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新课改理念创新语文教学方法与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1月   作者:屈定喜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很多战斗在一线的语文教师根据新课标及新教材的要求,努力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语文课上得生动活泼、有声有色。但我们也看到不少语文教师有“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课堂上还是以“填鸭式”、“注入式”为主,学生被动听课,教学效率低下。因此,研究和探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要以有效的教学理念为指导,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使语文课的课程计划

屈定喜    湖北省巴东县第二高级中学  444324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很多战斗在一线的语文教师根据新课标及新教材的要求,努力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语文课上得生动活泼、有声有色。但我们也看到不少语文教师有“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课堂上还是以“填鸭式”、“注入式”为主,学生被动听课,教学效率低下。因此,研究和探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要以有效的教学理念为指导,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使语文课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课程目标真正落到实处,让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因此,研究和讨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就十分迫切与必要。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教学课堂;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0)11-227-02

        新课改对高中语文课程总目标的要求可以通过“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词进行表述。它改变了以往按照语文知识、能力系统进行设计的思路,转而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设计。本着这样的设计思想,新的高中语文课程目标以学生为本,把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提高,以及学生个性的发展作为课程的根本目标。从教材构成来看,必修和选修教材的安排,体现了“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的根本理念。由此出发,《课标》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的实施建议侧重“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巧用网络与教材,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随着网络的普及,学生利用网络的能力越来越强,而教材中的许多作家或作品背景,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主动上网收集,老师要做的则是提供学生说话的平台,让学生在介绍中评价,在评价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如,在上《离骚》时,我先布置同学们认识屈原,上网查找有关屈原的故事。上课时,我就把作家简介权交给了学生,大家纷纷提到了端午节,此时我就把“端午节的故事”交给了一个平时不太爱回答问题的学生,因为查过心中有底气,他的表现出人意料地好。在另一位学生叙述了屈原的经历后,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屈原投江自尽,有人说他性格懦弱,你觉得呢?同学们七嘴八舌,我不失时机地点拨,课文中屈原已作了详尽的阐述,难道你们不想看看吗?一箭双雕,一方面通过语言表述把同学们潜藏的知识挖掘了出来,提高了学生思考能力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顺利地进入了我预设好的课堂教学,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原本艰深难懂的《离骚》也让同学们感兴趣了。
        在讲文本时,教师要尽可能地设置一些关键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多给学生创造口头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在加深对课文理解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说话能力。如,外国小说选修课《桥边的老人》。由于外国小说不太好理解,因此设置问题引导很关键。在铺垫了小说时代背景之后,我用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导入,然后设置了问题“小说通过对话来表现冰山理论,请大家找出对话后所隐藏的大量信息”,然后通过PPT展示每一次对话。如,“‘问家乡’这一对话,从中你读出了什么?”“老人为什么会微笑” “待在那儿照料动物,最后一个离开的这个细节,说明了什么?”“‘问政治’这个对话中,请你找出老人多次唠叨的语言。从这几句唠叨词中读出些什么?”这些问题并不是很深奥,学生很快就能根据自己的体验,回答出这些对话背后的蕴藏的大量信息,虽然都是七嘴八舌,共同完成的信息,但极大的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顺利突破了本文的重点----对话的作用,对本课的主旨理解也顺理成章了。
        二、开展多样化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语文学习视野
        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要求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高实践教学内容比例。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教教材在每个章节上都设计“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内容的实践性语文活动,需要高中语文教师能够给予足够重视。


例如:可以每周安排学生按不同行业分成若干个不同的学生社会主题调研小组,对当下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调查和走访,然后利用每堂语文课前的几分钟时间听取每组代表讲述本组的采访、调研内容,并谈谈自己的感受以及看法和认识;在教学中,当学生遇到的问题时,语文教师可以应建议学生先独立思考,判断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然后,同班级里其他同学相互交换意见,如果有意见不一致、分歧的地方时,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分析,或者由语文教师点拔;通过开展“诗词比赛”活动,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几千年来灿烂文化,不仅增加了自身的知识积累,又提高了自身综合语文思维水平。通过举办“演讲比赛”活动,即培养了学生的口才表达能力,又锻炼了语文综合思维等等 。
        三、关注古诗词的教学,运用联想法提高学生的兴趣与能力
        古诗词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学生能力培养与品德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古诗词教学中,若想学生可以深入的了解到诗词的情感,主观能动性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老师在教学中需要和学生多加互动,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老师在课堂上可以多让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联想诗人在怎样的意境下写作,或者联想诗人是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例如:对李白的《蜀道难》进行教学的时候,同样地,老师先让学生多次朗读,然后学生展开想象,描述一下诗词中“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的画面。有这样描述的:“在太白山中有鸟儿飞过的小道,这条小道可以达到峨眉山的山顶,当年地崩山裂的时候有壮士牺牲,随后天梯和栈道得以相通。从上面的角度看可以挡住六龙车那么高,从下面的角度看有波涛汹涌的山川,导致善于飞翔的黄皓也不能飞过,猢狲也为攀援而发愁”。按照学生的想象,老师带领同学们更深入的学习,可以看出这几句词是通过非常壮阔的美景来表达作者的理想。对于诗词的学习学生可以大胆的想象,拓展自己的思维,发展丰富的想象力。通过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来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四、巧妙设计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新课程改革中多次提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成为学生引导者的最佳方式之一就是提出行之有效的合理问题。因此,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们可以通过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给予学生必要的启发,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进而达到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帮助学生高效学到语文知识,构建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目(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装在套子里的人》这篇课文时,首先,我带领学生回忆了几篇之前学过的小说,与学生交流了应当如何去鉴赏一篇小说,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展开了对这篇课文的阅读。然后,我对学生提问道:“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个人?除了外表,别里科夫还有哪些生活习惯反映了他是装在套子里的人?”由此带领学生对课文进行了研读,帮助学生了解了当时作者所处的历史背景,使学生明白了别里科夫代表的不仅仅是他自己,从他的无形的套子可以推断出他的言行和思想都与沙皇专制制度一致,是沙皇政府的忠实拥护者。之后,我对学生提问道:“虽然说在当时全城的人都受别里科夫的辖制,但有没有人敢出来与之斗争呢?作者塑造这样的人物形象有什么意义呢?”使学生明白了柯瓦连科的胜利是进步力量对反动势力斗争的胜利,知道了反差鲜明的人物对比所起到的作用。最后,我让学生讨论了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现实生活中的套子。这样,我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刺激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了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学生鉴赏小说的能力,使学生了解了小说中的幽默讽刺艺术,从而达到了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目的。
        五、将语文教学内容情感化,对学生嘉庆情感教育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将教学的具体内容进行情感化,主要可以从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内容和写作内容进行改变。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进行情感教育,可以进一步的确定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学生的阅读学习中可以互相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和学习心得。同时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可以给学生们积极的思想情感引导,将学生的思想情感与文中的作者情感相融合。这样学生们通过“设身处地”的真实感悟便可以对文章拥有一个理性的理解。在写作教学中,老师通过情感教育便可以让学生们在写作内容中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从而减少学生在写作中“编造说假”、“空洞无物”、“毫无感情”的写作内容,同时通过情感教育还可以进一步增加学生对语文作文写作的兴趣,让学生们在写作过程中展示自己的个性和文采。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们要明白学生是新时代下发展中的人,所以我们应当积极学习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理念,不断改善自身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化、和谐化的课堂环境,进而促进高中语文高效的课堂的构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林上华施茂枝.口语交际课要让学生有话可说[D].云南教育,2011.
[2]周素梅蒋海.结合讲读课教学进行听说训练[D].语文教学通讯,2012.
[3]王宁波.关于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研究与实验的几点思考[D].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