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童谣的小学美术教学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1月   作者:杨国剑
[导读] 目前素质教育不断发展和延伸,对学校开展教育工作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作为学生教育工作的基础点,小学阶段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尤为重要。而美术教学属于小学素质教育中极重要的一部分,它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艺术能力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美术课程能够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艺术情感,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需要创新教育方法,引入更丰富多样的情感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活泼,而在小学美术课堂中融

杨国剑   重庆市北碚区复兴小学  400713
【摘要】目前素质教育不断发展和延伸,对学校开展教育工作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作为学生教育工作的基础点,小学阶段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尤为重要。而美术教学属于小学素质教育中极重要的一部分,它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艺术能力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美术课程能够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艺术情感,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需要创新教育方法,引入更丰富多样的情感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活泼,而在小学美术课堂中融入童谣是一种极富创新性的教育模式,它能够利用孩子们熟悉的曲调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振,从而使得教学内容更富有趣味性,更加贴近孩子的生活。基于此,本文首先通过阐述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童谣的价值,随即提出了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童谣的几点策略,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和参考。
【关键词】小学教育;美术教学;童谣;有机融合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0)11-154-01

        引言:
        美术课堂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更具有趣味性,它能有效培养学生的丰富的想象力以及艺术情操,但由于小学阶段,教师常常要求学生遵守小学生行为规范以及课堂纪律,学生通常都较为胆怯,对课堂以及教师都存在较少的畏惧心理。因此,如何让学生减轻心理芥蒂,心情愉悦地参与到美术课堂当中,尽情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是非常值得当前小学美术教师研究的问题。而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引入童谣来帮助孩子们作画,可以有效地提升美术教学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让美术课堂教学内容儿童化,更加富有趣味性,帮助小学生提高情感认知能力,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童谣的价值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从较为专业的角度来看,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还不太成熟,没有形成正确、积极的价值观和世界观[1]。因此,通过融入童谣的方式来开展美术教学,能够合理的应用这种情感教育帮助他们受到艺术的熏陶和影响。一般来说,许多非常优秀的童谣作品中都包含着创作者浓烈的情感,或是对稚子最殷切的期望,或是培养他们爱国爱家的情感,这种情感也会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向往更加美好的事物,现在小学生基本上都有一定的绘画功底,能够描述现实中的花草树木以及家或亲人等,虽然技术略显稚嫩,描绘的线条和色彩还不够均匀,但这是学生审美情趣的体现。因此,在美术课堂中融入童谣,可以更好地借助这种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向他们灌输积极向上的情感[2]。
        (二)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感
        当今的教育不仅仅以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能力水平,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而素质教育主要就是包括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美育在培养学生优良素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开阔他们的眼界,更有助于帮助学生开发智力,在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像美术这样的课程,更加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更加鼓励学生积极的探究和反思,通过生动有趣且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来拓宽孩子们的艺术视野。在小学美术课堂教育中加入童谣,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层次感,不仅在音乐中融入美术,也在美术中发展了音乐,这种技能的相加能够发展学生多种方面的艺术能力,也能培养他们整体创新,开拓贯通以及跨域转换的各种能力,非常利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更有益于培养他们的艺术情操[3]。



        (三)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童谣能够帮助孩子们减轻对课堂教学的心理芥蒂,更加喜欢上美术课。通过教师和学生齐唱童谣的方式,能够使学生们舒缓身心,克服对教师和课堂教学的胆怯心理,激发他们的童趣。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童谣的策略分析
        (一)在童谣意境中引导学生作画
        童谣大都来源于生活,更贴近于孩子们的家庭生活,他们从小就开始耳濡目染,接受童谣这种音乐形式带给他们的艺术熏陶,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设计环节合理的利用童谣,唤起学生的美感共鸣,继而开阔他们的艺术视野,陶冶情操,能够极大地提升他们的美术素养[4]。小学生在上课时基本上都比较喜欢好动,爱唱歌,喜欢画出他们脑海中所想象的美好世界。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就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将童谣和绘画有机的结合起来,融合一定的绘画技巧,让学生从音乐中提取图画和色彩,尽量描述出音乐所表达的内容,以童谣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对色彩的想象力,例如《春天在哪里》这首童谣就可以成为美术课堂融入童谣的良好案例,当学生最开始听这首童谣时,就可以让他们考虑这首童谣所表达的意境最适合用什么方式来画出来,也可以从这个童谣中引导学生颜色所代表的情感,比如蓝色是一种宁静和优美的表达,红色是热情的,绿色是生机与希望,而在这个万物生长的春天中,学生也可以发挥自身的创造力,结合歌曲中表达的意境,绘画出一副生机勃勃的春意图。
        (二)利用童谣生动的音乐语言来培养学生的构图能力
        音乐和美术都是一种心灵的艺术,是一种通过情感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工具。童谣是一幅用音符当色彩、旋律做线条绘制出的能用听觉去观看的心灵的图画,而美术作品又像一只美妙的乐曲。教师要充分利用童谣生动的音乐语言来培养学生的构图能力,例如《小鸭子》这首童谣,教师就可以先将各种形态,各种动作的鸭子画在黑板上,然后再播放《小鸭子》这首童谣让学生们不自觉的开始模仿鸭子的动作,用童谣所传递出的音乐语言来引导学生仔细回想鸭子的头型,身体以及颜色,眼睛等,然后再给鸭子赋予不同的环境,比如池塘、河边等,丰富他们的构图能力。
        三、总结语
        任何学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尤其是美术和音乐这两种极具艺术性的学科,而童谣作为音乐中及其贴近学生生活的一种音乐形式,更能帮助美术教学。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更要转变自身观念,更新教育模式和方法,不仅需要向学生传递美术知识和专业技能,更要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和融合,利用童谣这种民间艺术来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增强他们对美术这门课程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情趣,更好地达到小学美术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马燕玲.绘声绘色的小学美术课堂——将绘本融入小学美术教学[J].未来英才,2017,000(023):112.
[2]吴浩雯.打造绘声绘色的课堂——将绘本融入小学美术教学[J].美术教育研究,2017(22):163.
[3]林凤.现代绘画艺术的创新意识融入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中),2018,000(001):187.
[4]王光芳.每个孩子都是富有创意的小精灵——我的一节童谣绘画课[J].读写算:教研版,2015,5(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