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1月   作者:张丽梅
[导读] 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深入实施,广大教育工作者逐渐认识到创新教学观念的重要性,并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期在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本文从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因素入手,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促进学生未来更好的发展。

张丽梅    山东德州陵城区马厨社区小学  山东德州  2535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深入实施,广大教育工作者逐渐认识到创新教学观念的重要性,并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期在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本文从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因素入手,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促进学生未来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0)11-103-01

        小学教育作为基础阶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何通过课堂学习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知识学习中来,成为教师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数学内容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对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抽象能力和创新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了使学生获得更全面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需要鼓励学生在学习兴趣的驱动下,积极完成知识的学习和探究,进而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快速提高,促进顺利进行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活动。
        一、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锻炼的因素分析
        (一)过时的教学方法
        小学生虽然年纪小,但思维意识非常活跃,对新鲜事物总是有很强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只要密切关注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就可以构建一个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数学课堂教学环境。然而,许多教师受应试教育理念的限制,往往采用灌输式教学法进行数学课堂教学。这种创新教学手段的缺失,不仅抑制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而且是僵化的教学环境。也很难让思维活跃的学生感受到学习知识的乐趣。因此,旧的教学方法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长期以来片面向学生讲解知识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逐渐养成依赖教师完成知识学习的坏习惯,进而使学生严重丧失自主学习能力。
        (二)师生互动性差
        教师作为学生校园学习和生活的重要领导者,不仅肩负着传授知识的重任,而且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价值观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小学生还很年轻,天真活泼,所以很多老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秩序,老师往往摆出一副很严肃的样子。在这种错误的教学观念下,学生很难对教师产生敬仰,他们之间的距离会逐渐疏远。由于师生之间缺乏良好的互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不敢向老师求助,教师很难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改进和调整教学计划。从长远来看,不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严重降低,而且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
        二、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具体途径
        (一)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方式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尊重课堂主体地位,要求教师把课堂角色定位为学生的引导者,鼓励学生在发散思维意识中主动探索知识。在数学课堂中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法,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知识学习。课堂上的时间就不再被老师的知识讲解所占用,让学生在参与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和思考知识,从而保证学习质量的快速提高。



        如在小学数学“长方体”相关内容教学中,提到长方体体积,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推导长方体体积公式,能够熟练地计算长方体体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教师可以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到数学教学活动中,使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学前,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要求学生掌握关键知识内容,教学视频以三维动画形式设计并上传到百度云硬盘,鼓励学生在课前下载完成预习任务。这样,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时,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与小组成员讨论自己的问题,然后以小组报告的形式向教师和其他学生展示学习结果。这种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法,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容易养成积极参与学习知识的习惯,从而达到保证学习质量的目的。
        (二)引入生活教学实例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需要重视正确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才能促进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例如,小学数学“百分数”相关课程需要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解决“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问题,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从学生视角出发,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水结冰后体积增大”的过程,并引导学生解决生活实例问题。这样学生可以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在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过程中,达到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三)合理设计问题导入环节
        课堂教学活动缺乏师生互动,不仅教学气氛单调沉闷,而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僵化的教学态度不会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善良的教学态度不会使学生违反课堂秩序。因此,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积极寻找建立有效师生互动的途径,以温和的教学态度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这样既可以使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加顺畅,又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精心设计课堂问题导入环节,调动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进而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例如,小学数学“圆”的教学重点要求学生了解圆的基本特征,并通过理解半径与直径的关系,为今后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为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喜欢做游戏的特点,将事先准备好的卡通彩纸分给学生,鼓励学生寻找最简便的方法剪出圆形。很多学生进行多次对折后,顺利剪出了圆形,这时教师可以提出精心设计的问题,如“根据圆上的折痕,你可以发现什么?”“无论怎么对折,折痕都会相交于圆形彩纸中心的点,有学生知道这个圆心点叫什么名字吗?”等,使学生能够在问题的驱动下,深入地学习需要学习的知识进行探索。这种课堂教学方法既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意识,又能使学生在不断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对学习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知识学习的积极性。
        三、结语
        为了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之前,需要对班上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人格特征、知识接受能力和学习要求等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具体规律,教师应改进和调整教学计划,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学生既能在更加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到参与知识学习的快乐,又能养成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的习惯。
参考文献
[1]王晓鹏.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181.
[2]张国儒.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学生自主学习培养研究[J].华夏教师,2020,(12):22-23.
[3]马晓霞.小学数学教学怎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教育现代化,2018,(24):354-355+3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