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1月   作者:王月婷
[导读]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所有数学老师共同追求的,教师需要能够根据教学的内容设计情景,引起学生兴趣,促使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引导学生有效的解决课堂中的数学问题,这样才能使得教学的质量得到全面的提升。

王月婷    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第一实验小学  272600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所有数学老师共同追求的,教师需要能够根据教学的内容设计情景,引起学生兴趣,促使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引导学生有效的解决课堂中的数学问题,这样才能使得教学的质量得到全面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0)11-241-01

        前言:数学是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孩子未来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指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他们的无限潜能,对学习保持持续的动力,并通过一些科学的方法促使学生的成绩得到不断提升的教学。教师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不断的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能够促使教学变得更加全面化。
        1、优化教学策略,培养数感与符号意识
        优化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第一步,更是教学开展数学教学最重要的一步,它贯穿整个小学教育始终,是让学生能够对数学的运算概念和定理能有自觉性与主动性的理解与感悟的重要核心内涵,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为了实现课堂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解放学生的双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其产生在实践操作中自主解决问题的意识,便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时操作,帮助学生将数感“具体化”,使学生在逻辑思维及空间想象能力方面得到提升,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
        例如在教授“百分数”一课时,为让学生体会到百分数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在情境的刺激下进行实践操作。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实施“衣服”售卖活动,学生需自荐担当商场导购员或扮演顾客的角色,出售的商品为衣服,如羽绒服、绒衣、皮草衣物等等,“顾客”购买衣物时,想要了解衣物的构成成分,作为“导购员”,需对每种衣物的成分有所了解,为“顾客”进行解答,如绒衣的成分是:羊绒14.8%超细羊毛73.5%天丝11.7%等,学生在读出这件绒衣成分的相关数据之后便会自动联想,“什么叫做百分数?它的意义是什么?”等等,这是学生与数学知识与概念进行相联系的过程,更是学生形成数感和符号意识的重要过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定理等,能够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学生的思想腾飞插上“翅膀”。



        2、借信息化技术,促进知识理解
        时代是不断发展的,而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也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进行优化和改进。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牢牢把握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特点,依靠信息化所创造的优势条件,紧随课程改革发展的潮流,努力实现小学数学课堂的信息化教学。
        例如,在教授“扇形统计图”一课中,教师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然后根据对数据的比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依靠信息化教学的优势,把和本节课内容有关的知识内容利用PPT课件的形式展示给学生。由于PPT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把书本中比较难理解的、逻辑不够清晰的和涉及知识不全面的内容能够以直观.清楚、简单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对于课本知识有一个全面的理解,进而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
        3、趣味练习,提高学习效率
        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不只是教师的知识传授环节,还有学生的知识巩固环节。因此,教师要注重课堂训练对教学质量的影响。传统的课堂训练手段单一,难以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理论知识的过程中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教师可以通过竞赛训练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比如,在教授“时、分、秒”一课时,针对学生在课堂训练中积极性不高的问题,组织了“课堂知识小达人”竞赛活动,同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出相符合的题目,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4、科学制定教学目标,促进知识积累
        数学课堂的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方向,教师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基础。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围绕着统一的目标有序的开展数学的教学活动。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必须按照教材进行,同时还要结合学生们实际的学习情况来制定。它也是作为课堂有效性的一个保障。所以,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需要根据学生特点以及教学的内容来设计清晰准确的目标,并且需要保证教学的目标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保证目标要能够结合实际,根据教材让学生不断的积累数学的知识,加强学生的数学情感建立以及陶冶数学情操。
        结束语:
        我国课程改革不断深化,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时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数学对于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通过合理的教学手段来开展数学知识教学,保证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新型课堂环境中学到理论知识,从而为自身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林彩明.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解题障碍的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34):66.
[2]黄丽.信息化教学改革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研究[A].教师教育论坛(第二辑)[C].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