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究 韦丰毅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1月   作者:韦丰毅
[导读]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可见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回归生活,解决生活生产实践中的问题。初中物理作为一门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课程,物理教师要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提高初中物理课程的教学效果。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韦丰毅   广西玉林市玉州区第八初级中级  537000
【摘要】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可见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回归生活,解决生活生产实践中的问题。初中物理作为一门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课程,物理教师要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提高初中物理课程的教学效果。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0)11-150-01

        引言
        物理生活化是指老师依据实际生活展开教学,把物理知识和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可以有效学习和运用物理知识的教学方式。其具有生活性、延伸性、体验性等特点,能提升中学物理老师的教学效率和质量。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源于新课改提出的教育理念。由此,生活化教学也已成为中学物理老师在教学中最常用的方式。中学物理老师需要把这一教学方式运用到平常的教学中来。
        一、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首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现生活化教学,可以体现生本课堂的理念,也就是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越来越多的初中学校越发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更是着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入生活化的元素,本质上是降低了学生学习物理的难度,可以引导学生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联系起来,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其次,生活化教学可以降低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难度。物理知识具有较高的抽象性与逻辑性。初中生本身的逻辑性就不是很强,还有待培养,因此,学习物理知识就比较困难。生活化教学将学生的实际生活融入物理教学,让学生联系实际来理解并掌握相关的知识,能让学生更形象、具体地理解相关物理现象,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能力,降低学习物理的难度。
        二、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讲述知识时结合生活实际
        对运用形象思维来思考问题的学生来说,较抽象与复杂的物理知识学习起来非常困难。这就造成在老师讲解知识时,学生不能持续地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学习上。这时,老师应该把和课堂知识有关的生活现象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形象事物和抽象理论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然而,老师要重视的是,联系生活实际的方式是五花八门的,必须根据所学知识来联系。比如,在教学“重力”这一课程时,老师应该先让学生了解重力的概念。假如老师直接讲解“因为地球的吸引导致物体所受的力称为重力”这一重要知识点,思维方式相对简单的学生是理解不了的。


这就需要老师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多种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表现,如瀑布向下流、苹果落地等现象。另外,老师还可以要求学生从下往上抛物体,无论学生使了多大的力气,抛了多高,物体最后都会掉落在地面上。运用多媒体来观察及动手实践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重力的知识。
        (二)树立高度重视生活化教学的理念
        在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物理教师要破除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牢固树立生活化教学的理念和思想。要从生活实践中搜集和挖掘有用的教学素材和资源,实现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有机结合,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和专业素养,努力创设有利于生活化教学的情境,积极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提升初中物理的教学效果创造条件。物理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树立生活化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物理课程的内生动力,让学生理解和认可生活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教育教学改革的功能和作用。
        (三)创造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动力
        一般情况下,初中生对某事物的认识,自己经历过的要远比别人讲授的深刻得多。因此,教师可以就某个知识点为学生创造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及物理学习成绩,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与物理课堂的有效性。比如,在教学“生活用电”时,教师要先要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电器,然后播放一段关于生活用电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最后根据基本情况将学生分组,如生活中用电器多的学生为一组,生活中用电器少的学生为另一组等,让每组每次派出1名学生讲述生活用电的注意事项。当然,学生的回答要与实。
        (四)丰富生活化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良好的教学方法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与传统、单一的课堂灌输方法相比,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效果十分明显。就初中物理课程而言,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讨论问题式的方法是落实生活化教学方法的重要途径,既能了解学生掌握书本知识的情况,又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生活化教学的方法开展初中物理教学工作,还要向相关学校、学科组学习,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和方法,并结合物理教师的生活体验,创设相应的课程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探索科学规律。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学物理老师在新课改的过程中,务必要把“教育回归生活”这一教学观念作为自身教学理念。中学物理老师在生活化教学时,需要持续探索生活化教学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学生在学习时将物理知识和自身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为以后的学习与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叶艳.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47-248.
[2]魏列林.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究[J].亚太教育,2019(09):116.
[3]王春光.初中物理课堂生活化探讨[J].黑龙江科学,2018,9(14):110-1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