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效对策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19期   作者: 韩彦伟
[导读] 随着我国人口的快速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房屋建筑的需求越来越大
        韩彦伟
        身份证号码:41102319901029****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的快速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房屋建筑的需求越来越大,所以需要有关人员对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加以重视,其中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影响着建筑的整体质量,对于房屋建筑的寿命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有关人员要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有充分的认识,并制定相应的质量检测策略,认真将其落实下去,从而切实地保障整体项目工程的质量,本文将以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为主题,针对有关内容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问题对策
        引言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主体结构属于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安全直接会影响到工程的使用寿命以及安全等。因此需要通过科学的质量检测技术保证主体结构的施工安全,随着科学技术的标准化、智能化发展,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与检测技术也在创新优化。国家相关的管理部门需要根据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实现施工质量的监管,从而确保主体机构的质量达到标准的要求。作为施工企业的相关部门还要加强主体结构的检测与监管投入,通过完善的管理制度与管理机构,保证工程项目的稳定实施。
        1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基本特点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对于整体结构的质量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有关人员要满足以下几个特点。①合法性。开展相应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必须满足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的要求。国家在发布相应的法律文件之后,需要有关部门认真地贯彻每一项的措施,要保证在监测的工作中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这样可以切实地保障监测工作的规范性,从而更好地开展相应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工作,提高整体建筑工程的质量。②公平性。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了一些利益者的委托,那么这就需要进行相应的质量检测,在该过程中要出具具有相应法律效用的检测报告,而且各个工作环节都需要进行严格的审查,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按照相应的标准来进行,从而更好地实现检测工作的公平性,也可以有效地保证最终检测结果的真实性。③准确性。由于在进行相应的质量检测过程中,需要按照法律法规开展,同时还要满足相应的检测要求,这就需要有关人员对检测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材料进行相应的分析和研究,从而切实保障最终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此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每一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要和实际情况相结合起来,它们有着各自的特点,这也蕴含着质量检测工作独特性的内容。
        2建筑主体结构工程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相应的制度不够完善
        健全的制度可以有效地保障最终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效果,同时,这样也可以高效地保证最终的质量水平。在实际的检测工作中,要结合相应的工作需求来开展和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从而切实地保障各项工作的开展。通过对大量的实际进行研究发现,很多建筑单位有关质量检测的制度不够完善,这样导致了有关人员不能及时地发现检测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忽视了这些因素对于最终效果的影响,再加上相应的监督部门没有做好相应的职责,每一个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很容易使得整体工作效率降低,同时也会给质量问题带来一定的隐患。
        2.2没有准确把握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要点
        当前,建筑项目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中,相关部门没有充分认识质量检测工作的要点,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问题,主要是因为项目主体结构质量检测中,施工人员没有充分认识检测工作要点,搞不清楚哪些检测工作是重点哪些是次要的,延误了一些重要检测工作,却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进行无关检测的工作。此种情况下无法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项目整体施工进度与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


        2.3施工现场监控力度不足
        在当前时代中,由于建筑工程建设参与的企业单位较多,且每一个企业单位水平都所有不同,施工现场管理十分困难,导致了建筑物在建设时主体结构很难符合质量检测标准。在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中,进行施工精细化管理与落实责任是十分必要的。然而从当前情况看来,我国许多地区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都存在不符合规定的行为,有些项目甚至没有工程管理责任人,导致了工程主体建设不符合有关规定,质量检测也未能达标,导致了项目在进行主体结构检测时,主体结构质量责任无法进行具体落实。同时,工程中的监管部门没有及时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监控,导致在实际工程施工中很多质量问题不能被及时发现,最终对建筑工程的整理质量造成了影响。
        3解决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效对策
        3.1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监督制度体系
        为了更好地保证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还需要完善的管理监督制度体系的支持,这样可以更好地保障各项措施在工作中的落实,也可以更好地判断相应的检测结果。除此之外,检测人员要保证整体样本容量,让其容量在一个科学的范围之内,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检测结果的信度,还需要有关人员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开展相应的工作,规范有关人员的操作行为,避免一些操作失误对于整体质量检测结果的影响。
        3.2明确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重点
        建筑项目施工中,进行质量检测工作前,要根据项目主体结构设计方案、法律规范与技术标准等为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制定有效的方案,向施工企业做好充分交底,以此明确质量检测工作要点、工作顺序与人员工作范围职责。建筑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中,检测人员要严格把控质量检测方向,明确工作要点。日常工作中将梁板钢筋保护层以及梁柱混凝土强度等检测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还要做好钢筋间距、砂浆以及板厚等方面质量检测工作。若项目主体结构某一部位质量出现问题,要及时与施工企业沟通交流,并监督其及时整改。因项目功能与使用呈现个性与多元化需求,当前建筑项目主体有复杂的结构,从而使得质量检测工作更加复杂,因而检测单位要合理规划、科学分配且明确主次,有序进行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总体来讲,项目主体结构质量检测中,应采用科学方案指导检测工作,基于检测方案明确工作侧重点,从根本上做好质量检测工作,全面保障建筑项目主体结构质量。
        3.3对施工现场精细化管理
        在该建筑工程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严格按照工程的相关规定进行精细化管理,该工程在选择管理人员时进行了合理筛选,组建了综合素质能力较强的管理团队,全面优化管理内容,将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完善,达成预期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目标。该工程在进行建筑工程企业单位筛选时,按照工程的相关规定进行,如发现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并对其进行相应处罚,坚决杜绝不符合规定的企业及单位的出现。此外,该建筑工程建设目标透明化,确保了基础内容可以面向社会群众,让社会群众也能发挥出其监督作用,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进行监督。同时,在监理人员方面也应进行合理选择,对其监理资格进行相应考核,杜绝上述问题,使监理人员明确目标,确保监理人员发挥作用,从而避免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是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可以切实地保障最终施工的质量,提高整体的建筑水平。在整个过程中需要有关部门充分地发挥好监督的工作,对各项内容要进行监督,同时还需要不断地完善管理监督体系,确保该工作顺利的开展,从而实现我国建筑行业的改革。
        参考文献
        [1]明亮.房屋建筑主体结构工程质量监理控制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07):61-62.
        [2]贾东鹰.浅谈房屋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监理控制要点[J].建设监理,2018,(06):77-78.
        [3]曹英俊.房屋建筑主体结构工程质量监理控制要点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10):97-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