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习题设计的创新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1月   作者:谭志颖
[导读]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选用合适的方法解计算题,不但可以缩短解题的时间,还有助于减小计算过程中的运算量,尽可能地降低运算过程中出错的几率。作业可以说是检测学生学习效率的标准,那么怎样设计作业时教师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教师在设计作业过程中要以学生的个体标准进行,而不是在于作业的量多的问题,化学作业的多样化设计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能充分的体现教与学的教学观念,在这样和谐的教学环境下,使得学生能够快速

谭志颖   湖北省巴东县第二高级中学  444324
【摘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选用合适的方法解计算题,不但可以缩短解题的时间,还有助于减小计算过程中的运算量,尽可能地降低运算过程中出错的几率。作业可以说是检测学生学习效率的标准,那么怎样设计作业时教师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教师在设计作业过程中要以学生的个体标准进行,而不是在于作业的量多的问题,化学作业的多样化设计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能充分的体现教与学的教学观念,在这样和谐的教学环境下,使得学生能够快速的提升化学知识。
【关键词】高中化学;作业设计;解题思路;解题能力;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0)11-239-01

        化学是高中理科中重要的一门科目,学生掌握化学解题思路和技巧对减少解题时间、简化计算过程和减少解题出错率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在教育部出台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相关规定中也指出了在化学教学中,应注重学生所学的知识,发散他们的思维和灵活运用化学能力。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与解题方法,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设计开放性作业,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开放性作业,是作业设计中的一种新形式,之所以称之为开放性作业,源于作业形式的诸多不定性,如:条件不固定、答案不固定、解法不固定等,而这种不固定的模式也恰恰为学生的解答提供了更为多元的思维,换句话说,通过思考和完成开放性作业,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释放他们的化学学习思维。在日常的教学中,笔者也时常设计多种类型的开放性作业,去启迪学生的化学思考智慧。例如,实验室中放着两瓶溶液,标签都已经模糊不清,现已知其中一瓶是硫酸溶液,另一瓶是淀粉溶液,請你设计一种实验鉴别方案,有效地区分这两种溶液。
        例题是一类综合开放性的作业题型,甄别的方法有很多,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流程,因此鉴别的效率、精度等也自然不同。在具体教学中,笔者将全班同学分为若干小组,要求各小组设计一个方案,并为他们提供实验器材,让他们根据设计好的方案进行现场实验,笔者则在旁进行辅助指导。在上述作业模式下,学生的探究和完成过程肯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避免不了走弯路、重复试验,甚至设计的方案是错误的都有可能,但在挫折和探索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才能够得到有效锻炼。
        二、注重作业设计的分层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在新课程改革后的高中化学,教学要求能够提供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氛围,教师应主动体会学生的学习思想和了解每位学生的知识基础,了解学生的活跃性和主动性,时刻关注学生的个体成长和学习进步。不管实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课外、在作业布置情况都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实行有差异性的教学方法。高中生因为对于化学知识的不够了解导致学生普遍出现基础差异性问题,教师在作业内容方面要实行分层考核教学,适当的控制作业难度,并且给每个学生制定一个作业的标准,以满足不同类型的学生的需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完成作业之后都能够熟悉化学这门课程,在教学方面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在新课教改的过程中所提出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乐于探究问题,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下学习。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有效的完成作业,教师应该在设计化学作业的过程中,让作业内容更贴近生活具有实践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完成作业,例如家中常有的门窗架是采用电镀加工成古铜色的硬铝制作而成的,那么教师就可以布置作业学生可以探究该硬铝的组成成分有哪些?或者泥瓦匠常用消石灰粉刷墙壁,之前常会在石灰中加入一些粗食盐,那么泥瓦匠为什么要往消石灰中加入粗食盐呢?可以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回去探究。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过程中要适当的增加一些实践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化学知识的认识。
        三、引导学生学会审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高中化学解题过程中,良好的审题习惯可以推进培养高中生解题能力,也会对学生化学学习成绩产生影响。因此高中生化学解题能力培养过程中,化学教师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快速、准确的找到解题关键点,实现提高高中生解题能力的目的。
        学生准确解题的前提就是审清题目,找寻到解题关键,形成正确思路、运用正确方法解决问题。高中化学教师培养与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时候,要让学生知道审题的重要性:(1)正确理解与掌握题目的已知条件;(2)依据已知条件正确分析条件与要求问题间的关系,找出关键点与隐藏条件;(3)通过分析的关系与条件转化、化简等,选择简洁直接的解题方法,提高解题效率与质量。学生长期学习也会发现一个情况,很多化学知识单纯的记忆并没有作用,特别是很多冷门的化学知识单纯记忆后很容易出现遗忘的情况,造成解题过程中遇到冷知识点时想不起来知识而无法解决问题。通过培养与提高学生审题能力,为引入数形结合方法奠定基础。
        四、运用习题式讨论法,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在高中化学知识的学习中,化学习题训练是主要的教学途径,教师们为学生们设计具体的化学习题,进一步挖掘化学知识内涵,从多角度进行分析,从多个方面进行改造,形成多个、层层递进的化学习题,促进学生们掌握相似题型的解答方法和技巧。比如,对于相同质量的不同类型烃,如何判断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多少。教师们引导学生们通过设未知数的数学知识,完成相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进而得出相应的规律,提高自身的化学习题解答能力。然后,教师们向学生们提出“如何计算烃类衍生物的耗氧量?”,引发学生们之间交流和互动,通过多个烃类衍生物耗氧量的计算,得出具体的规律。除此之外,教师们可以通过逆向思维向学生们提出相关的化学习题,促进学生们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以及采用多点组合、变换设问的方式设计化学习题,在不断化学习题的解答中,掌握相关的化学规律,整体性的提升自身化学习题解答能力。除此之外,教师们重视学生们在习题讨论模式中的参与度,以具体的问题来启发学生们的化学解题思维,同时以互动交流的方式来暴露出自身的知识缺陷、思维不严谨等问题,进而整体性的提升自身化学素养和解题能力。
        总之,化学课程是高中学习过程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其内容的逻辑性和实践性比较强,若是在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未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就会觉得化学学习难度大,逐渐丧失学习兴趣,最后变成学困生。为了有针对性的改善化学问题解决难的现状,我们应当善于从日常解题和学习过程中积累解题经验,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为更快、更准的解决化学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魏允华.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J].求知导刊,2014(12).
[2]周媛.我国高中化学教材作业体系的构成特征及其新教材作业容量的比较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2.
[3]高天祺,吴林,高中化学解题方法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