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转化小学学困生的几点做法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1月   作者:江祖芳
[导读]

江祖芳    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泸天化小学  646300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0)11-220-01

        所谓学困生,指的是在学习上屡屡受阻的学生,是指那些在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都存在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和学习能力得不到正常开发,不能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补偿和矫治的学生。
        学困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些孩子虽然在一个班上数量不是很多,但直接影响班级的各科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为牢固树立“面向全体,关注学困生,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教育观念,以“一个都不能少”为目标,必须强化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一.了解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学习困难,肯定存在很多问题,老师要细致了解此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
        (一)家庭教育方面的原因
        有些家长教育方法不当,不懂得如何培养孩子在学习上的兴趣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看考试分数,不注重孩子学习过程的管理,只要孩子成绩没考好,家长就打孩子,骂孩子。这样的家长教育的孩子往往会产生厌学情绪,也有可能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偏差,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困难,如不从思想上,行为上进行引导,也会导致这部分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
        (二)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
        现在的小学生天真活泼,但对社会的认识很片面。网络,手机和大量不良影视作品等。让小学生也模仿黑社会性质的小青年的一些不良行为等。学习不用心,产生逆反和敌对的心理。
        (三)学校教育方面的原因
        在教育质量为王的号召下,学校应试教育的影响有增无减,学校生活枯燥,教学形式单一,教师的批评惩罚,造成学生厌学,抵触老师的教育。
        (四)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
        一是智力因素,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造成学习成绩差。二是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方法不当,上课东张西望,搞东西,开小差,注意力不能集中。三是自卑心里严重,缺乏自信心。四是思想不正,骄傲自满,学习态度不端正。
        二.根据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对症下药。
        如果是家庭原因,家长教育方式不对,教师就要和家长进行沟通,对教育方法上给予恰当的引导和建议。如果是学生自身的原因,如,注意力不集中,听课习惯差,教师就要刻意培养这方面的习惯。一个好习惯,只有强化二十一天就能养成。如果是基础知识差,就要弥补基础知识。如果是学习方法不对,就要传授学习方法。只要对症下药,相信学困生学习会一天比一天进步。
        三.建立学困生档案,分享给班上的各科老师。
        班主任给班上的几个学困生建立档案,如:学困生基本情况及原因,教育的措施等。这样,班上的各科老师都能了解班上的几个特殊的孩子,更好地给予关注和引导,各个老师都齐心协力,对学困生也是一种激励和帮助。
        四.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同学之间“一助一”。



        为了便于学习好的同学对学困生进行帮助,编排座位时,让学习最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最好的同学与学困生做同桌。这样,有不懂的问题,可以请教学习好的,例如:数学上不懂的题,问一下身边的同学就懂了。语文科学习上的听写、背诵和默写,学习好的“盯着”身边的同桌,听写默写错的,必须抄写几遍,老师适时检查完成情况即可。
        五.考试成绩小组间评比。
        为了调动各小组成员之间“互助”的积极性,每次单元测验,教师将各小组的成绩进行排名,老师将评比结果,张贴在墙上,激励本小组中,学习好的同学去帮助本小组的“学困生”。
        六.家校合一,共同督促。
        老师平时多与家长进行电话或微信交流,了解学生回家完成作业的情况,课外阅读的情况等。在每一学期临近期末前的一个多月,针对语文学科,我都会建一个微信小班群。只将班上学习困难的十来个学生家长,拉进微信小群里,让家长督促孩子每天听写,背诵,默写,相当于家长给自己的孩子开“小灶”,家长在微信小群里传照片打卡,老师每天检查这部分学生的“小灶”情况。
        七.课堂多关注,作业多鼓励。
        课堂上,老师提问题要有层次性,难一点的问题,让学习好的学生回答,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回答。只要回答正确,教师都要给予鼓励。对于课堂习惯不太好的学困生,教师时刻都要多提醒,通常是表扬学习习惯好的邻座的学生来影响他。切记不得大声骂学困生,这样会加重他的反感情绪。
        批改作业时,教师尽可能给学困生的作业进行面批,还要多表扬。教师除了面对面给学困生在语言上的激励,还可以在作业本上写一点文字进行激励,例如:你的字写得越来越漂亮了。你的作业完成得更快了,老师为你的进步而高兴等。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也是快乐的,心情师愉悦的。
        八.抓好学困生的个别辅导。
        课外辅导是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学困生的课外辅导,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解决他们在课堂上存在困难。教师利用课余时间,给班上的几个学困生进行单独辅导,让他们度过学习难关,能让学困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克服学习上的畏难情绪。
        九.建立新的评价体系,对学困生进行鼓励性评价。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不能只看分数,要对学生多方面进行激励性评价。我班的做法是根据班规,每天对学生各个方面的表现情况进行打分,例如:作业完成情况,卫生打扫情况,课堂纪律情况,文明礼仪情况等进行打分。每周每人赠送10分,表现差的扣分,班长对每人每天各个方面的表现进行打分,每周总分,根据两周的得分情况,进行小组发奖。前六名的小组进行隆重发奖,其中,前三名的小组,每位小组成员都可以得到奖状和奖品。老师颁奖的照片发到家长群,让学生产生浓浓的荣誉感。因此,学困生的作业不敢拖延,由于没按时交作业要扣分,组长也要催着学困生按时完成作业。学困生背书也积极了,避免小组被扣分。如果小组总分是前三名,学困生将得到的奖状,对他来说,更是如获至宝,喜上眉梢。
        十.走进学生心里,关爱为先。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善于与学生多交流,让学生喜欢上老师。例如,下课了,故意让学困生帮老师拿东西到办公室,和老师一起进办公室的途中,老师多与学生交流学习上的困难,多鼓励,赞扬他的闪光点。放学了,让学困生和老师一同出校门,在途中和学生攀谈,让他明白老师的关心和爱护,让他在心里,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
        综上所述,学困生有不同的心理发展水平,不同的知识基础和学习态度、个性特点。转化学困生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需要我们积极探索,不断积累经验,针对不同类型的学困生实施不同的教育教学对策,并对学困生多一份关爱,最终让学困生步入先进的行列是我们的心愿!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