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宏伟
天津市蓟州区盘山初级中学 邮编 301915
摘要:在教育领域中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教育的质量和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现阶段,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大胆的运用微课教学方式,使学生通过简短的教学视频,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要点,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打破了时间和空间对教学的限制,从而使初中信息教学质量和效率得以提升,进而对教育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微课教学方式;有效应用
前言:
初中教育所面对的受教群体,是已经形成初步认知能力的青少年,所以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该尽量采用适合于学生的教学方式,如此一来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通过对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的研究发现,微课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还有效的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在现代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将课堂教学与微课相结合,使学生通过教学视频,学习和掌握所学知识,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一、利用微课设计课题导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基本要素,所以教师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时,必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根本,从而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1]。首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切入点,就需要教师在设计微课视频时,保证视频内容是学生所喜欢的,如此一来就能够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成功的将学生引导入课堂教学中,从而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其次,初中学生具有较强的新鲜事物接受能力,所以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运用微课视频向学生提供不了解的知识层次,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从而为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最后,教师在创设微课教学视频时,应该充分的发挥引导性,让学生通过教学短视频的引导,深入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这种微课教学方式才能与新课程标准要求相贴合,从而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教师在开展“软件的应用方法”教师活动时,教师就可以设计出具有新鲜感的微课视频,将学生引导进入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如,教师以“photoshop”为例,首先,运用此软件将学校一位教师的照片修改成卡通风格,并且在照片中融入一些动漫元素,这主要是由于初中学生对动漫有着特别的喜爱,所以运用动漫元素可以成功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在正式开始课堂教学时,教师运用主机电脑,向学生发放微课视频,当学生看到某一位教师的真实照片后,肯定会被吸引,进而继续往下观看。随后,视频为学生播放此位教师动漫风格的照片,当学生观看到动漫风格的照片后,必然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并且会思考“是如何做到修改照片的”问题。教师在观察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后,就可以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如“向学生讲解软件的应用”、“软件的各种功能”等。最后,教师再次运用微课视频,向学生当场揭秘“照片修改的方法和步骤”,从而继续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二、运用微课分析典型案例,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初中信息技术是学生首次系统的接受软件应用、操作系统知识和文字处理等知识教学,相比于小学计算机课程而言,具有更高的难度,所以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时,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理解能力,只有真正的理解了知识点,才能确保学生可以掌握和应用信息技术[2]。首先,在采用微课教学方式时,教师应该针对性的将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制作成短视频,如此一来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展开学习,进而提升了教学的质量。其次,为了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还要对视频进行精心的设计,尽可能的采用典型案例分析法,这不仅可以确保学生通过案例,学习到信息技术的知识要点,还可以促使学生根据案例引导,展开实践探究。通过运用微课分析典型案例的教学方式,不但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
例如,教师在讲解“用计算机处理数据”时,就可以采用微课视频教学方式,但是在设计视频时,教师必须注意几个要点。第一,微课视频的时间长短应该尽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免时间较长影响学生的积极性。第二,微课视频应该突出知识重点和难点,并且保证一个视频只讲授一个或两个知识点。如,教师运用微课视频主要突出本节课的要点“电子表格的基本知识”,在讲解视频中教师罗列出大量的数据信息,并且运用表格将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类。当学生见识到运用表格整理信息的快捷性,必然会对表格产生强烈的兴趣。此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正式展开表格教学活动。而当教学中遇到教学难点时,教师就可以再次运用微课视频,向学生进行针对性分析。如,在讲解“数据的表格处理”知识时,学生始终无法正确的掌握应用方法,教师就可以将知识点融入视频中,可以运用典型的案例,将知识点进行分解,并且逐步指导学生如何操作。
三、利用微课扩展教学空间,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新课改实施背景下,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不能单纯的以教材为重心,而是要对课本知识进行有效的扩展,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优秀学科素养的目的。首先,教师运用微课视频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增加教学视频的扩展性,使学生通过视频学习,获得更宽广的知识层面。其次,虽然在设计教学视频时,教师要注重扩展性,但是更要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因此,在设计教学视频时,要以基础知识作为扩展的基础,以此既能巩固理论知识,又能使学生得到知识的扩展。
例如,还是以“软件的应用方法”为例,教师完成课堂讲解后,可以用短视频为学生展示“photoshop”软件的使用流程,学生通过视频教学,能够掌握使用方法。而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主通过软件,根据教学视频进行实践练习,以此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要点。然后,为了实现知识的扩展,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教师再次运用微课视频,向学生展示幻影灯,学生看到照片一张一张的展示,必然会被成功吸引,教师就可以进一步在视频中介绍如何利用软件播放照片。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运用微课视频教师方式,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还扩展了学生的知识层面,以及培养了学生的学科素养。此外,教师在设计制作教学微课视频时,还要重视视频的时间长短,以及视频的内容和形式,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参考文献:
[1]李自清.互联网+时代下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资讯,2020,18(24):36-38.
[2]杨淑珍.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初探[J].华夏教师,2020(21):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