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化探究语文阅读方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1月   作者:廖剑文
[导读] 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阅读课程不但可以帮助小学生提升对汉语的理解能力,还可以锻炼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随着国家进入新课标教育时代以来,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教育与语文课程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如在新课标背景下更加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是我国当下小学语文老师所需要努力的地方。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曾经说过:“儿童阅读在孩子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童年读的书几乎

廖剑文   湖北省恩施市逸夫小学  444327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阅读课程不但可以帮助小学生提升对汉语的理解能力,还可以锻炼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随着国家进入新课标教育时代以来,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教育与语文课程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如在新课标背景下更加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是我国当下小学语文老师所需要努力的地方。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曾经说过:“儿童阅读在孩子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童年读的书几乎可以记一辈子,影响孩子进一步的发展。”因此,无论从世界观、人生观的培养,还是从知识的迁移、拓展来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为将来博览群书打下扎实的基础,都有百益而无一弊。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阅读教学  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0)11-164-02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的必要途径。因此,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紧跟时代潮流,积极与时俱进,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念,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推动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掌握基础知识,提升阅读技巧与能力
        阅读理解存在许多题型,要掌握众多题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一定要对基础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在遇到不同题型时,运用基础知识来答题也能够尽量避免一些阅读雷区。阅读技巧在做阅读理解时也是极其重要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得到提高,对学生们来说可以节省不少时间,阅读技巧也包括对阅读中心距的理解,找到阅读的主旨对理解阅读起很大作用。
        1.掌握基础知识。基础知识包括阅读时应该注意的时间地点的描述,抓住这些描述来找出作者的情感。所以对学生们来说,要抓住作者的写作意图,就得首先掌握基础的阅读知识,比如抓住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来找出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学生们可能对基础知识并不是十分重视,所以会忽略掉阅读中的基础点,因此教师们需要锻炼学生们在这一方面的重视程度,让学生们意识到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小学生们对阅读的理解较弱,所以要针对小学生们提出一个确定的方向,比如找到人物时间地点和事件后,联系起来观察具体发生的事,让学生们对基础知识更加重视。
        2.提升阅读技巧。阅读理解要尽量具有一定的耐心,不能轻易就放弃,所以要提高学生们在阅读时对技巧的提升,为学生们节省出较多的时间。阅读技巧包括在快速阅读中找到文章中心句,中心句往往表达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所有情感及写作意图和写作技巧。阅读技巧能够使学生们在阅读时更加迅速地找出作者要表达的意图,所以学生们要掌握一些阅读技巧,比如找出文章的段落大意,将文章分段,概括每部分大意。教师需要在学生们平时训练过程中,多让学生们通过分段和概括文章大意来提高阅读技巧和能力,为学生们提供更加有效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3.从题目中提取信息。小学阅读理解的题目基本都能从文章中找到原句,学生们可以通过原文的句子来找出要解答题目的答案,从题目中提取重要的信息。学生们通过从题目中提取信息来深刻分析,虽然有不少题目答案就在原文,但是有一些题目也需要从文章中深入理解,不能仅仅只是将文章原文简单复制一遍,需要深入理解,这就需要学生们在做阅读时积累的技巧。即使题目中包含一定的信息,也要学会自己进行分析。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拓宽学生阅读视野,丰富学生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自主学习,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阅读课堂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引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另外,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等,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为学生提供大量的阅读材料,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丰富课外阅读活动
        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希望知识上的收获,更期望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可与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和孩子们利用中队会活动开展一些朗诵比赛、讲寓言故事、讲成语故事等活动,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把主动权完全让给学生,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这时参赛同学讲得滔滔不绝,听众听得津津有味,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阅读兴趣,使学生感受到读有所得、乐在其中。我还经常利用校本课,组织学生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会。阅读之后的讨论交流,有助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阅读和讨论交流也是心灵净化的一部分内容。讨论可以使孩子更明晰是非、善恶,感受好的品格,还益于相互启迪、共同提高。活动、交流之后进行小结。
        以表扬鼓励为主,总结成绩,体现层次性、多样化,使优生不断进步,后进生也能看到自身价值。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点明不足,以利于改进。开展多样的读书活动,能极大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信心与热情。实践同样可以对阅读能力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在课余时间我鼓励学生自办手抄报。本学期,除了少先队组织了一期以“文明礼仪”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外,在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这个单元后,我又组织举办了一期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学生为了办报,需要大量阅读传统文化的有关知识,然后再对所读知识进行选择、编辑、抄写、插图,这样才能办出像模像样的报纸。对学生办的报纸无论好坏都张贴展览。学生在相互观摩、互相学习中,又领悟到很多东西,同时在办报刊的过程中,提高了选择及加工信息的能力。
        四、读演结合,提高师生的互动能力
        众所周知,孩子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留孩子的天性,这就需要在设计教学方法的时候,从孩子的爱好和兴趣出发。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本上,很多文章都是声情并茂的,如果能够用声情并茂的形式教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上讲述的内容,把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形象的故事,把难以理解的问题以简易的方法表示出来,这样才能突破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难点。例如,在学习《西门豹》这篇课文时,要先让学生图文对照的认真阅读课文中的内容,然后让他们自己寻找可以搭档的小伙伴,把课文中的情景自己表演出来,这样既能够加深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还能提高孩子们的表演能力。相信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对于学习的乐趣能够更好地激发,也可以给他们提供更好的与教师、同学间交流的机会,让轻松、自在的实践活动成为孩子们课堂的主题。
        五、创新语文阅读教学方式,实现阅读理解和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
        对小学生来说,如果在传统的语文阅读课程过程中引入一些语文其他课程,例如语文写作课程和古诗鉴赏课程,那么在多数情况下是可以很好地引起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的。例如在《部编教材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小壁虎借尾巴》和《乌鸦喝水》的阅读教学中,老师就可以采用“语文阅读理解技巧+阅读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但能够开拓小学生在对语文文章进行阅读的过程中的思维,提升小学生对语文阅读课程的关注,也能帮助小学生掌握尽可能多的阅读技巧,了解更多的生活常识(例如壁虎尾巴断掉之后可以再生)。
        此外,在这种语文阅读理解课程与语文其他课程相结合的过程中,可以很容易地激发小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和提升对文章的逻辑分析能力,这样无论是对小学生的综合发展来说,还是对提升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来说,都能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而且对学生在以后的小学升初中的考试中,也能够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
        总而言之,阅读教学是培养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分析能力,提高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方式,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阅读课堂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杨红晴 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有效教学研究[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08:336.
[2]樊茂旭 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技巧分析[J].神州,2013,36:38.
[3]何年 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技巧浅析[J].新课程导学,2013,03:46.
[4]韩晓燕 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技巧浅析[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04:1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