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灵动课堂彰显美术魅力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1月   作者:薛嫚
[导读] 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致力于学生了解必要的美术知识,并且能够掌握美术的技能,形成基础的审美认知,从而让学生在未来的美术学习中打下基础。因此,小学美术需要顺应新课改趋势,构建充满灵动活力的教学课堂,不断地提升美术教学的效率,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美术世界的兴趣。

薛嫚   湖北省襄阳市江华小学  441021
【摘要】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致力于学生了解必要的美术知识,并且能够掌握美术的技能,形成基础的审美认知,从而让学生在未来的美术学习中打下基础。因此,小学美术需要顺应新课改趋势,构建充满灵动活力的教学课堂,不断地提升美术教学的效率,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美术世界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教学;小学美术;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0)11-171-01

        引文:
        为了能够适应现代化教育,我国义务教育经历了一次次教学改革,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素养,并且改善了教育的大环境。因此为了能够相应课改的号召,共享教学的改革成果,小学美术教学也需要响应新课改的号召,通过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让美术教学能够彰显出美术的魅力。
        一、深入了解和研究教材
        面对新课改提出的教学要求,首先反应的就是美术教材,根据新课改的目标对教材的内容和结构都进行了相对的调整,并且融入了新课改的精神,这是教师落实教学目标和培养学生艺术审美的重要资源和素材,同时教材也是课程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只有教师能够巧妙地运用教材进行教学,才能够把课堂教学变得高效率,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
        首先教师需要对新课改的教材进行深入的理解和研究,教材的编写方式非常切合新课改的要求,所以教师需要通过教材仔细分析和理解来挖掘新课改的内涵,并且能够形成系统性和组织性的教学模式,促进传统美术的教学方式不断地进行优化。
        其次是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能够正确阅读教材,理解教材的内容并且掌握教材的精髓所在,对于美术教材中所出现的文字和作品,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和鉴赏,并让学生进行合理的临摹,然后分享学生的想法和感受,挖掘美术的魅力,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中的作用,集中课堂的学习重点,提高教学和学习的有效率。
        二、构建多元化学习途径,培养学生的综合美术素养
        在传统的美术认知下,美术学习只是觉得就是画画,但是随着目前艺术领域的不断扩展,艺术的形式变得多样化和现代化,美术教学中所包含的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和广泛。因此,美术教师一定要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合理优化自身的教学方式,积极地通过多元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美术素养,从而能够真正构建灵活有效的美术教学课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绘画教学时,教师需要尽可能拓展绘画的形式,主动带领学生尝试水彩画和油墨画等,尝试在纸上和黑板上画画等,并且指导学生正确鉴别和运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同时教师需要多多鼓励学生进行作品的临摹等,把教学的形式多样化,教师需要保证学生在运用美术工具时的安全,要求学生正确使用刀具等,保证美术教学能够有序进行,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同时还能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三、培养学生积极创新,养成良好的美术创新素养
        新课改始终强调的一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精神,引导学生在学习实践方面展现出更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和美术的教学宗旨不谋而合,因此教师需要把握好教学创新的新目标,引导学生能够在美术理念和思想以及实践等方面获得创新性的发展。一方面教师需要根据自身做好教学上的创新,根据实际的教学要求,结合教学创新观点不断地优化,完善美术课堂教学的策略,保障美术教学的开展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展现出先进创新的新面貌。另一方面教师需要经常鼓励学生进行创新,保护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应该经常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赞美学生的创意作品,不能仅仅限制在学生的作品本身,教师要从学生的作品、发言和讨论中找到具有创新的点,并且帮助学生深入挖掘,进一步放大学生的创新优势,积累创新的经验。同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跳出自身的思维局限,从多元化的角度进行解读美术作品和美术创作,以此来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并且激发学生的创作动力和创作激情。
        四、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美术学科是比较重视实践教学的学科,教师过多的长篇大论不如带领学生进行一次尝试,而且文字性的教学讲解都相对比较枯燥,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对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有着不利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实际教学内容,经常对学长开展一些实践教学,让学生能够动手进行绘画,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
        比如在剪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提前准备好剪刀、彩纸和胶棒等工具,教师需要先给学生讲解一些剪纸的主要方式,再指导学生自己设计剪纸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进行绘制图案再进行剪裁,让学生能够亲手掌握剪纸的要点。通过这种实践的方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能够大大地提高,从而能够促进课堂的有效教学,而学生也能够更加专心地投入到剪纸学习的教学中,在自主操作的同时还能够体会到剪纸的乐趣,感受实践创作所带来的乐趣,并且逐步提高学生自身的动手能力。
        五、推动美术教学生活化和社会化发展
        从生活中挖掘出艺术,在把艺术回归于生活,拓宽美术教学情境是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变化,同时也成为了新课改中美术教学的重要出发点。对于学生来说,从生活中获取艺术的灵感,把美术学习的成果回馈于生活是对美术一种深入的领悟。在实际的美术教学中,教师需要合理地突破现有的美术教学限制,把美术的教学空间向外拓展,把美术教学的内容推进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给学生打造一个更加立体和丰富的美术教学课堂。
        比如教师可以经常安排一些课外写生,让学生在自然中感受美术的魅力;平时开展一些创意制作的活动,让学生能在生活中获得灵感制造出一些手工制品;组织学生设计班级里的板报等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把美术教学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而能够赋予学生更加丰富的内涵,促进美术教学生活化和社会化。
        结语:
        教师在教学中不应该局限于教材的内容,要以教材为起点,在深度解读教材的同时把教学思维向周围发散性拓展,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让美术教育成为令学生终身受益的基础学科。
参考文献
[1]王秀丽.善于发现教材中的美[J].卫生职业教育,2018,021(001):114.
[2]郭秋菊.核心素养引领下学生美术创新能力培养探究——以主题画教学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3):131.
[3]朱丽娜.论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剪纸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美术),2015 (006):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