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语感培养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1月   作者:向海燕
[导读] 小学语文学习中篇章段落需要借助灵敏的语感能力去理解参悟。如此,文字内容才能使学生很好地消化,文章思想才能被学生深刻地领会。语感强,则学生的阅读能力会明显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会随之提高。本文主要从小学语文教学培养语感的重要性入手,提出几点可行措施,希望能够切实提升小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语感,更好地领悟文章,提升阅读鉴赏能力。

向海燕   平昌县云台小学  四川  平昌  636400
【摘要】小学语文学习中篇章段落需要借助灵敏的语感能力去理解参悟。如此,文字内容才能使学生很好地消化,文章思想才能被学生深刻地领会。语感强,则学生的阅读能力会明显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会随之提高。本文主要从小学语文教学培养语感的重要性入手,提出几点可行措施,希望能够切实提升小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语感,更好地领悟文章,提升阅读鉴赏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语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0)11-209-01

        引言: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学生在此阶段中接受的教育对其以后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尤其是语文这一学科。语文教学从小学贯穿到高中,在大学也有专门的语文专业,由此可以看出,语文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学好语文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中,由一开始的片面教学逐渐转变为至今的全面教学,教师提高了对阅读教学以及语感教学的重视程度,通过语感教学,小学生可以更加直接的感受语言的文字能力,这对于其以后的语文学习以及其它学科的学习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1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性
        语感能力的培养在小学生语文学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应当将语感培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
        1.1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使学生的审美能力获得有效提升
        小学生已经具备符合自身年龄智力的鉴别能力和欣赏能力。因此,当面对语文段落篇章时,语文教学目标不再是要求学生简单地读读看看,不再是被动式的接受,而往往会从审美角度对学生进行考评。可见,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够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敦促其用心体会相关文章的深刻涵义,去体会段落篇章的真正用意,去挖掘其中的美,并形成自己的想法或看法,为自己的阅读过程呈现一个良好的效果,进而游刃有余地进行语文学习。不难看出,语感拿捏得到位,文章的主旨及文字所透出的内涵美才能被学生享用,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美化他们的心灵。
        1.2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适应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新要求
        培养小学生语文教学中的语感,能够使学生平心静气地进行独立思考,考虑每个词语句子的作用,使自己的思维为文章的理解服务,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缜密,思想更加饱满。综合能力有所提高,素质教育目标才能得以实现,一旦学生具备了相应的素质,在今后的学习中便会得以有效巩固,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2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培养措施
        2.1朗读
        朗读这种教学方式能有效的提升学生们对于语文课文的理解能力,让学生们可以更加的了解该文章的含义,和文章作者的情感上产生共鸣,对此,小学语文老师可以从这点入手,培养学生们的语感。老师要在其中发挥示范的效用,给学生们树立一个正确的朗读榜样,让学生们依照老师的语气以及节奏等变化进行文章的朗读。这种语感的培养方式,能让学生们更好的融入其所创建的教学情景中,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等设备,播放和语文文章相关联的资料,让学生们可以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到语文课文所表述出来的情感,更加深入的了解该语文文章。在利用朗读等方式培养学生们的语感之后,老师要让学生们自行的朗读,学生们会潜移默化的依据老师的朗读方式进行练习,感知文章中文字的应用效果,了解作者的情感,进而提升学生们自身的语感能力。
        2.2背诵
        小学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尽可能的丰富学生们的语言能力,对其积累的语句进行调整,让学生们可以在语文写作的过程中,将这类词语应用在其中。通常情况下,小学语文老师会让学生们背诵一些优美的词句语段,在背诵的过程中,学生们对深入的了解该段文字的内容,培养学生们的语言,从背诵的环节入手,不能强硬的让学生们背诵词句语段,让有引导性的,让学生们先通读该语段,在进一步的背诵,用情感去记忆语段,提升学生们对于文字组合形式的掌握程度。
        2.3写作
        写作是一个学生把自己所积累的语言全部输出的一个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学生们把文字以及语句等组合在一起。在实际的语文作文写作过程中,老师们可以了解到学生们对于语言的应用程度。如果存在问题,老师就需要及时的制定出解决的措施,处理其问题,防止其问题进一步的拓展。无论是在叙事的过程中,还是在风景的描写过程中,老师们都要尽可能的提升学生们仿写的质量以及效率,让学生们所仿写的文章的脉络尽可能的清晰,文章中所涉及到的方式以及结构会产生转变。利用文字将自身的感受表述出来,这一写作过程,就是培养学生们语感的重要环节,老师要不断的给予学生们正确的知道,让学生们可以将自身所要阐述出的内容完整的表达出来。将文字进行科学合理的组合,使得他人可以通过文字了解到学生们的感触。
        结语: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想要对学生的语感进行有效的培养,就应该制定详细的计划、有目的的开展培养教学,在潜移默化中促使学生的语感能力得到提高,让学生对文字能够有更加直接而且敏锐的感知,从而为其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新.还原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 2017
[2]丁亚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意识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 2017
[3]周玉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北师范大学 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