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途径试析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1月   作者:徐敏
[导读] 教育对我们的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对我们的实际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对于学生来说,教育的最主要目的就是要求学生能够利用学科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小学是塑造学生人格的重要阶段,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是非常有必要的,且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将首先分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意义,然后再提出相应的实施途径。

徐敏   云南省宣威市倘塘镇贝古完小
【摘要】教育对我们的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对我们的实际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对于学生来说,教育的最主要目的就是要求学生能够利用学科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小学是塑造学生人格的重要阶段,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是非常有必要的,且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将首先分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意义,然后再提出相应的实施途径。
【关键词】小学教育;数学教学;学习习惯;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0)11-162-01

        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改革也在不断地推进,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时代在不断发展,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专业能力,还要求人才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因此为了适应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只有具备这种素质的学生,才能在之后的社会中不至于被时代淘汰,不断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促进社会发展。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利用数学思维去学习,以此来推动学生自身的进步和社会的进步。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小学数学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如果没有将问题进行解决的能力,不仅会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还会影响学生之后更深层次的学习。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个清晰明了的思路,对于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水平有非常大的帮助。
        (二)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虽然小学阶段的学习非常基础,但对小学生来说,在学习过程中也非常需要强思维逻辑。例如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学生可以根据本题题型归纳整理出其他相似的题型,从中总结出这类题型的解决方法,这不仅需要学生有一个强大的题库,还需要学生有一个非常大的四维空间,帮助学生学习。这种学习习惯也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
        “习惯成自然”,这句老话很好的解释了终身学习的重要性。习惯的养成需要一段时间,当时间到了一个量变的时刻学生就会形成一个质变,将习惯变为自己终身爱好,变为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学习不仅仅是在学校需要做的事,而是在整个人生中都需要做的事,学生在学校养成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之后的社会生活发展,也能够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二、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途径
        (一)肯定学生,增强学生自信心
        小学生的心思非常敏感,有时候教师一个不经意的小动作就会对学生产生终身影响。教师可能都会偏向于基础较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但是对于那些思维稍显笨拙和行为稍显调皮的学生也不能撒手不管,教师要及时地引导学生,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消除学生对数学的畏惧,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让学生投入到学习中来。首先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然后针对他们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这些要求要符合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让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教师要以鼓励的心态去对待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在得到教师的肯定后会非常的喜悦,从而激发对学科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无论学生回答的问题多么简单,又或者回答错误以及不完整,首先教师要肯定学生敢于回答的自信,然后对其回答不好的部分加以修正,鼓励学生下次加油。当学生出现一点进步的时候,教师就要毫不吝啬对其加以表扬,学生在得到肯定后就会朝着教师所要求的方向努力,学习习惯也会逐渐的养成,从而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
        (二)引导学生,增加学生参与度
        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首先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教师要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和学习态度,学生都是独立发展的个体,拥有着不一样的性格特点,教师要采用不同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例如在课堂上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进行探究,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地展现自己的学习能力。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会对自己的学习任务、学习时间等进行自主分配,这种独立探索的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主动学习习惯。
        (三)磨练学生,增强学生责任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有顽强的学习意志,尤其是学习数学,仅靠学生一时的热情并不能促进学生终身发展,还要有坚持不懈的良好品质,让学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至于失去学习信心,从而放弃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磨练学生的意志,增强学生的责任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持之以恒,坚持到底。例如在学生解决问题的时候,可能在解题的每一个步骤上都会遇到困难,无论是理解题目,还是寻找解决方法,另外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问题的问题也非常多,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摈弃不良情绪,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良好意志。
        三、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促进学生在数学专业能力上的发展,还要把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当作重要的教学目标,让两者相辅相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教师,一定要不断实践,利用多种途径去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英.试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科学中国人,2018.
[2]吝翔飞.前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引文版:教育科学,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