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加强阅读指导教学模式的相关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1月   作者:龙双位
[导读] 我国在大力实施新课标下,其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求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在加强学生语文阅读基础知识能力、训练学生掌握更多阅读方法技能的同时,注重增强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语文核心素养。因此小学语文阅读也需要尽快调整当前阅读指导教学模式,以切实达到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成效的目的。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将结合具体教学案例,着重围绕小学语文加强阅读指导教

龙双位   甘肃省庆阳市环县红星小学
【摘要】我国在大力实施新课标下,其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求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在加强学生语文阅读基础知识能力、训练学生掌握更多阅读方法技能的同时,注重增强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语文核心素养。因此小学语文阅读也需要尽快调整当前阅读指导教学模式,以切实达到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成效的目的。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将结合具体教学案例,着重围绕小学语文加强阅读指导教学模式进行简要分析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指导;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0)11-041-02

        引言: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阅读教学作为其中至关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对于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语文素养等均具有较高的要求。通过结合新课标的相关要求,积极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指导教学,主动创新阅读指导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学生顺利完成小学语文阅读学习,同时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新时期下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探究新课标视野下的小学语文加强阅读指导教学模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语文阅读指导教学中的现存问题
        (一)学生缺乏较高阅读兴趣
        笔者通过长期对小学语文阅读指导教学实践进行观察分析,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对小学语文阅读学习缺乏较高的兴趣。一方面由于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指导教学中过于依赖教材,使得小学生可阅读的文本内容十分有限,而学生的学习需求多种多样,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指导教学时,往往习惯将阅读指导教学与阅读题训练混为一谈,通过带领学生开展大量的阅读题训练,从而有效达到强化学生语文阅读技能、提高其阅读能力的目的。但由于此种方式并未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学习需要,因此也同样难以到达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目的[1]。
        (二)阅读指导教学方法单一
        在现阶段小学阅读指导教学中,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较为单一。虽然许多教师开始逐渐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并且可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指导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但其嫌少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穿插使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技术。久而久之导致学生出现“审美疲劳”,同样不利于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不仅如此,在阅读指导教学中,部分教师只集中对学生的朗读、阅读基础知识学习等予以相应指导,并未对学生全局性阅读思维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等给予高度重视,因而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成效的进一步提升。
        (三)师生之间有效交互较少
        笔者在旁听多节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大多只停留在简单的“教师问 学生答”上,且教师所提的阅读问题大多为“是不是”、“对不对”等思考意义相对较低的问题。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交互与沟通方式,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难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指导教学中进行高效沟通交流,因而不仅使得整体课堂教学气氛较为沉闷,学生的阅读学习参与性和积极性相对较低。同时也导致教师无法随时真实了解学生的具体学习需求、学习意愿,有针对性地制定小学语文阅读指导教学方案,对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成效,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等也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2]。
        (四)过于依赖学生的自主性
        在新课改的影响下,有部分教师能够主动树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通过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完成语文阅读学习。但在此过程中,部分教师过于依赖学生的自主性和自律性,在布置完自主阅读任务之后完全放任学生,缺乏对学生的有效监管。这也导致部分自觉性较差、语文学习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容易在自主阅读环节“浑水摸鱼”,由于在小学语文阅读指导教学中,学生缺乏教师适时、合理的指点与引导,从而使得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极易出现较大盲目性和随意性,同样不利于小学生语文阅读学习成效的提升。
        二、小学语文加强阅读指导教学模式的策略
        (一)积极创设良好阅读氛围
        根据新课改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为了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开展阅读学习活动,以达到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小学语文阅读学习,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教师需要在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指导教学的过程中,立足学生实际情况与具体阅读教学内容,主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例如在《开国大典》一课的教学当中,考虑到小学生年龄偏小,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因此笔者通过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从网络中搜集整理部分关于开国大典的图文信息与影音视频,通过直接将其展示在学生面前,利用多媒体集声、光、电于一身的优势功能,为学生形象地创设了阅读情境。通过积极引导学生欣赏大屏幕中展示的图片、文字资料以及视频片段,从而在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阅读学习兴趣的同时,可以使得学生运用具象思维快速掌握具体阅读内容。


不仅如此,笔者还通过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将1949年开国大典的现况与1999年、2009年国庆节庆祝仪式进行对比展示,从而可以令学生更加清晰直观地了解祖国的繁荣富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育学生形成良好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灵活运用多样阅读方式
        在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真实兴趣爱好与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灵活选择多种多样的阅读指导教学方式,从而在有效增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性的同时,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深化小学语文阅读学习[3]。例如在《少年闰土》的阅读指导教学中,笔者首先通过引导学生认真观看微课视频,使得学生能够利用短小精悍的微课视频快速掌握课文内容。随后在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时,笔者通过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与真实意愿,将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内开展分角色朗读,以充分感知和体会闰土的人物特点与形象。在此过程中,笔者通过适时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如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同时,勾画出作者与闰土见面时关于描绘闰土形象的关键词和重点语句等等。并积极引导学生在班级中与教师以及其他同学进行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与阅读体验,从而在有效帮助学生加强对所学知识理解记忆的同时,也可以训练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不仅如此,笔者还积极鼓励学生运用网络等多种途径,从作者其他作品如《故乡》等当中搜集整理关于中年闰土的形象,在引导学生将中年闰土形象与少年闰土形象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使得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当时封建社会中的等级观念,使得学生可以与作者、文本之间产生思想与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另外,在实际阅读指导教学中,教师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尝试组织学生开展表演朗读如排演简短的课本剧等方式,通过设计更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语文阅读实践活动,在积极引导学生亲自参与阅读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必要的阅读指导,以帮助其顺利完成小学语文阅读学习,强化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与阅读技能,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三)注重增强师生交流沟通
        针对当前在小学语文阅读指导教学中师生、生生缺乏高效互动交流的问题,本文认为在新课改下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指导教育模式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有意识地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意愿、学习情况。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指导教学,例如在《寓言两则》的阅读教学中,笔者通过引导学生在阅读寓言故事的同时,深入思考揠苗助长的具体意思、农夫逐棵拔高禾苗的目的、故事结局如何等问题。利用环环相扣的阅读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展开深入思考探究,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而当学生完成一个阅读问题的思考与解答后,笔者一方面会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另一方面也会积极引导其他学生对其进行相应评价。并鼓励学生在班级中主动表述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对其他学生的回答进行改正或补充。教师则需要对学生的阅读表现等进行认真观察,尽量对学生采用鼓励性、正面性的评价语言,以此有效帮助学生在小学语文阅读学习中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使得学生可以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小学语文阅读学习中,形成一个良心学习循环。
        而在完成《寓言两则》的阅读之后,针对阅读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笔者则通过要求学生在不看书的情况下,通过运用肢体语言等各种方式,完成对故事的复述。而针对语文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笔者则积极鼓励学生开展故事新编活动,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实际,在认真观察周边事物的基础上为寓言故事赋予全新的结局,由此有效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此外,笔者还通过积极向学生推荐其他寓言故事,鼓励学生在课下开展课外阅读,并要求学生在课堂中与教师以及其他学生进行相互分享交流,以此有效达到拓展学生学习视野、帮助学生树立主动阅读意识,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四)合理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指导教学中,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坚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自主思考探究、自主阅读学习,从而使得学生可以在小学语文阅读学习中真正实现全面发展[4]。为此,在《鲁滨孙漂流记》一课的阅读教学中,笔者首先通过引导学生根据书下注释,运用字典或其他教辅书解决文本阅读中的生字生词问题,使得学生可以快速骚情阅读障碍。为其后续的阅读活动奠定坚实良好的基础。在引导学生完成文本粗度,使其可以大致了解文本内容、作者情况等基础上,带领学生开展精读课文活动。此时笔者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勾画出可以准确体现鲁滨孙具有丰富生存知识能力和良好适应能力的语句,如烤面包、烤肉等关键词可以直接表明鲁滨孙具有较高的食品加工知识技能。而为了能够进一步深化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提高其自主阅读能力,笔者还在阅读指导教学中穿插使用摘抄好词好句、列提纲、做批注等多种方式,使得学生可以学习使用多样的阅读方法与技能,从不同角度分析和理解文本内容,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成效。
        结束语:总而言之,虽然目前在小学语文阅读指导教学中还存在学生学习兴趣不足,阅读指导教学方式单一等现实问题。但只需教师通过充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与具体教学内容,积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主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情境,正确引导学生开展自主阅读和思考探究活动,并为其提供适时的指导帮助。可以有效践行新课改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真正实现学生在小学语文阅读中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蕾.语文角度下小学语文阅读指导的探讨[J].学周刊,2018(26):129-130.
[2]张海涛.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探微——以《鲁滨孙漂流记》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18(23):54-56.
[3]蔡欣欣.加强阅读指导,实现小学语文阅读高效教学[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9):51.
[4]许瑞香.探讨“语文角度”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指导[J].中国校外教育,2014(16):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