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1月   作者:谭绍斌
[导读] 心理学的研究以及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的大量实际情况证明,班级全体成员的集体意识强,同学间的思想就容易统一,感情和行为也就容易协调,每个成员对集体的归属感、荣誉感、自豪感和责任感就会因此而加强,这对工作效率的提高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都有很大的作用。因此,作为班主任应该重视并了解学生间的相互关系,有意识地培养每一位成员的集体意识。

谭绍斌    湖北省巴东县野三关镇青龙桥小学  444324
【摘要】心理学的研究以及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的大量实际情况证明,班级全体成员的集体意识强,同学间的思想就容易统一,感情和行为也就容易协调,每个成员对集体的归属感、荣誉感、自豪感和责任感就会因此而加强,这对工作效率的提高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都有很大的作用。因此,作为班主任应该重视并了解学生间的相互关系,有意识地培养每一位成员的集体意识。
【关键词】小学教育  班主任  班级管理  集体意识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0)11-237-01

        小学生处于人生重大的关键期,思想活跃,淘气可爱,但是自由涣散,好动好斗,自私自利,缺乏团体意识。一个班集体就象一个小社会,要使她健康、有序的发展,不仅要靠各种法律法规来约束,而且还要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凝聚力,也就是班级集体荣誉感。它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一种内在力量的体现,一个班级中如果没有正确舆论作导向,那么再完善的制度也遏制不住学生违纪现象的发生。集体荣誉感它无影无形,也正因如此,许多班主任才忽略了对这一灵魂的塑造,只是一味的制定各类班规班纪,没有从根本上来根治问题,结果把自己累得精疲力尽,收效却甚微。我在近几年的班级管理中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为突破口,增强学生的主人公意识,树立良好的班风,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将我的一些做法介绍如下:
        一、尊重和理解学生,加强集体主义思想教育
        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克服一个误区:班主任是居高临下的,学生必须惟命是从,我教你听,我管理你服从,教师和学生永远保持距离,对于犯错误的同学,以为高声训斥或请家长。这样的做法我向来不赞成。对于温顺的学生也许会点头称是,但是对于性格暴躁的,有的反叛精神的学生则会怒目而视,甚至还有可能出言顶撞。这样不但树立不起老师的威严,反而使威严扫地,事倍功半。
        因此,采取民主的方式对待班级的学生,当他们出现问题时要设身处地的为学生想一想。我坚信:每一个人都有一颗成为好人的心!没有一个学生是故意捣乱的。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对待学生应该像对待自己的弟弟妹妹、孩子或朋友一样,理解他们,尊重他们,适当的宽容他们。在这个前提下引导他们进步。
        我所带的班级中有一位学生经常在课堂上讲话、不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多次受到科任老师的严厉批评。后来我找这位学生了解情况,我并没有严厉的批评,相反我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告诉他做人应有礼貌,尤其在对待父母和师长这些长辈时。同时教育他,课上讲话不仅影响自己,而且影响其他的同学,是对不起大家的事情。不及时完成作业,是对学业的松懈,帮他分析错在哪里。听了我的一番说教,这个学生保证以后不再出现类似的情况。
        二、用班主任优秀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班主任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长期地从各方面加强修养;不断地自觉地探索教育理论和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


尤其要注意加强人格修养,力求自身的人格完善,因为,优秀高尚的人格对学生产生无言的感染力,这是树立威信的重要条件。班主任每天工作都要面对那些生理和心理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具有很强可塑性的少年儿童,肩负着塑造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每天的工作都离不开言传与身教,而身教的效果往往是仅凭言传所难达到的。无论课内还是课外,班主任都要处处以自己的行为给学生做出表率,要求学生做到,自己必须率先垂范。如,在学习上,要求学生把“完成作业”当作每天的头等大事来做,那么,我们必须做到每天及时批改作业;要求学生认真写字,那么,我们决不在黑板上出现一个潦草字。因为,班主任的职责不但是要教会学生学文化,教会学生生活,劳动,甚至还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班主任应做好学生的指导、开导、引导、诱导、和辅导工作。对待每一位学生都应具有爱心、耐心,善于发现学生某方面的长处,及时给予鼓励,使他们逐步树立起自尊心,自信心。让他们生活在希望之中,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三、加强集体活动的组织与领导,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集体生活是丰富学生生活、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的必要条件。通过集体活动,可体现一个班的凝聚力。本学期,我利用各种集体活动,如校运会、班际篮球赛、歌咏比赛等来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我不在乎比赛名次,而在乎同学的积极参与,在乎比赛过程大家的互相关心,团结友爱,在乎他们比赛前的组织工作,比赛过程的精神面貌和分工安排,使每位同学都有机会为集体奉献力量,如运动员的奋力拼搏,宣传组积极撰写稿件,后勤组做好各方面服务工作,组织好保护和物资供给等,使每一点成绩都能显示全班同学努力的结果。运动会结束后,我及时的总结、表扬、奖励在校运会上的好人好事,其中既有运动员,又有后勤服务人员及宣传鼓励人员,充分肯定每位学生为班尽心尽职的良好风气,通过集体活动,同学们在集体活动中得到锻炼,得到集体主义的熏陶,加强了团结和班集体的凝聚力。培养了一个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和谐的班集体。
        四、平等对待学生,有利于培养集体意识
        首先作为班主任应给学生营造一种和谐氛围,用宽松、欢快的语调交流,避免正面交锋,消除可能引起的反抗、反感。教师充分信任学生,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破除唯我独尊、唯有我行的 傲慢心理,让每位学生参与具体活动事务,有同心协力和共甘苦同荣辱的感受,树立集体意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尊重每位成员,也让每位成员都学会包容、欣赏、尊重其他成员的个体差异,从而树立共同目标、凝聚集体的力量。工作中我重视班队活动,让学生从参与活动中增强荣誉感和集体意识。学校布置的各项活动,同学们的参与积极性挺高,我采取了主动报名,全班学生当评委的方式选拔。因此利用课余活动,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感情,有利于集体意识的培养。
        总之,班主任的工作是一项繁重而又复杂的工作,要管理好班级,提高管理水平,不仅要有先进的科学的方法管理班级,还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水平。人无完人,只有不断学习,改变自我,才能适应更艰苦的环境;才能承担重任,更好地为教育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1]王东晓 小学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J].新课程(小学),2015,(11).
[2]杨爱菊 罗永春 探究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08).
[3]韩学东.小学班级管理如何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3,(6).
[4]王守玉.小学班主任团队管理模式探究[J].基础教育参考,201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