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有效性的途径探索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1月   作者:唐宏
[导读] 有效的小学语文阅读,能够培养从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形成初步自读能力。大部分小学语文工作者,在对小学生语文阅读有效性途径都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以及寻求有效的方法,使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可以得到提升。因为小学生是成长中非常重要的阶段,所以必须要在该阶段引起足够的重视。

唐宏    重庆市潼南区育才小学校
【摘要】有效的小学语文阅读,能够培养从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形成初步自读能力。大部分小学语文工作者,在对小学生语文阅读有效性途径都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以及寻求有效的方法,使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可以得到提升。因为小学生是成长中非常重要的阶段,所以必须要在该阶段引起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阅读;有效性;途径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0)11-123-01

        在小学阶段,语文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主要会经历的阶段是:生字词的认识、句子段落的理解、整篇课文阅读、作文写作,逐渐的培养学生。在此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担任着非常的重要的角色,所以教师必须要对学生进行很好的引导,培养学生慢慢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中,阅读是小学语文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因为阅读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眼界,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性的提升。
        一、小学生语文阅读的重要性
        随着新课标的实行,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过程中,所应用到的教学方法在不断的发生改变,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具有非常大的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中,通常会实行情境教学的方式;二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学习的方式;三充分应用现代科技技术,如多媒体等应用。这样使学生在进行语文阅读过程中,能够实现情境再现,同时也更加的具有活跃性。虽然小学语文阅读通过方式上的改变,效果有一定程度上的提升,但是其中依然有大量问题存在,从而导致整体教学效果无法达到预期想要的目标,阅读有效性得不到实质意义上的转变,学生的综合水平处于止步不前的状态,因此,想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探讨,以及采取针对性的方案,将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使学生阅读能力得到提升。因为阅读在小学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会对后期的学生产生影响,还对良好习惯的养成有促进的作用,所以小学生语文阅读所具有的重要也就不言而喻[1]。
        二、对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性产生的各种影响因素
        (一)阅读缺乏感染力
        小学语文教材中内容, 是经过有关方面专家千挑万选的优美作品,课文中不仅文字优美,而且意境深远。但是由于不同教师在对课文进行讲解过程中,在理解与教学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带给学生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虽然有“英雄所见略同”,但是华夏文字所具有的魅力是“看山不是山”。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过程中,在感染力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同。优秀的教师非常具有感染力,能够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课文中的“美”,教师通过准确流畅的阅读,以及正确的情感表达和优美动听的朗诵,带给学生的是享受。反之,教师非常的缺乏感染力,在教学过程中非常的平淡无奇,无法带给学生文字上“美”,在听课认同受罪一般,那么必然导致阅读失去有效性。



        如教师在对课文《雅鲁藏布大峡谷》进行讲解的过程中,优秀的教师通常会走进文章,运用气势磅礴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但是缺乏感染力的教师,却是运用平淡无奇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与文章的意境背道而驰,所获取的成效可想而知,所以对阅读有效产生影响。
        (二)阅读教学方式单一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实际授课时,不但要对课文熟读,而且还需要对知识点有深刻的理解,同时对学生心理产生各种变化进行时刻关注。对于小学生来说,对新奇的事物都会感到十分的好奇,并且可塑性非常的强。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具体实行过程中,必须要根据小学生所据有的特点,教师采取多元化的方式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注意力得到提升,从而使阅读教学有效性得到提升。但是在实际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都墨守成规,无法取得突破与创新,所以导致阅读教学方法非常的单一化[2]。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不高,学习的热情也逐渐被磨灭,阅读有效性没有办法得到应有的保证。
        三、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性的方法
        (一)阅读教学凸显感染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主要在于教师的感染力,一名优秀的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一定富有感染力,能够使学生与教师的思绪此起彼伏,完全置身于教师的教学情境中,积极参与到与教师的互动中,从而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的凸显感染力,同时将各方面工作做好全面性的准备。首先,教师要实时提升自身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具备非常强的综合实力;其次,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必须要强加练习,实时将感染力与教学进行融会贯通,因为只有平时多加练习,才可以将感染力在课堂中自然表现出来;最后,教师要有充分的课外阅读,拓宽自身的视野,同时将内涵提升,只有教师不断的汲取知识,才能够在教学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3]。
        (二)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根据小学生所具有的特点,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内容,采取多样化的方式进行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继而使学生的阅读有性得到提升。
        如教师在对《蟋蟀的住宅》课文进行讲解的过程中,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大家对蟋蟀的生活方式和模样进行描述,因为学生对蟋蟀并未有过多的了解,甚至是从未见过[4]。面临此种现象,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通过多种方式向学生呈现,通过应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使阅读有效性得到提升。
        结束语: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有效性非常有必要,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还可以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升。因此,需要针对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吗,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应对,最终使小学生阅读有效性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苗博.浅谈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41):142.
[2]罗奕和.重视课外阅读,提升语文素养 ——浅谈如何引导农村小学生有效进行课外阅读[J].新课程•小学,2017,(12):34.
[3]杨蕾.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与优化策略[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16.
[4]闫国庆.小学本色语文朗读教学研究[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