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良好氛围的营造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9月   作者:比机晓英
[导读] 作为新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营造课堂氛围时,采用精彩新颖的教学方式,推动语文课堂氛围的形成。因此,语文教师在营造语文课堂学习氛围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正确进行语文学习氛围的营造。

比机晓英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火烈乡中心校  四川  凉山  616353
【摘要】作为新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营造课堂氛围时,采用精彩新颖的教学方式,推动语文课堂氛围的形成。因此,语文教师在营造语文课堂学习氛围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正确进行语文学习氛围的营造。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氛围;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9-020-01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如果有了学习兴趣的加持,学起来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对老师而言,帮助小学生养成语文兴趣的第一步,就是为他们创造一个相对轻松活跃的课堂学习气氛,但融洽的课堂气氛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不是只靠老师一个人就可以做到的。这就要求老师们在上课时尽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的,使学生从被动地接受学习到主动寻求学习,让小学生们保持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提高效率。
        1开展课前导入,提高导入趣味性
        课前导入对新知识的学习具有引导作用,它能够让学生注意力由涣散走向集中,为课堂重点教学部分做准备。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前导入的环节,为良好课堂氛围打下基础。通过提高课前导入的趣味性,引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课堂导入应建立在对学生兴趣、特点的了解基础上,紧密联系新课内容,才能确保导入环节的有效性。课前导入一般在课前5分钟进行,教师根据课程的内容和教学需求,告诉学生提前做好活动准备。在导入过程中,可以采用“你问我答”、幽默故事导入、引导性思考等方式,寓教于乐,或者通过小调查、朗诵诗歌等活动形式,使学生从课间休息状态迅速进入学习状态。趣味性强的课前导入能迅速调整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程的动力,为探索新课程打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营造教学氛围的前提与基础,只有良好健康的师生关系才能推动教学课堂合理发展、学生与语文教师积极互动,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接收学生的建议,做一个尊重新课程要求、遵守新课标目标的新时代语文教师。
        例:语文教师在进行二年级上册第五课课文《红马的故事》时,就可以及时改善师生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首先语文教师在上本课前可以让学生开动自己的小脑筋,猜猜红马发生了什么事情,或是红马是什么样的等等问题,让学生与教师之间产生良性互动。随后语文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和讨论时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解决问题。同时,语文教师应该首先说出自己对题目的看法和意见,再邀请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与认知。鼓励学生说出与语文教师不同的观点与看法,建立一个平等有序的语文课堂,使学生合理认知语文课堂关系,不要因为害怕和害羞就不敢提出自己的意见。最后,语文教师可以和学生一同去课文中寻找有关红马的正确答案,让学生带着好奇学习语文课文,推动语文课堂的进行与落实。随后语文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寻找答案得到结果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与老师的关系让学生拥有敢质疑、勇质疑的观念,促进师生间良性关系的形成。



        3“赞”与“奖”并重,激发兴趣
        小学生的心理一般比较敏感而脆弱,这就要求教师在具体课堂教学实践中,注重方式方法,多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切忌一味批评,"打压"。“鼓励”与“奖励”并重,从根本上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不仅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课堂氛围也不再是一片“怨声载道”。每一颗渴望知识的心,都希望获得教师的认同与鼓励,而教师的认同与鼓励是营造快乐、平等、和谐课堂氛围的关键。如在某些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故事内容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角色扮演,如此,既生动形象地将课文中的情节表现了出来,加深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激发了兴趣,学习情绪更高,也很好地活跃了课堂氛围。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的竖起拇指点上一个大大的“赞”。点评表演时,更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表演才华和表演价值,从而使教学效果更加明显,并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与此同时,对于所有参演人员适时地给予“奖励”,可以是一支小铅笔,一个小本子,一朵小红花,或是一些与学习有关的小物品等,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信心提高了,课堂氛围也自然而然跟着融洽有趣起来。在这样的氛围下“传道授业解惑”,效果更好。
        4利用多媒体,营造良好氛围
        多媒体中蕴含着色彩鲜明的图片、生动形象的视频、优美动听的音乐等,其都能够给学生带来感官上的刺激,对其有着十分强烈的吸引力。当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多媒体的呈现时,整个课堂氛围就会变得充满生机,学生也会给出自己的反馈。这样的话,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就能够顺利地继续下去,学生也因此能够有十分丰富的收获。教师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例如:《海滨小城》是一篇写景的文章,相比较于优美的文字语言,动态的画面可能会更吸引学生的眼球。因而笔者在课堂教学之前对文章中涉及到的各种景物进行了总结,有浩瀚的大海、棕色机帆船、银白色的军舰、白色的海鸥、各种颜色的贝壳、银光闪闪的鱼等。然后笔者就会在网上搜集相关的图片,并且将之剪辑成视频,再配上相关的音乐,利用多媒体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这样的话,学生就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海滨小城的美。在此过程中,笔者还会与学生积极进行互动,如笔者展示桉树、凤凰树等亚热带树木的时候就会让学生进行猜测。这样的话,学生就会积极地投入到该篇文章的学习中去,让课堂氛围变得活泼生动。
        5以竞赛激励学生学习主动
        将生活教育观点融入到小学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能够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与参与度,由此能促进语文教学活动进一步深入展开。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类似竞赛的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竞争意识,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加强课堂互动,对语文学习的提高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飞速发展,我国在教育教学方面也做了一些改革,其中,小学课堂氛围也被提及。语文是比较枯燥乏味,但又是一门尤为重要的学科,对于小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养成有很大的作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通过“动”与”静”结合”鼓励”与”奖励”并重”好”与”差”包容等方式营造良好的小学语文课堂氛围,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目标。最重要的是,也能为小学生的美好未来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迎新.试论如何营造小学语文课堂氛围[J].学周刊,2019(14):60.
[2]张秀.浅析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J].学周刊,2019(11):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