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1月   作者:黄亚运
[导读] 阅读教学相当重要。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从低年级教学开始,夯实阅读地基。在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结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兴趣爱 好,据此研究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展开阅读教学,以提高小学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效果。本文着重围绕小学生的实际学情和心理、行为等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了 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以促使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得以显著提高。

黄亚运     嘉鱼县第一小学  437200
【摘要】阅读教学相当重要。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从低年级教学开始,夯实阅读地基。在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结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兴趣爱 好,据此研究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展开阅读教学,以提高小学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效果。本文着重围绕小学生的实际学情和心理、行为等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了 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以促使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得以显著提高。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策略;识字;表演;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0)11-129-02

        目前的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因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以下方面的问题。首先,在教学目标方面,教师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教学目标支配和指导着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个过程,如果教学目标不够合理和明确,教学过程就不能有效进行,在目前的阅读教学中教学目标是缺位的,使得教学过程过于盲目和随意,教学效率低下;而学生作为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只有在阅读过程中具有较明确的学习目标,才能有效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使他们的阅读素质能全面、自由且充分的发展。其次,在教学方式方面,忽视了学生创新、合作和自主能力的提高。教师太过注重肢解式的分析和灌输式的讲解,学生缺少分析的机会和权力,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学生之间缺少交流和合作,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受到了压抑。最后,在教学评价方面,评价方法缺少针对性且不能对个体的差异进行反映。在目前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喜欢使用“不错”、“挺好”等模糊的字眼来对学生进行阅读评价,对于学生努力方向和学习方法的调整缺少引导作用,同时使用统一的评价方法来对学生进行评价,忽略了个体间的差异,对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没有帮助。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足以说明多读的好处,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就要以读为主。但一味地强调多读,却没有交给学生读的方法,不注意读的形式,不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是不行的。在阅读教学中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图文结合
        低年级的课文大都配有形象、生动、活泼的插图,并且大部分插图就包含有声情并茂的故事情节。在教学中我就要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通过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然后图文对照读课文。如在教学《比本领》第一课时,先去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看书中的插图,看后说说梅花鹿和金丝猴在干什么,会是怎样的心情?由于这些插图就是一个故事情节的体现,所以学生说得非常生动形象,并富有想象力,紧接着让学生读课文,看课文是怎样写的?就这样由图像信息,转化为文字符号,这对理解课文内容是很有帮助的。再如在教学《火红的枫叶》时,通过观察插图,学生对枫叶有了形象的记忆。这样安排教学,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对读懂课文,理解字词句都是很有用的。
        二、读思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读书不思考有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把读书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如在教学 《特殊的考试》第一课时,就采用了以读代讲,读中感悟的方式,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经过一系列得读书,体会,感悟,让学生自由讨论,为什么这是一次特殊的考试?最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教学效果好。再如在《小毛虫》这一课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对课文有更好的理解,我组织学生进行了自主阅读活动。首先,我要求学生通过整体阅读的方式初步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并理清了课文的基本层次。然后,我要求学生和周围的同学进行思考,我通过以下一些问题对学生进行了引导:(1)阅读文章第一部分,说一说作者描写了一条怎样的小毛虫?(2)阅读第二部分,思考为什么那么笨重的小毛虫会变得这样灵巧呢?小毛虫做了什么,才会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呢?(3)阅读第三部分,说一说小毛虫最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小毛虫的身上有哪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最终,通过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大部分学生都对这篇课文的内容有了较为全面的理解。



        三、读说结合
        “读”是对信息的输入,而“说”应该是对信息的输出了,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把读与说话相结合起来。并加强训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说的态度和语言习惯。”在教学实践中我非常重视学生读与说的有机结合。如教学《我有一盒彩笔》第一课时,在学完之后,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用水彩笔画过什么,经常性的训练,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提高了说的能力。
        四、读演结合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课堂教学应顺应孩子的天性,从孩子的爱好和兴趣出发,设计教学方法。小学低年级的课文大多是声情并茂的文章,用表演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使 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突现特点。
        五、读画结合
        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记忆材料是以视觉加工为主,孩子更喜欢生动直观、色彩缤纷的图画、图片,想象、描绘自己心目中的世界,神秘的星空,太阳初升的草原、山村、森林、大海等,在孩子的笔下,变得多姿多彩,充满生机。我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的视觉感知,鼓励他们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去看、去描、去画。这里讲“画”有两 层意思:一是边读边用笔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以及优美句段;二是把理解的内容用图画表现出来。这也是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所强调的语文学科要整合其他学科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在教完了《流动的画》之后,我让学生先找一找流动的画中有哪些美丽的景色,并用直线画出来。学完课文让学生用自己的画笔丰富这幅流动的画,并配上几句小诗。结果孩子一个个兴致盎然,写的画的都超乎我想象。
        六、读写结合
        写离不开读,读为写打基础。尽管是低年级也要培养学生读写结合的良好习惯,在低年级重点让学生借助读学会写生动形象的一句话或几句话,为中高年级习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如在教学《秋天到》 第一课时,引导学生学完课文后,仿照课文的格式,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创编自己的诗歌,《春天到》,《夏天到》,《秋天到》和《冬天到》,低年级的儿童平常也是善于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并且观察得挺仔细,写起话来形象生动,比喻贴切,想象丰富。
        在低年级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赞赏、激励的评价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对课文产生浓厚兴趣,而且能交流师生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坚定学习的自信心。如:对学生朗读的评价,不采用“读的不错,很好”这类笼统的评价语,要根据学生朗读实际水平评价,“语言很准确,并且没有漏字。”“回答真精彩,而且声音也比以前洪亮了,老师真为你的进步高兴。”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要采用鼓励、引导、点拨、开窍。在学生回答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时,可采用“敢于积极发表意见,但思路要换一换”,“这个问题,答对一半,也是一分贡献,另一半,再想想,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想出来的。”类似这种评价,低起点,小目标,勤评价,快反馈的做法,学生最感兴趣,最容易接受,也最能拨动孩子的心弦。
        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把听、说、读、写、思、画等巧妙结合,相互渗透,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就会活起来。总之,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形式各异,这就需要我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断钻研新课改理论,改进教学方法。
        小学低年级的阅读作为学生在其他阶段阅读学习的前提和基础,不仅对低年级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具有重要影响,还关系到学生进行广泛的科学知识的学习,这种特殊的作用让教师们对于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的方法不容忽视。本文首先分析和谈论了目前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然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从图文结合、读思结合、读说结合、读演结合和读画结合的五个方面来促进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如此才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发展水平,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让他们从小学开始就具备真正意义上的独立人格和自主地位。
参考文献:
[1]张庆春.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J].宁夏教育,2014(2).
[2]梁凤瑾.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22).
[3]邵雪梅.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13):121-122.
[4]张颖.小学语文低年级有效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A].《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九卷),201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