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峰
黑龙江省嫩江市墨尔根小学 (黑龙江 嫩江161499 )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贯彻实施,小学课堂教学模式也迎来了空前的改革和创新。作文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语文综合作能力的具体体现。尤其是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在语文教学中培养他们的作文写作能力,增强其对作文语言的灵活掌握、合理组织、流畅输出能力已成为当下素质教育的硬性要求。作文创作是本质上是一种艺术的表达,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优秀的艺术表达过程是一种在生活中发现美、积累美、表现美、抒发美的过程,因此想要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就要达到作文教学与现实生活的高度契合,引导学生在现实生中增加阅历经验,积累生活素材,进行深刻的思考,流露真情实感,真正是实现生活化的作文习作,促进艺术创作与现实生活的高度融合。本文基于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现状,对如何提高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小学作文;教学现状;应用策略
对于很多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学生的作文教学始终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一大难题,即使教会了学生基本的作文写作方法和格式,很多学生还是面临着拿到作文主题或题目后无话可说,不知道如何下笔的问题。一方面,很多学生的思维组织和语言表达能力不足,不知道如何合理流畅地将句子组织起来,思维缺少必要的语文写作逻辑性;另一方面,主要是因为学生缺乏实际的生活经验和阅历,作文素材积累匮乏,从而导致无话可写。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着重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化写作,围绕现实生活情境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展开作文写作,促进他们亲近自然,走近生活,思考表达,实现作文写作能力的提高。
一、当前小学作文教学现状
(一)作文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
作文的写作是一个运用写作技巧、文字组织、修辞手法进行句子组织输出和情感表达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创造者只有将自己自生活实践中的真实情感和思考表达出来,才能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虽然作文教学改革已经进行得如火如荼,但是很多教育者对作文教学变革的理念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对作文写作仍抱有错误的认知,认为作文教学只是在实现课程要求的情况下,教会学生写作技巧和方法,完成相应的写作练习即可。这样的作文教学方式枯燥乏味,往往忽视了学生学习的真正需求,容易产生学习的挫败感,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作文写作的兴趣,甚至对其产生厌烦和恐惧心理。教师把作文教学当成了简单的训练,学生的写作内容流于空洞,浮于表面,没有深意,尤其是对于没有丰富生活经验和素材积累的小学生来说,这样的写作训练过程让他们手足无所,无从下笔,即使进行了相关的审题、立意、选材的指导,他们的作文表达很可能如“流水账”般,缺乏真实情感。因此在当下作文教学中,很多学生都对写作存在一定的抗拒心理。
(二)作文格式单一,缺少活力生机
通过对小学作文的大量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小学生的作文写作格式往往都很单一,千篇一律,尤其是在同一个班的学生,很多作文都或多或少出现了格式的雷同,这是因为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作文的形式教学,轻视内容教学,学生的作文写作只是对东拼西凑的素材的机械组装。
另外,在习作过程中,学生缺少对生活的深刻感悟、想法,生活经验不丰富,无法进行自主的作文创作,形不成自己的作文风格。类似问题的出现都是作文写作与实际生活脱离所导致的,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往往缺乏生机与活力。
二、促进作文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一)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做好生活记录
将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就是要求学生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对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观察,对生活的中的事情形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判断,产生“高于生活”的独特情感表达和感悟。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生活观察时,就是引导学生留意身边发生的小事,对上学路上遇到的人、动物甚至植物进行观察,对课间的所见所闻进行观察,对放学后家里发生的趣事,家人的一言一行进行观察等。通过这样简单的观察,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热爱的情感,一方面又增强了学生的观察力和艺术敏感度。另外在观察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强调做观察记录的重要性,“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观察记录既要对观察事件进行具体的记叙,更要注重记录当时自己的所感所悟,再次加深对感受的记忆,便于作文写作时进行素材的搜索和提取。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获得了丰富的生活体验,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改善了无话可说的状况,写起作文来更加得心应手。
(二)组织教学活动,丰富学生社会经验
学生们通过生活观察增加了作文写作的素材积累以及对生活的感悟,此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深化引导,为学生创造接触社会的机会,扩大学生的素材积累范围,将视野从日常琐碎的家庭、学校中跳脱出来,完成思考的发散和深化,锻炼学生的情感表达和自主思考能力。一方面,处在中高段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基本的明辨是非对错的的判断力,此时教师可以作文课堂上适当添加一些有关社会现象的作文体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进而组织语言,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当下的新冠疫情,让学生列举一些新冠疫情时期发生的一些事情,通过身边的事情以小见大,将学生的思想视野由身边的小事引到家国情怀上,深化作文习作主题,深刻学生思想。另一方面,社会是一个容量巨大,丰富多彩的素材库,教师通过组织教学活动,带领学生进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充盈社会素材。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敬老院或福利院等社会性组织进行义务劳动,拓展社会阅历的同时,体会帮助他人的快乐。活动结束后以“帮助”为主题,通过事件记录和情感表达完成作文的撰写。
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创设生活情境的方式让学生融入到作文生活教学中来。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诗歌朗诵、讲故事的形式进行生活表演,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完成作文创作后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情感表达方面的评价和赞扬,激励学生在作文中流露真情实感。
三、总结
综上所述,将生活化教学融入语文作文教学中,对改善当下语文作文教学现状,促进小学作文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赵五一. 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C]. 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教师教育论坛资料汇编(二).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627-629.
[2]陈平.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8(16):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