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丰富多彩的数学探究活动,为学生插上快乐的翅膀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1月   作者:柳亚玲
[导读]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运用趣味性教学策略有助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增强课堂趣味性和吸引力,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思维,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行动,积极回答教师的提问,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为打造高效课堂奠定良好的基础。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效应用趣味性教学策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实现快乐教学、高效教学,促进学生的健康、快

柳亚玲    湖北省巴东县野三关镇民族中心小学  444324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运用趣味性教学策略有助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增强课堂趣味性和吸引力,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思维,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行动,积极回答教师的提问,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为打造高效课堂奠定良好的基础。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效应用趣味性教学策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实现快乐教学、高效教学,促进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文章基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趣味性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趣味性教学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0)11-222-01

        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过于枯燥无味,导致学生难以提起对课堂的兴趣,造成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对于小学生来讲,数学相对于其它学科比较枯燥,严密推理和抽象概念的知识多,缺乏趣味性内容。如果我们的数学课堂能充满着兴趣的快乐、合作探索的喜悦、思考创新的快乐、感悟成功的兴奋,那么我们的数学课堂是成功的课堂。如何营造快乐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建构快乐的课堂?快乐的课堂如何构建“快乐的生成”?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面前的课题。下面谈谈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设计奇妙的课堂情境,唤醒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欲望
        小学生能带着无限的好奇跟着老师不断探索数学的奥秘;能在奇妙的数学情境中培养探索精神,焕发主动学习的热情。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只有激发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有可能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所以教师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唤醒学生的好奇和兴趣。怎样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我们的数学课堂要努力做到学生就会变被动学为主动学,使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心理需要。数学教学要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采用不同引发兴趣的手段和方法。低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差,他们对具体形象的内容,生动活泼的形式,新奇动人的事物比较敏感。因此,教学中可利用儿童喜闻乐见、色彩鲜艳的教具和图片,形象可爱的玩具和小动物,来吸引学生的兴趣。这些教具、玩具等,可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感性到理性,从直观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从一般到特殊逐步理解那些深奥抽象的数学概念。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有趣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首先应该充分意识到,创设趣味性教学情境是实现趣味性教学的重要措施;其次,需要全面把握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现实需求,基于此创设学生真正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再者,教师需要借助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与教师形成有效的互动,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为打造高效课堂奠定良好的关系。为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教学互动中合理、有效地运用趣味性教学法,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况,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实现快乐、高效学习。
        二、运用趣味性教学语言,诱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使用合作教学语言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氛围以及最终的教学效果。小学数学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重视运用教学语言艺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在此期间,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借助趣味性的教学语言,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感受到课堂不再枯燥乏味,从而产生学习兴趣。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鸡兔同笼(笼子里关了若干只鸡和兔子,已知笼子里共有35个头、94条腿,请问鸡和兔分别有多少只?)”这类问题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使用一些趣味性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轻松解决问题。师:一只鸡有多少条腿?生:两条。师:一只兔子呢,有几条腿?生:四条。师:老师现在假设鸡和兔子同时报名参加一项赛跑比赛游戏,游戏规定,为了公平起见,兔子和鸡都只能用两条腿跑步。如果兔子想参加比赛,应该怎么办呢?生:需要抬起来两条腿,用另外两条腿跑步。师:那兔子和鸡一样,都只有两条腿了。假设笼子里的鸡和兔子去参加比赛,裁判只能看到多少条腿在跑步?生:70只。师:那我们回到题目中,为什么题目中说笼子里有94条腿,多余的24条腿去哪里了?生:被兔子抬起来了。师:那我们能知道有多少只兔子吗?生:老师,老师,我知道,因为每只兔子抬起了两条腿,共抬起了24条,所以有12只兔子。师:那有多少只鸡呢?生:(35-12=23)23只。师:同学们很棒,顺利解决了这个问题,值得表扬。 在上述教学环节,教师借助了一些趣味性的教学语言,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得学生愿意主动参与课堂,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为打造高效课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运用多样化的趣味性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新鲜感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一台晚会仅一个演员唱独角戏,难免让观众产生视觉与听觉的麻木与疲劳。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大多不超过20分钟,注意力易分散,一旦教学方法单一、呆板、节奏慢,就会出现学生做小动作或小声讲话等不良习惯,更不用说感受学习的快乐了。因此教师的教学要适合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点,采用的方法要灵活多样,切忌使用千篇一律的谈话和生硬的说教。当学生面对着枯燥、了无生趣的话题,被动接受着教师单一方式的满堂灌时,却要无奈的坐在教室里,内心需求与外界给予是反差甚远的。因此,教师要用学生能接受的节奏,坚持启发式教学,穿插观察、实验、操作、猜测、验证、推理、小组合作学习、全班交流讨论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多一些师生的互动,生生的互动。让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动眼,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以多种的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新鲜感,引起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兴趣,保证教学顺利地进行,并体验课堂的快乐。
        四、改革课堂教学评价思路,让学生真正爱上数学课
        在生活或教学过程中,都要努力唤醒每一位学生尤其是有些落单的后进生对成功的追求。让他们也一样能享受到成功的兴奋,体验被激励的喜悦。教师若为学生创造表现的机会,所有学生包括学困生也一样能获得进步,获得成功的。课上多给一次机会,学生就多一点成功,就多一份快乐。因此我在课堂上采用激励语言较多,如:“请你来帮助老师”、“很好”“你真行”“你很勇敢”、“你的想法很独特!”、“你的发言很精彩”、“你很爱动脑筋”------作业中经常采用对号打一半,学生订正完接着打勾,给学生学会留有空间。让学生们能徜徉在成功的海洋里,我也沉醉其间,体验着教育的快乐,享受着春风化雨的收获。有效的评价应该 “一切为了学生”,这将是老师心中为之奋斗的目标;赋予学生快乐,也将是老师教学中的重要规范。让我们教师把快乐和知识一并带进课堂,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老师与学生在教学中共同成长,并使学生在学习中既获得知识又得到个性的培养与健康发展。小学数学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趣味性教学策略的有效运用,但如何借助趣味性教学策略实现高效教学,还需要广大教师展开积极的研究,寻找高效运用趣味性教学策略的途径。对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通过创设趣味性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运用趣味性教学语言调动学习热情等策略,实现趣味性教学,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全面提升,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昌成“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J].科技展望,2017,27,(29),156-157.
[2]张大宝 把握有效时机,捕捉有趣瞬间——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性教学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10),181.
[3]罗彦明 趣味性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施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4),2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