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家校沟通新模式的探究与展望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7月21期   作者:陈礼义
[导读] 我们要用好技术这把双刃剑,构建良好的家校沟通新模式应用生态,促进教育的全方位发展。
        陈礼义
        南安市教师进修学校  福建南安  362300
        [内容摘要]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应用的腾飞发展,带来了家校沟通模式的变革,产生了全新的互联网+时代家校沟通新模式,这种家校沟通新模式的产生,有利于形成家校联合教育的共同体,改变过去长期以来“各自为政”的尴尬局面,有利于构建家校合力的全息教育生态环境,促进新课程改革立德树人总目标的落地,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我们要用好技术这把双刃剑,构建良好的家校沟通新模式应用生态,促进教育的全方位发展。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互联网+  家校沟通  新模式
        
        近年来,随着家庭教育的重视与不断加强,如何有效的进行家校沟通成了当前教育的重难点问题,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另一方面,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改变了世界的方方面面,教育信息技术2.0时代的到来,影响的不仅仅是教与学,而是整个教育生态环境,教师、学生乃至家长都处于这场技术变革带来的巨大冲击之中,传统的家校沟通模式有着沟通困难,效率低下等显著问题,已经适应不了当下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一种新的,基于互联网+的家校沟通新模式的已经在不断的孕育孵化之中。这种家校沟通新模式的产生,有利于形成家校联合教育的共同体,改变过去长期以来“各自为政”的尴尬局面,有利于构建家校合力的全息教育生态环境,促进新课程改革立德树人总目标的落地,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所以,对基于互联网+的家校沟通新模式探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家校沟通模式变革
        一个全新的、适合当前教育生态的家校沟通新模式,从产生到基本成熟需要经过许许多多人的不断摸索和改进,正如现在几十亿人使用的安卓系统,也是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改良,才从最初的丑小鸭慢慢变成羽翼丰满的白天鹅。欣喜的是,在日常的教育实践中,和本地中小学家校沟通数字故事案例征集活动中,我们已经能够感受到了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自发性家校沟通模式变革。
        1、微信群——一种便利的跨时空沟通模式
        如果说以前的QQ群还属于年轻一辈的专项爱好,那么微信群则彻底改变了多数人的交流方式,随着微信的普及,在现代家校沟通过程中,微信群交流方式已经成为了主流,毋庸置疑,这种新的交流方式带来了十分巨大的便利,班主任或学科教师可以非常轻松的把重要事项通过群公告清楚的告诉所有家长,家长有疑难之处,也可以通过微信或微信群反馈给老师,举手投足之间,就做好了原来要开一次家长会才能完成的任务。除了代替一般性质的家长会,微信群还可以完成信息收集,家庭活动打卡,在线作业辅导,在线资源分享等多种多样的全新交流方式。这些极为高效的全新沟通方式,不仅减轻了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工作负担,同时为家校沟通开辟了新的沟通渠道,促进了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
        2、钉钉群——家校沟通模式再升华
        2020年春节,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造访,教学方式不得已暂时从线下走到线上,在这样的情况下,家校沟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只有教师、家长和学生取得高度的一致,教学、教育才能够正常开展,家校沟通、家校合力是这场大考的核心。但同样,这也是家校沟通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

除了使用微信群外,许多老师开始接触使用钉钉群直播的方式进行网上教学与管理,这款原本较流行于企业内部的软件,逐渐走入教育的视野。使用钉钉群进行家校沟通同样有着非常多的亮点,例如发布重要信息时可以确认家长是否收到信息,可以分门别类的对未查看公告的家长进行一键式再提醒,从而弥补了原来微信群发布公告功能的许多不足,钉钉群还能便捷的使用视频直播方式进行家校沟通,解决了长久以来远程在线视频沟通的难点问题。钉钉群里每个班级体可以独立建设班级圈,分享优秀的教育资源或传递最新的学习正能量动态,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让学生更有班级荣誉感。值得一提的是,钉钉还提供了大容量视频分享的功能,这些文件一般都是保存在钉钉的云端,只要在流量充足的环境下,学生可以很方便的查看教师提供的视频信息,此外,教师网上教学授课视频也支持回看和下载,这为家长协助教师进行远程教育教学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
        在日常家校沟通过程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应用软件提供内容便捷多样的新型沟通模式,可以说,当前互联网+的家校沟通新模式正处于开向无限光明的高速公路上。
        二、面向未来的互联网+的家校沟通新模式展望
        正如前文所述,一个新的家校沟通新模式从零开始,需要教育界和技术界千千万万人的不断摸索和实践,才能不断的发展成熟,我们体验到当前家校沟通新模式发展带来的喜悦时,同样也能清楚的感受到它的许多不足,在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梳理未来的发展方向中,我认为以下几点尤为重要。
        1、家校沟通新模式应用生态的制度文化建设
        无论是群平台,APP或是程序,技术本身始终只是一种工具,它是一把双刃剑,教师与家长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构成了一个极其复杂的关系网,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制度的约束,文化的熏陶,沟通的路径铺得越开,走得越快,越容易误入迷途,例如有些家长一言不合就开始在群里互相责骂,有的学生喜欢在群里相互攀比,还有些家长或其家庭成员甚至会发一些不适宜的信息到群里,这些都很容易对孩子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所以,要建立确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宣传正确的沟通文化,要让工具不越位,成为有效的教育助手,教师与家长携手共同建立良好的家校沟通新模式应用生态。
        2、技术应关注需求导向,综合发展
        经常出现这样的困扰,懂技术的人不懂教育,懂教育的人又不懂技术,这是应用开发的一道难题,例如,微信群本身是用于日常大众沟通交流的,在应用到家校沟通时,就会有些水土不服的症状:家长发送的消息无法管理和删除,群功能不够具体丰富等等,只有真正关注需求导向研发的应用才能够更适应现代家校沟通发展的需要。
        3、巧用家校沟通,强化家庭教育指导,丰富服务内涵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是家校沟通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是教育中缺失的一块重要拼图,互联网+家校沟通新模式为现代家庭教育提供了更多支撑和可能性,教师可以通过创建网络学习空间等形式,拓展家校沟通新渠道,通过网络学习空间开展先进教育理念和科学学习方法指导,上传重要的学科知识视频或文章,供学生和家长共同学习。采集加工日常教学活动中生成性教学资源,形成适合本班学生学习的特色教学资源库。
        总之,互联网+的家校沟通新模式为现代家校沟通发展插上了梦想的翅膀,我们要立足实际,构建良好的家校沟通新模式应用生态,促进教育的全方位发展。
        作者简介:陈礼义,男, (1982--)福建南安人,学历: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文系泉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第二批)立项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
课题名称:《信息环境下家校沟通新模式探究与实践》.
课题编号:QG1352-1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