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选择和发展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3期   作者:胡荣荣
[导读] 当今时代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同时也是教育改革取得明显成效的时代
        胡荣荣
        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凤城镇北街小学校   032100
        
        摘要:当今时代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同时也是教育改革取得明显成效的时代。为了更好的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教师需要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教学状态。精心选择和发展不同的教学,了解教育改革的不同成效。通过对学科教学目标模式内容的分析及研究来实现顺利的转型和调整。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改革符合当代教育教学的发展要求,对促进社会发展也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对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需要站在宏观角度,精心选择不同的教育。在不断发展及调整创新的基础上,实现学科教学改革工作的全面落实。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选择和发展
        一、引言
        信息技术教育不再以单纯的技术教育为主,其中信息技术研究与开发是核心及重点。教师需要了解当代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践行要求,以发展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为重点。明确这一核心教育目标。其中,信息技术课程主要以多个学科之间的整合为依据,存在明显的学科共性。在信息技术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可以获得良好的学习支持。个人的计算机使用能力得到了增强,知识面不断拓展。因此,学者提出,信息技术教育的改进能够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让学生顺利融入到信息时代,为自身的长远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但是,有一部分学校没有重视信息技术教学改革,传统思想的影响仍然非常深刻。教师认为语数外才是重点,其他学科的作用微乎其微。因此,直接忽略了信息技术教育教育教学的改进,教学改革工作也停滞不前。
        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
        (一)课时不确定
        在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中,信息技术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之所以会出现这一原因,主要在于该阶段没有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进行全面的考察以及整合。整体的课时量较少,存在许多的不确定性。极少有教师能够顺利的完成这一阶段的教学任务,有的教师只是走走形式,过于随意和主观。因此,教学质量的提升速度极慢,学生的全面发展工作也直接被无视。
        (二)教学硬件资源短缺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对硬件资源的要求较高。有部分地区的教育能力较为有限,信息技术设备不够健全。整体的配置率偏低,难以满足新课程改革的核心要求。学生的求知欲也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诸多条件的限制直接导致整体的教育教学进度持续降低。另外,学校已有的教育配套资源落后于时代发展的趋势,大部分主要以图书和文字为主。难以更好的实现与时俱进,直接制约了该学科教学改革。
        (三)教师无视教学理念的更新
        教师没有主动革新教育理念,仍然以传统的教育模式为主。极少有教师能够主动传达新的教育教学思想,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成长以及专业课程学习。有的信息技术教师缺乏教育经验和专业知识背景,直接由其他学科教师来兼任。教师的教学任务较重,无法体现教育工作的细致性以及针对性,难以更好的实现该学科教学的改革及发展。


        三、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选择和发展
        (一)保障足够的课时
        为了全面促进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进一步发展,学校需要关注课时的合理设置。明确情境教学的创设要求,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能动性,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需要注重教学进度和教学规律的分析,排满课时。了解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需要,以发展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为原则,分析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进度。有一部分学生的心理特征比较明显,注意力不够稳定和持久。比如在讲解山西经济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第一单元神奇的魔力画室时,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来突破时空限制,吸引学生注意力。其中各种图片的演示、声音的播放和动画展示离不开计算机。很多学生对新鲜事物较为感兴趣,计算机则能够更好的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机融合。对于信息计算机之中比较枯燥的内容来说,教师则可以具体生动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采取循序渐进的形式来实现由浅入深,充分彰显层次化教学的重要优势。降低学生理解难度,让学生的情绪变得更加的饱满和积极,整个课堂教学的质量也会得到明显的提升。
        (二)丰富教育硬件资源,落实实战训练
        信息技术教育离不开物质保障和各类硬件资源。为了改善目前的教育教学现状,教师首先需要关注教育硬件资源的丰富化,提供充足的硬件设施。确保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顺利落实及改革调整,促进该学科教学顺利的走出困境。比如在讲解山西经济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第一单元步入信息社会活动时,教师需要以学生的工具学习为基础,积极融入学生感兴趣的信息技术知识,更好地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及任务。在学习理论基础知识后,教师还需要适当的安排实战练习。巩固学生的知识,帮助学生快乐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效,进而产生更多的积极性,意识到信息技术学科的乐趣。合作学习以及探究学习非常重要,这两种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的深层次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教师不断学习,提升自身水平及能力
        教师需要在终身学习理念的指导下学会为自己充电,关注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的提升及发展。技术课程的更新换代周期短,并且速度非常快。教师需要主动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了解信息技术知识的更新换代周期。主动改善目前的教育模式,确保与时俱进。教师自身素质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及提升最为关键,这一点能够为学生的学科知识提供更多依据。教师需要适当给予学生学习上的指导,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加丰富的知识来源渠道和途径。学会主动在线上线下学习平台中发展个人的优势,实现扬长避短。教育教学现状的分析是第一步,为了确保完整的教学模式,教师需要主动借鉴同行的做法。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进度,了解知识的发展步伐和节奏。真正实现灵活调整以及有机运用,促进不同教育教学模式之间的稳定配合以及快速发展。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选择以及发展与前期的教育教学任务设置密切相关,整体的教育工作量偏大并且不够细致。教师则需要注重细节上的划分以及合理分工,与学生保持密切的交流。着眼于学生目前的发展水平矛盾,有效的突破课堂教学的困境,更好的活化学生的思维。
        四、结语
        总而言之,要想提升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质量和水准,教师需要注重教育教学及手段的合理选择。以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实践策略的创新为依据,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切实解决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尽量避免学生止步不前,通过不断的学习及充电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黄斌,王丹妮.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研究热点,主题与趋势--基于749篇硕士论文的共词分析[J].数字教育,2020(2):16-21.
        [2]章蒙蒙.基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法新探[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000(003):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