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1月   作者:李小兰
[导读] 小学生是最具想象力的群体,想象力的合理运用能够大大加强学生的写作乐趣和水平。想象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比如让你想到汽车,马上就能想到各种各样的汽车形象和关于汽车的东西,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想象力一般在掌握一定的知识层面的基础上才能完成。想象力是你头脑中创造的念头和画面的能力,是思维能力的体现,也是人类思维活跃的主要部分,不仅能够提高人们的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还能因为

李小兰   广西梧州岑溪市三堡镇祝庆小学  543215
【摘要】小学生是最具想象力的群体,想象力的合理运用能够大大加强学生的写作乐趣和水平。想象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比如让你想到汽车,马上就能想到各种各样的汽车形象和关于汽车的东西,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想象力一般在掌握一定的知识层面的基础上才能完成。想象力是你头脑中创造的念头和画面的能力,是思维能力的体现,也是人类思维活跃的主要部分,不仅能够提高人们的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还能因为超强的想象力帮助人们实现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想象能力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0)11-033-01

        想象力是学生进行写作的重要基础,是活跃学生思维、拓展学生写作空间的重要立足点,也是培养与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迎合学生积极思维的特点,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想象力。有效地提高想象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动机。这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想象某些事物,并学会将写作视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善于在生活中捕获创作源泉,并积累更多的生活素材。扩大自己的思维空间,从而为学生的作文写作质量提供良好的条件。 如何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呢?
        一、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对于其学习效率的提升、学习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作文教学亦是如此。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就要从这一方面出发,在丰富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有效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具体说来,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可以根据课程主题的不同灵活选择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对“我的祖国”这一主题,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法,搜集与课题相关的图文和文字信息,制作成课件同学生们进行分享;或是搜集诸如《战狼》《我和我的祖国》等类型影片与学生们分享,学生们据此对国家的历史和现实有了一定的认知,在此基础上进行写作、想象力的发挥才能够有所依仗,不失分寸。对“校园一角”这样的主题,则可以采用“课外拓展”教学法,教师带领学生们走出教室,漫步校园,亲身感知校园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树,学生写出的文章才有真情实感,而又有着想象力的闪光,可谓一举两得。当然,教师还可以采用诸如“游戏教学法”“讲授教学法”等,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一改课堂乏味枯燥的氛围,极大地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积极起来才能有创新。
        二、引用生活中的实例 ,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
        新课改要求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的同时可以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小学生敢于把自己实际生活中遇到的事写出来,同时展开想象去联想,可以给人一种新颖独特的感觉。再经过教师的专业指导,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当然教师应该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想象力。


看到每一个作文题目的时候,小学生都会有不同的想法,例如经常遇到的“我的××”的作文题目时,学生反映都是第一个想到的人,有的同学会写“我的爸爸”“我的邻居”,但也有同学思维较开拓,会展开遐想,写“我的书”“我的变形金刚”,在他们的生活里书和玩具就是他们的朋友,陪伴她们的时间更久,所以这个时候教师应该尊重每个同学的想法,帮助学生去展现自己的个性,完成作文写作。
        三、引入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写作是需要灵感的,图片是灵感的来源渠道,也是学生想象的依靠。小学生还没有严谨的逻辑思维,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直观展示图画,这样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根据和作文主旨有关的图片去让学生展开两项和想象,同时教师涉及问题,如动物类图片,教师可问“你都养过什么动物”“图片里的动物都在想些什么呢”“你觉得他们在做什么”等等问题,这样学生不自觉地就开始进行想象,写出各种各样的想法。这样完全借助着新型的教学手段,来对小学生进行一种直观的想象教育,可以完全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让学生在写作中找到乐趣,从而爱写了,就能写好了,用图片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学会观察,丰富想象力
        小学生的生活经历仍然不足,所积累的材料量很少。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习会观察周围的事物,并通过观察细节来发展他们的想象力。例如,教师以“校园中的小草”为题,让学生学会观察校园中的小草,包括小草的生长环境、小草的生长状态、小草的生长特征等等。尤其是校园中的小草常常生长在草坪与路树之下,草坪中的小草虽然被保养得很鲜活,但是却被修整得剩下一片草茎。这时学生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内心生出“小草没有自由”、“小草被强迫保留了一小部分”、“草坪里的小草很呆板”、“小草顽强,甘愿奉献”等等不一样的想法。同时,学生还可以想象在其他生长环境的小草是什么样的状态,甚至通过想象小草的处境来感受自身生活的环境。这种促进学生发挥想象力的实践活动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写作的自主积极性,并锻炼其想象能力。此外,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学生可以将写作与生活进行有效结合,激发学生对身边事物的更强好奇心,而且想象空间比较宽阔。在这个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尽情地展现个性化,创作出具有丰富想象力和个性化的文章。
        五、推荐课外阅读,拓展学生视野
        小学生的年纪不大,接触的事物有限,对事物的认知也有限,对很多事物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同时由于当前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对于学生的宠溺现象严重,学生拥有较少的独立锻炼机会,而这种问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做好对学生的知识拓展。阅读是学习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但是在小学教材中能够接触到的阅读内容十分有限,因此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课外阅读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这种方式的运用学生在阅读课外内容的过程中,自身的知识面能够相应得到拓展,也为今后的写作积累了大量素材,同时在阅读内容的熏染下,学生的想象能力也能得到提升,进而使教师的写作教学取得更好效果。
        总而言之,小学生写作想象能力的培养非一时一日之功,也不是单单依靠教师一人之力就可做到。教师要密切同学生之间的沟通合作,清晰准确地认识到教学存在的不足与缺失,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密切作文教学同生活实际的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加强问题引导,设置作文想象情境;加强小组合作与互动教学,推动学生想象能力的拓展;建立健全反思、总结机制,及时进行查漏补缺等诸方面的工作,学生写作想象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静.小学语文教学应加强学生想象力的培养[J].教书育人,2011(16):60-67.
[2]冉明池.如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J].课外语文,2015,16:89.
[3]张秀兰.如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2):67-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