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占芳
漯河市召陵区老窝镇第一初级中学4623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稳步推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和新的教学任务。教师需要革新教学策略,摆脱传统模式的束缚,改正教学中的错误,注重对学生道德品质和法治观念的培养。基于此,本文对新时期条件下,初中思政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进行了简要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期;思政教学;教学创新
引言: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初中生道德法制观念的培养受到教育部门与社会的广泛重视。现阶段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模式过于固定、单一,造成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课程教学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难以充分体现课程的教学目的。因此,教师要重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创新与改革,运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来增强学生道德与法制意识,促使他们的明辨是非能力与道德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1.赋予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增强师生互动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对课堂和学生的控制欲太强,尽管教师秉持着学生年龄较小要对学生负责的教育理念,从某种程度上也确实促进了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发展,但还是阻碍了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探究的兴趣。互动教学强调了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互动环节是建立在双方平等,关系缓和的基础上的。师生之间存在矛盾的话是无法实现有效课堂互动的,因此教师要尽可能拉近师生关系,消除师生之间的距离。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人文性和实践性较强的特点,这也符合道德与法治教学标准的要求,因此师生之间有效互动是必要的。良好的师生互动可以让教师洞察学生的思想态度,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教师要注意避免互动教学中经常出现的几个问题,例如部分教师课堂互动环节注重形式而忽略内容,过多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这使得部分学生没有机会展现自我,只完成了个别同学与教师的互动。部分教师在课堂互动环节偏爱“优等生”,对于那些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不闻不问。而该部分学生本来就因为暂时落后而自卑,教师的冷落边缘化处理让他们产生了放弃道德与法治学习的念头,加剧了学生之间道德与法治素养差异分化。还有部分教师控制欲较强,尽管课程互动环节给予了学生与教师平等对话交流的机会,但是所有的互动内容和互动形式都是教师提前设置好的,学生只能跟随教师的思想前进。这难免就会造成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不活跃,动手实践能力提升大打折扣。新课程改革一直强调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而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学生与教师的平等关系。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民主自由平等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教师要以先进教学理念和崭新的教学策略改变初中道德与法治沉迷的教学氛围,通过互动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强课堂活力,与学生携手共建美好未来课堂。
2.整合信息技术,提升学生参与度
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其他学科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并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要尝试将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教学形式融入课程教学实践,通过展示多样化的故事案例、图片及音频来创设趣味教学情境,让学生投入具体化的情境学习,使理论知识更加生动、有趣,更容易被学生所理解与掌握。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导入一张有趣的图片或一个具体的事例来吸引学生的兴趣,随机抽取学生朗读故事内容,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活跃整个课堂学习氛围。同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课件中的资源,组织学生以角色演绎的方式来再现真实场景,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此外,教师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教学资源的优势,设置课堂抢答环节,让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幻灯片内容来回答与本节课相关的知识,对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减少作业量的奖励,有效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参与
积极性,加深他们对知识的印象。
3.构建生活化导入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将有趣的教学情境与课堂导入相结合,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内容大部分是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有助于学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具体、实际案例,逐渐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观。教师在开课前如果只是单纯论述课本知识,没有一点新意,学生便会失去听课兴趣,容易分散注意力。因此,教师要把握好课堂导入环节,通过情境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为课堂理论知识的讲解做好铺垫。同时,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与教学目标紧密联系。有效的教学情境势必是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的。教师在讲解前应积极导入生活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程学习状态。例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网络生活新空间”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授课前通过钉钉学习软件接入互联网,播放《网络——正改变着我们的世界》记录视频。利用现有的网上教学视频资源展示互联网给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的转变,可以使学生更加清晰、直观地认识到互联网对新时代变革的重要性,使学生亲身体会足不出户便可欣赏千里美景的感觉。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入“网络改变世界”章节的学习,通过情境导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结论:综上所述,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初中生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教师要积极发现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并积极学习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实现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教师要通过将生活实际融入课程内容来引起学生对课程的好奇心,并借助信息技术来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得到提升。另外,教师要借助多样化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实践来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韦福.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德育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9):191.
[2]董兴广.基于五步导学的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9):197.
[3]孙巧霞.情境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9):279.
[4]唐升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9):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