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中舞蹈教学的优化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7月21期   作者: 龚雅茜
[导读] 在学前教育阶段,必须掌握的技能当中也包含舞蹈,这也成为了今后职业评价的重要依据。
        龚雅茜
        林芝市职业技术学校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  860000
        摘要:在学前教育阶段,必须掌握的技能当中也包含舞蹈,这也成为了今后职业评价的重要依据。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来说,在毕业之后大多走向幼师的工作岗位。因此在转换为教师之前,首先需要的调整好自已的心态,以乐观积极地态度面对身边的儿童。同时,作为幼儿教师来说,需要做到学以致用,要能够把在学校当中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更加系统的应用到幼儿教育事业当中。因此,在学前教育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把儿童作为中心,以此来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更进一步的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学前教育;舞蹈教学;儿童
一、引言
        现阶段,我国学前教育事业不断地发展与进步,教学规模也变得越来越大,而且生源数量也在日渐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学前教育舞蹈的教学应当更加注重教育理念与方法,充分地激发出儿童学习的乐趣、培养儿童学习的自信心。从儿童多元发展为立足点,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儿童,使他们更有兴趣的学,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二、当前我国高校学前教育舞蹈教学现状
        在教育事业当中,学前教育是其中的根基事业,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的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学前教育也应当随着社会不断更新,是人一生的奠基与启蒙阶段。从狭义上来说,学前教育指的是专业的学前教育机构实施教育及幼儿园与托儿所教育;从广义上来说,学前教育指的是对所有学龄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具体教学活动,也就是将其范围拓展到了学校、社会和家庭。现阶段,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创新,越来越多的学校与家长更加重视学生的艺术类培养,表现为会积极地的为自己的孩子报考艺术类课外辅导,认为让孩子多学习一点艺术能够拓宽未来发展渠道。例如:一部分孩子在五岁左右便会被家长督促学音乐或者是舞蹈等,但是,对于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他们不能理解学习音乐和舞蹈的真正内涵,他们的学习仅仅是机械式的模仿。因此,在这个过程当中,应当发挥出教师的引导与组织作用。通常情况之下,舞蹈教育分为普及型舞蹈和专业型舞蹈教育。然而,现在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育发展停留在起步阶段,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则有些落后。同时,我国社会发展的各行各业都在创新,但是不等同于没有创新的模仿,必须在技术与产品成熟后进行创新,才可以拓宽发展渠道,教育事业发展的道理也是这样。例如:晚会需要舞蹈表现,对于表演者来说,可以提前观看mv编排的舞蹈,但是如果只是机械的重复便失去了舞蹈的价值和意义,也无法有效创新学生的舞蹈训练思维,因此,需要在mv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完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此来提升学生对于舞蹈的感知水平,推动师生更好的交流发展,使学生的潜能被充分挖掘出来,提高综合素养。
三、以学生为中心的学前教育舞蹈教学策略
(一)确保教学目标的针对性与关注性
        想要实幼儿积极主动的学舞蹈,就必须确定具有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要明白学习不是简单的机械重复,所以幼儿教师需要认识到,重点需要做的事培养幼儿的舞蹈技能,但并不是让其成为舞蹈演员,不可以将自身的想法强加到幼儿身上,需要全面综合的提升幼儿自身素养,运用自身的舞蹈技能感染幼儿,推动幼儿快乐健康的成长。同时,在我国幼儿舞蹈教学的过程中,以民间舞蹈为主,因为民间舞蹈具有多元化的形态和技巧,可以使幼儿感受到中华悠久历史文化,因此,在高校学前教育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需要与学生自身的发展情况相结合,编排新的民族舞蹈动作,推动学生快速的接受,并且能够领会新的舞蹈动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舞蹈技能与综合素养,更好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从而更好的开展幼儿教育工作。

例如:在新疆舞蹈《巴浪仔》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mv播放音乐和舞蹈视频,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问题,进一步根据自身对于视频的理解情况做出舞蹈的编排。而且,教师在学生编排过程中,可以根据新疆舞蹈的特色做出简单的介绍,这样一来便可以推动学生对舞蹈的理解,更加轻松的进行自主练习,更进一步的明确学习目标,在此过程中能够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同时,在日后言传身教的过程中,也可以推动幼儿教师明白以幼儿为中心的教学重要性,践行正确教育思想,推动工作效率的提升。
(二)加强学前教育舞蹈教学师生互动
        现阶段,在我国部分高校的学前教育舞蹈教学过程中,学生还没有真正的认识到舞蹈学习的重要性,只是盲目的练习,却不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与思想认知,简单的机械重复动作。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不利于学生的多元化发展,也不利于学生角色转换为幼儿教师进行相关教育工作。在素质教育理念的背景下之下,开展学前教育舞蹈教学,需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并教学的过程中创设师生平等的关系与教学环境,在教学的过程中发挥出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作用,充分的尊重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地位,只有通过师生和谐互动与交流,才可以构建平等友善、和谐高效的学习氛围,推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学生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进行主动学习,积极探索,切实提高自主学习效率,也能够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采用师生互动式教学,能够进一步落实舞蹈练习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丰富学生思想认知,教师也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予以针对性掌握,切实树立以学生为中心,并且以学生为中心进行作业布置,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例如学前舞蹈《一只小青蛙》舞蹈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通过节奏、配乐等与学生展开互动交流,引导学生积极踊跃参与舞蹈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舞蹈能力与综合素养,进而提高审美情趣。
(三)利用任务驱动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
        在舞蹈教学当中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使学生在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下,围绕学习内容展开共同学习和探讨,利用学习资源与教师或其他同学进行互动探究,教师根据学生的任务驱动成果展开科学有效的评价,有助于丰富教学评价模式。任务驱动型教学,旨在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理论践行于实践当中,学生只有在任务驱动的作用之下,才可以更加有效的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在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自主完成教师制定的任务驱动内容,通过明确学习目标展开小组评价与合作交流,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得以提升,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提升,从而落实课堂教学内容。对于小组合作的学习情况,教师予以肯定和中的特定音阶与特殊节奏等,注重乐器编配的民族化,和影视作品当中的内容情节相结合,适当在当代影视音乐中加入中国民族乐器的编配,有机结合西洋器乐与中国民族乐器,包括打击乐器与吹管乐器及拉弦乐器等,利用不同的民族乐器表现出不同的音乐性格,营造与影视作品情节内容相符合的气氛,从而增强影视作品的表现力。如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主题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其作曲旋律就采风自塔吉克族民歌,以原生态的民族音乐衍生成充满异域风情的动人乐曲,词曲结合的演绎衷真的爱情,恰如其分地出现在故事中强化了全片的英雄主义色彩和浪漫色彩,让该片成为永恒的经典,留存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深处。
【参考文献】:
[1]岳欣. 拉班“教育舞蹈”思想在幼儿舞蹈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
[2]马澄澄. 浅谈以学生为中心的学前教育舞蹈教学策略[J]. 艺术评鉴,2018(24):136-137+158.
[3]赵安安. 关于学前教育舞蹈教学的研究——舞蹈语言、舞蹈形象及舞蹈意境[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05):175-176.
[4]周效仪. 浅析素质教育舞蹈课例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应用[J]. 艺术评鉴,2019(07):125-126.
[5]李湑隽.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实施现状与对策的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