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19期   作者:徐宇
[导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市政工程道路也在进行不断地升级改造。市政道路是城
        徐宇
        身份证号码:37040419891208****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市政工程道路也在进行不断地升级改造。市政道路是城市交通运输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的市政工程道路有水泥路面和沥青路面。近年来,城市、乡镇或高速道路的路面,采用了沥青进行铺设,沥青路面的使用率逐年提高。但是,沥青路面在铺设中相较于其他材料而言,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很多。
        关键词:市政工程道路;沥青施工技术;沥青路面的问题
        引言
        从道路面貌的发展来说,由“白”到“黑”,是技术的不断创新,也是建造水平提高的表现。经过“选拔”,沥青路面脱颖而出,被广泛应用到市政道路工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若想要提升沥青路面的质量水平,要针对工艺存在的不足加以完善和优化,保障道路建设的质量。
        1市政工程道路沥青路面施工中控制施工技术的必要性
        对于市政工程来说,沥青路面施工为一项重要施工环节,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同市政工程整体效果直接相关;沥青路面施工效果更是同行车安全性及舒适性直接相关。如果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不过关,道路安全无法确保,不仅交通拥堵,还会给人们生命安全带来极大威胁。为此施工单位在道路施工过程中需对沥青路面施工情况全面掌握,采取最适合的施工技术,这样才能确保道路整体施工质量。
        2沥青路的优点
        2.1沥青路后期养护维修成本低
        相较于水泥路面而言,沥青路在投入使用后,如果某一部分出现损坏,可以直接对这一部分进行修整维护,而水泥路面一旦出现损坏情况,就需要大面积进行维护。
        2.2沥青材料可反复使用
        在沥青环境资源保护的重要性问题上沥青路面的施工铺设使用过程中虽然可能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化学环境污染,但是只要使用的沥青材料没有在过程中发生任何化学和物理层面上的变化和反应就可以对其进行反复利用,从而大大提高了沥青对环境资源的综合使用率。
        3市政工程道路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
        3.1施工前准备
        市政工程建设特殊,道路施工同整体工程质量息息相关,施工前需进行多角度分析,分析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为施工后续能顺利进行提供便利条件。施工人员应按路面环境备齐施工设备及施工材料,明确施工人员工作内容,为施工创造良好环境。
        3.2对沥青混合料进行科学的配比
        沥青混合料的质量能够从根源上影响到沥青路面的质量,所以要想更好的对沥青进行使用,就需要通过科学可靠的方法进行沥青的配置以及搅拌。沥青的混合料需要通过多次进行搅拌与混合,很难通过一次性搅拌成功,有很多的因素能够对最终结果产生影响,其中包括了湿度、温度、阳光等等,要想进行成功的混合,就需要能够根据当前情况对原材料混合的配比进行调整,在进行每次混合的时候都要对沥青的质量与质地进行把控,确保其均匀并且没有灰尘与杂质混入其中,这就需要我们能够做好抵抗外部干扰因素的把控工作,同时要想确保搅拌的过程之中沥青材料不会出现结块、打堆、过于大块等现象的出现,就需要我们能够依据当前的环境适度以及环境温度对加入到沥青中的矿粉进行合理的调控。


        3.3混合料的配制及运输技术
        用沥青混合料铺设路面能提高路面的韧性,最大限度减少市政路面的腐蚀问题,但是混合料配制中需对配制质量严格控制。第一,沥青混合料配制中可利用间歇式搅拌装置控制混合料搅拌时间,每次搅拌时间约50-80s,以混合料搅拌均匀作为拌和时间的控制标准。第二,沥青混合料拌和过程需对拌和状态进行对比,确保拌和均匀。混合料拌和后凭肉眼观察应看不出花白料严重分离,随后需严格控制拌和中的工艺。拌和中矿料的温度需保持在160-180℃温度范围,拌和中所产生的粉尘应回入到搅拌装置内去除,严格参照配合比对沥青混合料进行拌料,确保不同组分配料的恰当比例,配料按比例配置搅拌后加入适量矿粉,并用热沥青进行拌制及喷洒,保证沥青混合料没有结团的现象。沥青混合料搅拌均匀之后,应选择大吨位自卸车运输,运输中还需参照混合料利用率及路面长度、路面距离等因素选择最适合的运输车辆,以确保路面施工中材料运输不会中断。运输中需重视放料顺序,遵循“先中间后两边”摆放原则,对装卸车辆合理移动,否则沥青混合料运输极易出现离析现象。
        3.4摊铺作业
        制作沥青路面,摊铺为关键环节,作业前要做好前期准备,对下承层进行验收,彻底清理干净,营造良好的工作面。对于底、中面层,运用走线法开展作业;表面层运用平衡梁法,依据拌合站的生产能力,进行作业速度的调整,实现连续操作不停工,同时不随意调整作业速度。根据现场环境温度的高低,对摊铺温度进行调整,控制在110℃-165℃范围内。使用的摊铺机要预热,使得熨平板温度超过65℃。运用双机梯进式工艺施工,2台作业设备保持适当的距离,不得小于10m,也不得超过20m,同时严格把控两幅重叠宽度,不得小于5cm,不可以超过10cm。实施摊铺作业质量把控,要进行现场检查以及记录,同时将获得的信息交代给操作人员。考虑到部分边角区域无法使用机械作业,则转换为人工作业。实施的质量控制方案,要围绕材料和摊铺机运行速度等因素,采取管理措施,防范质量的发生。
        3.5碾压
        按照沥青路面施工要求,组织开展碾压作业,多运用分层碾压工艺。实施碾压操作,对驱动轮的位置,要进行相应的调节,保证朝向摊铺机设备。保持正确的方向,避免偏离路线。按照低速原则,启动与停止设备,不能紧急制动。如果压路机要折回作业,此位置要呈阶梯状。碾压技术控制要点如下:①初压。上道工序完成后,材料温度保持较高的状态,则组织初压操作。按照技术要求作业,不可以产生摊移与发裂缺陷。依据设定的路线,执行沥青路面碾压方案。碾压带的宽度要做好控制,介于轮宽的1/3-1/2范围。使用的压路机设备,初压操作时振动装置要保持关闭状态。②复压。选择重型轮胎式压路机设备,反复进行4~6遍压实操作,增强路面的稳定性,使其能够达到沥青路面施工作业的标准。③终压。选择振动压路机作业,将振动装置设置为关闭程序,依据工程情况,确定碾压的次数,保障沥青路面的质量达标。
        3.6路面接缝处理
        沥青路面的制作,接缝的处理有着重要影响。作业时采取以下措施:①根据梯队施工的特点,运用热接缝工艺,实施碾压操作时,预留20-30cm的宽度,不进行碾压操作,当做高程基准面,给后续摊铺施工操作奠定基础。结束剩余路段的摊铺施工后,骑缝碾压,实现消除缝隙的目标。②若按照半幅作业方案施工,采用热接缝方法则不适用,要运用人工方式顺直刨缝。开展操作前,对边缘位置要进行清理,利用沥青进行处理。执行摊铺任务时,于完成作业的面层上,将重叠宽度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把控作业的质量。选择适宜的路面碾压作业方法,做好路面质量的把控。③按照质量检验检测方案,对横接缝进行检查与处理。完整摊铺操作后,检验路面平整度,若没有达到沥青路面施工标准,则组织施工整改。
        结语
        要想让城市的到快速的发展,就需要我们提升市政路面改造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因为,城市交通是否安全可靠,会受到市市政路面的质量所影响。所以,当我们在进行市政道路施工的时候,要不断地提升工程质量管理部门在市政道路改造方面的能力和管控力度,能够有机的将城市的发展需求相结合,制定出一个较为合理可靠且科学的市政路面改造计划,从而达到让市政道路施工的所有环节都能够高效且高品质完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韦启伟.浅议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13):246-2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