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微课教学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与学科能力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1月   作者:邓晓玲
[导读]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微课是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产物,具有短、小、少等特点,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网络课程资源,弥补了课堂教学的缺陷,拓宽了课堂教学的时空。微课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主要利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并以短小精炼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微课的出现为小学的数学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活力,不但能提

邓晓玲    湖北省巴东县野三关镇民族中心小学  444324
【摘要】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微课是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产物,具有短、小、少等特点,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网络课程资源,弥补了课堂教学的缺陷,拓宽了课堂教学的时空。微课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主要利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并以短小精炼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微课的出现为小学的数学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活力,不但能提升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能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印象,对提升数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小学数学  微课教学  数学情境  思维能力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0)11-049-02

        随着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微课已成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并且在现代教育教学发挥着积极作用。本人从运用微课促进教学走向个性化、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对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有了粗浅的认识。教学实践证明,教师把微课运用到正常的教学当中去,合理应用微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课堂效果。
        一、数学核心素养呼唤数学微课教学
        数学学习过程就是一个积累数学知识、掌握、运用和内化办法的过程,同时又是不断培养强化数学思维品质的过程。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学生练、老师评的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会“做题”,更需要让学生明白“算理”。要科学合理地运用手机、电脑、摄像机等多媒体教学设备,就数学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或某一个教学环节,还原数学“原型”。通过课前还原数学“原型”,制作数学微视频,帮助学生抓住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提高数学技能,明白新知“算理”。通过数学微课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素养与能力。
        随着教育装备的投入,我们各教学班都配备了电脑、电子白板、实物展示台等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基本能满足学科教学的需要。但课堂40分钟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我们如何实施“有效教学”与“高效课堂”,笔者认为,还必须我们课前进行充分的预设,课前可以根据教材的不同、教学重点、难点的不同,运用录播室等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一些故事情境与教学片段,将数学知识的演变、教学中的难点突破等录制成微课存入电脑。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适时播放微课,帮助学生还原数学“原型”,明白数学“算理”,从而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建构新知。学生在观看微课中明白了数学的形成演变过程,掌握了数学原理,实现了由旧知到新知、由抽象到形象,促进了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
        二、课前使用微课,要让微课成为学生学习新数学知识的引导者
        在小学中段数学教学中,课前使用微课,要让微课成为学生学习新数学知识的引导者。在课前预习阶段,学生初次学习新知识,会对数学教材中不少知识点产生疑问,但是也无法把握哪些知识点是学习重点。此时应用微课教学方法的目的在于帮助小学生答疑解惑,为其学习新知识、掌握基本数学知识奠定一定的基础。
        例如,在预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时,对于小数的加减法,有的学生就无法理解在计算小数点后面数字时需要对位。如6.85-3.2,正确答案应该是3.65而不是3.83,这就是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运算规则的不同。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前制作一个“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微课视频,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就将这些错误认识扼杀在萌芽阶段,并且借助微课正确理解小数加法与减法的运算规则,从而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运用微课促进教学走向个性化
        我们知道,在同一个班级中,学生的知识基础良莠不齐,思维能力千差万别,接受内化所需时间快慢不同。


然而教师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以大多数中等程度的学生为对象,完成既定的同一版本的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方法,导致学习程度好的学生“吃不饱”,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则“吃不了”,慢慢地差距越来越来大,困惑越积越多。
        微课短小精悍,重难点是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设计,非常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微课更适合于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学习程度差、反应比较慢又羞于课堂提问的学生则可通过反复观看微课对不理解的知识点反复咀嚼内化,从而跟上课堂学习进度。
        例如我在讲五年级北师大上册《图形的运动》平移这个知识点,相对抽象难懂,于是我按照教学内容设计了指导学生学习的“任务单”,并制作了两个知识点的微课,让班上的后进生在观看微课后(次数由学生视掌握程度定)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在这一内容的课堂教学时,观看过微课的后进生反响热烈、对答如流,学生愿意投入其中进行学习的,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四、微课练测反馈,是提高数学质量的保证。
        (一)练习和检测是反馈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
        1、我在实践中较注重习题的设计,让习题走进生活,体现习题呈现方式的新颖性和数学的应用价值。
        2、是合理利用时间段,低年级的微课练习尽量让学生放学后完成后,在班级群中反馈给老师,这样老师就掌握孩子们自学的情况,及时调整第二天的课堂教学。
        3、是注重讲练结合和练习的梯度,尤其是让学困生“吃得到”
        4、是注重学生书写习惯和解题格式的指导,微课中用放大等特效引起学生注意。
        (二)微课练习反馈要及时。
        1、是注重纠错到位,在学生尝试自改和老师讲评后,我在班级群中督促学生及时纠错,突出时效性。
        2、是对学困生开一些“小灶”,尽量缩小两极分化,提高整体质量。
        五、微课促进师友合作,共同进步
        微课的制作不仅仅是老师单打独斗,也可以教师与“优等生”合作开发。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根据教材特点,积极开动脑筋,主动收集数学信息、处理信息,与老师一道创设微课。既可以站在教者的角度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创新性的数学情境,还原数学生活原型,引导学生实现的旧知到新知的迁移,从而使新知算理更加明确,逻辑性更加严密;也可以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一些学生喜闻乐见、感兴趣的数学情境,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展现新知建构的过程。既有师友合作、共同探索的过程,又有师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思维碰撞,他们彼此之间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通过微课的制作,给予了学生更多表现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在合作中成功了自我、展现了自我。
        总之,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在小
        学中段数学教学中应用十分适宜,其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而且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数学教学目标的达成。所以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合理地运用微课教学模式,发挥微课的优势与价值,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并且逐步培养和提升其数学素养。当然,在数学微课运用的实践中,我也遇到了许多困惑,如低年级微课资源利用不足、对“小学生”平板使用能力、层次不一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微课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在学习翻转课堂后,深入践行新课程标准,认真反思找对策,创新微课教法,提高微课制作水平,有效地提高了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建芹.初探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课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3):121-122.
[2]许可.我国中小学微课发展现状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4.
[3]程明喜.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策略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4]林娟兰.运用微课优化教学——谈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考试周刊,2017(95):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