。这种引领式阅读,不仅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加经典的英文名著,同时也可以激发出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
其次,教师应当在课堂实践的过程中,整合不同的文章,深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当下的人教版英语教材是以不同的单元主题来组建模块的,所以每一个模块又分成不同的单元,而每一个单元要对应相应的核心内容,这就意味着,教材上所列举的单元文章,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把教材上的文章进行筛选和整合,围绕课堂教学的核心,挑选具有代表性的经典课文,以此来引导学生开展其他课文的阅读。例如,在学习《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这一单元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把本单元的内容同下一单元的《will people have robots》文章联系到一起,前单元讲述的是与电脑有关的知识,而后单元讲述的是与电子机器有关的知识,这两个单元都属于现代科技的范畴,所以文章类型也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对此,教师就可以分别选择这两个单元中具有代表性的文章,让学生进行重点阅读,然后让学生比较分析文章题材的相似之处,找出语法和句法的区别,这样可以让学生懂得比较辨析的道理,锻炼他们的辩证思维和辩证意识[1]。
最后,教师应当考虑到学生在课后的阅读练习,以此来巩固加强学生的记忆。也就是说,群文教学不能仅仅只局限在课堂上,更是要让学生以课堂为基础,实现对课外世界的拓展和延伸。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给予学生辅助和引导,让学生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找到方向和目标,课堂上所选择的经典文章作为领头羊,然后从题材,内容,形式,或者是作者入手,再继续引导学生进行更大范围的阅读,推动课内阅读向着课外阅读的巧妙延伸。同时,教师也应当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让学生在课下自行搜集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内容进行阅读,整理成相应的笔记,并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兴趣爱好,这样不仅可以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拥有探索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另外,教师还要把学生在群文阅读中的表现记录下来,阶段性分析学生的发展情况,并对学生作出客观性评价,引导学生向着更加综合的方向迈进[2]。
三、结束语
不可否认的是,群文阅读的确是一种全新的英语教学模式,其自身的发展仍旧处于摸索和尝试的初级阶段,所以在实践的过程中也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对此,教师除了要在课前引领阅读,课中整合群文,课后延伸阅读之外,还需要强化对学生的观察和研究,把握学生现阶段的学习状况和阅读水平,为他们制定出针对性的教学方案。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尊重学生成长的差异性,要制定层次化的群体阅读教学方法,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
参考文献:
[1]杨宏敏. 群文阅读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尝试[J]. 情感读本, 2018, 000(014):90.
[2]任怡丹. 初中英语群文阅读选材策略探究[C]// 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二).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