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琼
安徽省马鞍山市荣博小学
摘要:让教育教学进一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教育教学进一步满足学生培养需求是新时期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建设的重要方向。在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小学生是接受教育的主体,而只有让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小学生的兴趣结合、与小学生的需求结合,才能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为此,这篇文章提出从情境体验入手,挖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全新价值。
关键词:小学教育;道德与法治;情境体验教学;教学方法
关注小学生学习需求,提供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参与和体验中收获,让学生在体验与探索中成长,将更有助于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的提升,将更有利于教师立德树人使命的落实。
一、运用情感体验教学活跃课堂气氛
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部分学生对其印象都是比较枯燥和呆板,没有太大的学习兴趣。同样,对于小学生来讲道德与法治的学习更是乏味和无趣。小学生思想和道德观念仍处于一个发展的阶段,尚未形成成熟的观念,而且小学生的能动性比较强,注意力很难有效地集中,即使能集中注意力关注某一件事物,但是时间也不会很长。因此小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有一定的困难,如何有效地引导小学生认真学习这门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关注的问题。情境体验式教学的应用会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教师的这一难题。所谓情景体验式教学,就是在小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教学方式完成相应的教学目的,根据教学所需,通过合理创造、引入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具体情境氛围或场景,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帮助学生快速而又准确地对教学内容进行理解,促进学生的心理既能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合理使用情景体验式教学的方式,可以为本来枯燥、乏味的课堂带来活跃有趣的氛围,增加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可以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结合实际生活,增加情感体验,体验比较抽象或者难以理解的道德观念,更好地掌握基于道德理念的正确做法,以便以后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增加课堂活跃的氛围,让所有学生都能认真有效地学习,还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念,让老师更加全面地掌握学生建立的道德观念是否符合当前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理念。由此可见,情感体验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增加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性,让教师能够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
二、利用角色扮演,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情景体验式教学的应用通过创造不同的生活场景或者通过情景描述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情景的变化,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比如创造一个生活场景,在排队等公交车的时候,让学生扮演乘客,老师扮演公交车司机,大家都在有序地排队,忽然有人随意插队,面对这一不和谐的现象,让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再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和讲解,最后做总结,告诉所有学生正确的做法。这样不仅告诉学生以后遇到插队的问题该怎么采取正确措施,也教学生要遵守道德观念,不随意插队,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学生。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营造出一个活跃的教学氛围,通过学生的积极发言,可以让学生展现出最真实的一面。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观点了解学生基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在今后的教学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良好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
由于小学生道德观念还处于发展的过程,其道德观念还是可以塑造的,通过角色扮演的教学方式可以将生活中的具体情景展现给小学生,在告诉其正确做法的同时也可以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感受拥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优越感,今后在日常生活主动践行正确的道德行为。?
三、实施分组教学,增加团队凝聚力
教师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想要合理运用情景体验式教学方式,就需要将全体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随机分组。在每个小组中设立一个小组长,这个小组长的选取需要基于平时课堂上的表现,需要有一定的道德基础,并且能够起到良好的带头模范作用,可以作为小组长。每一个小组视为一个有独立意识的小集体,每一个学生是该集体发展的组成部分。教师通过设定合理的场景举办有趣的活动,让每一个集体自由独立参与活动,在此过程中,每一个学生不仅要考虑自身的想法和感受,更要顾及其他人的情绪和想法,在统一观点以后以团队的方式来表述并参与活动的各项步骤。情感体验教学合理利用学生分组的方法,以团队协作的教育方法教会学生在团队合作过程中,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要尊重他人,同时也要服从安排和领导,不能随着自己的性子来,团队之间的有序合作也可以让每个学生增加彼此间的友谊,让学生明白团队合作的力量和精神。为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夠更好地遵守社会规则和法律,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团结友爱,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结合教学内容,创设不同情境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都是只注重知识的讲解,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一般都是采用单一的阐述,使得学生很难理解道德的具体概念,只是将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课程来学习,无法理解道德的建立对其积极思想的影响,以及对以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作用,这使得道德与法治的核心素养很难在教学过程中得到落实。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应该加大对教师观念的培训力度,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注重对学生道德的培养和教育。教师应该积极响应新课改制度的改革,改善传统的教育方式和理念,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教学目标,把道德教育融入教学内容中,设置不同的情境,增加学生的体验感,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有趣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进行道德教育。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日常的教学,给予学生足够的机会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突出新课改制度内容中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小学教师应该对情境体验式教学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明白情境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并且在教学途中要积极使用情境体验式教学方法进行相应教学,和学生进行及时的沟通交流,发现问题也要及时解决。根据新课程的具体要求及课程改革的规范标准,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生活,并且顺应时代发展的教学理念,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行为规范,在情境体验式教学中对道德进行感悟,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标准,促进学生可以全面发展,这也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的主要目的。
参考文献:
[1]伦建.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J].明日,2019(24):280.
[2]林镇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体验式教学的实施策略[J].华夏教师,2019,125(5):64-65.
[3]杨铭芳.体验式学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切点分析[J].小学教学参考,2019(18):70-71.
[4]骆飞龙.小学道德与法治体验式教学的误区及对策[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9(9):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