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陈艳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新塍镇中学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下,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成为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而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对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起不到很好的作用,这时作为新兴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孕育而生。本文主要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出发,探析其在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翻转课堂;初中信息技术;应用
“翻转课堂”改变了传统的课前学生预习,课中教师讲授,课后学生练习的模式,把课堂当作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以及知识的应用,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信息技术作为实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以及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主阵地,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信息技术课堂中,可以改变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打破信息技术教师的一贯教学思路。那么,翻转的信息技术课有哪些优点?我们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应该如何应用翻转课堂?
一、初中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
(一)时空重置,提高效率
初中信息技术课,每周一般安排一个课时,一节课45分钟。在这45分钟的时间里,教师要完成知识的讲授和操作技能的演示,这样下来一般都要花费15到20分钟的时间,留下给学生操作的时间并不充裕,如果出现知识点较多的章节,教师还要分成几个课时完成或者是将活动留给学生课下完成,以信息技术的地位这些留下的任务只能是流于形式了。
针对这个问题,在信息技术课中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重新分配时间与空间,利用网络平台或者QQ,让学生自主地课下“先学”或者是前一节课先让学生自学,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并收集问题。课上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有目的性地进行教学。这样既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课上又可以有充足的时间来开展活动。
(二)分层教学成为可能
在信息技术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操作能力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传统的教学很难兼顾到那些操作能力较弱的学生,“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到信息技术课中,教师利用网络平台,制定不同程度的课程,课下学生可自选或通过前测了解自身的现有水平,再由平台为其推荐符合自身水平的相应课程,通过学习不断提升,逐步缩小学生间的差距。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也可以通过平台获得来自教师或同学们的帮助。
(三)从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出发
信息技术学科更多的是操作技能的掌握。很早就有教师开始尝试将这些操作过程以Word文档的形式(学案)或者录制成视频,在课堂上让学生观看,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同的是“翻转课堂”把这个学习过程放置在了课下,这样就为教师赢得了更多的课上时间,为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沟通以及能力的培养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四)信息技术教师更具有实现“翻转课堂”教学的优势
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除了要具备常规的教学组织能力外,还应具备较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这样才能保障在网络环境下更有效地开展教学。同其他学科教师相比较,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方面具有先天优势,这将为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翻转课堂在初中信息技术中的应用
(一)自主学习:课前课上结合,质疑问难
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是翻转教学的主要特征,即教师制作好知识点集中的短视频,课前发放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视频内容自主学习,掌握一些基础知识,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又能将有限的课堂时间集中在重点知识的引导上,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具体到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上,学生除了课前做好预习之外,还要在课堂初始阶段继续进行自主学习,通常的组织形式有两种:一是根据教师课堂下发的学习资料或任务进一步系统梳理知识点;二是让学生在小组内自主讨论,其目的都是检测课前预习结果,汇总疑难问题,为下一步课堂教学奠定基础。以“制作演示文稿”为例,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我一上课就给他们布置了学习任务:制作主题为“科技改变生活”的演示文稿。学生按照预习视频中的步骤开始设计和制作过程,我观察学生的实践操作及具体的制作过程以检测预习是否到位,做好课堂引导的准备。此阶段尤要注意教学视频的制作,既要条理分明、主次清晰,又要短小精悍,将知识点讲清讲明即可。
(二)课堂引导:有的放矢讲解,答疑解惑
教师的课堂引导是翻转教学的精髓,即教师一方面对教学视频没有涉及的知识点进行简单讲解,另一方面对汇总的疑难问题进行点拨指导,引导学生在积极思考中获得知识、掌握既能。具体来说,教师首先要简略概括教学视内容,补充讲解视频中没有的知识,以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因为课前发放的教学视频时长毕竟有限且要“重点击破”,不可能面面俱到地覆盖所有内容,某些细小的知识点还需要教师课堂补足;其次,要针对学生预习中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讲解,以点拨他们的思维,引导他们在正确的方向上积极思考,特别是比较突出的共性问题,要着重讲解,从整体着眼帮助全体学生提升信息技术水平;再次则要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作品,在此过程中具体解决学生遇到的个性问题,如学有余力的个别同学想要创新性地使用绘图工具,使自己的演示文稿更具特色,我就进行个性化指导,帮助他们掌握使用方法;有些同学将插入图片和背景图混淆在一起,我就引导他们从头开始,手把手地一步步教操作,易错点重点强调,确保他们夯实基础等。如此有的放矢地讲解,既保证了教学效率,又帮助不同基础的学生都有所进步。
(三)评价总结:肯定鼓励帮助,分析归纳
评价总结是翻转教学的重要环节,绝不能忽略。当学生完成作品,将其上传到公众平台后,迫切地想知道教师和同学如何评价这个作品,此时教师一定要做好三个步骤:一是中肯地点评所有学生的作品,即一边展示出来一边给予肯定性、建设性的评价,评价语言以鼓励为主,如有的同学基础好、学习速度快,作品非常优秀,我用赞赏性语言肯定其突出成绩,也鼓励他们向更高层次发展;有的同学还有明显的不足,作品制作上也有缺陷,我先是肯定其优点,似朋友般和他们一起找不足、学方法,引导他们充满信心地走上进步的阶梯;二是及时总结,即分析归纳本节课的经验教训,有哪些地方需要保持、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如何改进等,让学生心中有数;三是进行优秀作品展示,即将特点突出的优秀作品上传到班级公众号或QQ群中,请同学们共同鉴赏、学习,如此不仅以“先进”带“后进”,也能激发初中生的好胜心,使他们以更好的状态投身到信息技术学习中。
总而言之,“翻转课堂”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颠覆。该种教学模式强调知识的内化和传授,注重学生的探究,可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翻转课堂”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如何有效地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来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效果,还有待我们一线教师的探索和总结。
参考文献:
[1]程文才.中学信息技术课堂的问题与策略研究[J].教学管理,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