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语文古诗词阅读教学方法,让小学生爱上古诗词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1月   作者:李万群
[导读] 古诗词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的瑰宝,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中国悠久历史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人文教育和语言学习的丰富资源。它就像一杯陈年醇香的佳酿,滋养着炎黄子孙的血脉;又如一枚磁石,凝聚吸引着民族的魂魄。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也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和写作的兴趣和敏感性,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诗歌素质。

李万群    湖北省巴东县官渡口镇中心小学  444309
【摘要】古诗词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的瑰宝,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中国悠久历史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人文教育和语言学习的丰富资源。它就像一杯陈年醇香的佳酿,滋养着炎黄子孙的血脉;又如一枚磁石,凝聚吸引着民族的魂魄。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也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和写作的兴趣和敏感性,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诗歌素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0)11-128-02

        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虽然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对古代诗词早就有所涉及,但由于古代诗词本身具有晦涩难懂的特点以及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等不可避免的因素,使得古代诗词在小学教学中的推广面临着诸多难题。 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张响亮的名片已经在世界各国传递,加强小学语文中古代诗词教学的必要性也就更加明显。
        一、打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使学习效率提高。所以对学生来讲,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个健康的心情。学生的心情好就可以更加轻松地来学习新知识。在语文古诗词学习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创造一个氛围良好的学习环境,以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的学习古诗词知识。作者在创作古诗词时本身就是要将自身所要表达的思想蕴含在其中,这些思想有时是作者的自身经历有时是对周围景物的有感而发,但是这种较为抽象的思想对小学生来说是难理解的,这也是因为小学生的古诗词基础薄弱。所以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进行自主探索。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可以发挥自身想象力和理解能力,这可以让学生在之后的学习当中学习的更加扎实稳固。例如在学习古诗词《无题》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讨论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与组员进行探讨,说出自己对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句的理解。最后学生结束讨论,教师来对这句话做出最后的解释,这样就会加深学生对这句话的印象。
        结语
        二、引导学生品味诗词蕴含,感悟诗词的情感美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中国古诗词的关键时期,因为在这个阶段,小学生的记忆正处于黄金时期。此外,小学生也有很强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索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优势,使学生能够品尝其中的含义。为了让学生在习得一首古诗词时能深刻地体会其中的思想和情感,教师要充分教材中的诗歌,让学生掌握定位诗词关键句的方法。古圣贤者常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以看出,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日常积累的习惯。但是,应该指出的是,古诗词有其自身的结构和特征。因此,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必须掌握这些要点,让学生掌握古诗词的朗读韵律、节奏。这要求教师教会学生一些鉴赏古诗词的基本方法。例如,常见的修辞手法有夸张、拟人、比喻等等,以及常用的写作手法衬托、欲扬先抑等等。例如,唐代诗人李白的《赠汪伦》,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达作者与朋友间的深情厚谊。这首诗整体上体现了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豪放诗歌特色。
        三、运通“五步导学法”,提高学生的诗词阅读能力
        “读”。读准字音,读准韵脚,读准节奏,读通句子。古诗词有别于现代白话文,在教师的大量示范作用下,学生才能循序渐进地熟悉、掌握古诗词的构词、构句方式,将古诗文读得通顺、流利、有感情。
        “解”。理解,思考,揣摩,读懂诗的大意。这一环节,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也不必要求一步到位,不必求深求透,只要从总体上把握即可。但是对重点字词,就不能只是整体性模糊的理解,还要理解准确。


具体到各个学段,古诗词教学的侧重点应该是有分别的。低年级学段的古诗词浅显易懂,画面感强,且学生的年龄偏小,教师侧重于引导学生了解古诗词的大意。在中、高年级学段,则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关键字、词,同时渗透一些古诗词语法结构的教学,使学生逐步积累古诗文的基础知识。
        “悟”。体悟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所谓“悟”,就是阅读者通过阅读,理解文本,站在作者的角度上,在头脑中展开想象,设身处地地去理解、感受诗人的所见、所思、所感,并能结合自身的生活实践,获得自己的所思、所见、所感。这里的关键词是“想象”,“悟”是以想象为基础的。教师要启发学生自主再现古诗词所描述的内容、意境,较好地体会古人在诗词中所寄托的情感,达到“悟”的目的。
        “析”。分析修辞手法、抒情方式等。指导学生学会分析古诗词的修辞手法、抒情方式,品味古诗词所蕴含的文化积淀,更进一步提升学生古诗词的欣赏能力和文化品味。如在《赠汪伦》的教学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王伦送我情”,诗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现出李白和汪伦之间的深厚情谊。《暮江吟》的“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秋夜的露珠、月亮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
        “品”。品味古诗词中所蕴含的古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古诗词的妙处,从而更喜欢学习古诗词。在教学陆游的《示儿》时,我指导学生理解诗意后,提问:诗中,诗人最大的遗憾是什么?他的心愿是什么?从中你能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怀?在这“三问”的引导下,孩子们每一次朗读,无不生成着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受着诗人那颗强烈的爱国心,并把这种情怀当做“遗嘱”去“示儿”,领会到古诗语言的精炼及奇妙,激发学习的兴趣。
        四、建立科学的诵读评价机制,让学生爱上古诗词
        我们课题组的教师重视古诗词教学中的诵读,结合教材,编印了各年级《诗词诵读》校本教材,每学期初,各班制订出诵读计划,印发了诵背小册子,安排小组长进行监督记录,期末进行评比奖励。每周早读、午读固定诗词诵读时间,采取集体诵读与单独诵读、必背篇目与自选篇目相结合的灵活形式,广泛开展诵读。结合学校的阅读博览节,举行 “年级古诗词诵读大会”、“古诗词知识竞答”、“诗配画展览”等活泼多样的活动,及时进行总结、表彰,以此来激发学生诵读的积极性。
        学习古诗词,是认识中华文化的绝好途径,重视古诗词诵读教学,对形成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至关重要,诵读古诗词不仅可以从听觉上使小学生产生共鸣,也可以帮助小学生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情感,让他们从情感上产生共鸣,激发他们对古诗词的热爱,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理解及使用语言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以及艺术创造力。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巧妙进行古诗词诵读教学,一定会让学生爱上古诗词、爱上经典。
        总之,在小学语文古诗词的学习过程当中学生难免会觉得枯燥无味,这时教师就要创新一些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古诗词本就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事情,同时古诗词也是作为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出现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利用多种教学技巧,让学生可以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来并高效学习的古诗词相关知识内容。就是还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所在。这样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去了解更多的语文知识,从而提高语文综合素养能力。
参考文献:
[1]江宝平.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分析[J].甘肃教育,2019(04):94.
[2]余玉芬.小学语文新课改背景下的古诗词教学策略分析[J].科技资讯,2017,15(18):186-187.
[3]刘娇 小学语文古诗词讲授要点分析[J].学周刊,2019,(10).
[4]李东宁 浅析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基本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