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畅
42098219860529****
摘要:在国家对市政工程越来越重视的社会背景下,国家对市政工程的建设要求和管理标准也越来越严格。市政工程的质量与施工技术管理密切相关。因此,为了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施工企业不仅要加强工程的安全稳定,更要重视施工技术管理。下面将对市政工程施工阶段施工技术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市政工程;不同施工阶段;技术管理
1、市政工程优化施工技术概述
在市政工程建设中,施工设计是为了进一步保证施工程序的秩序和安全,使设计发挥更实际的作用。在市政工程建设中,应在施工前进行相应的建筑设计。如果有变化,一定要提前获得批准,这样你才能更好地做出改变。在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进行合理的设计与使用当前的科学和技术来完成相应的施工,需要使用各种安全措施和引进更先进的技术,这样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更好地促进施工,并将短时间完成相应的任务,确保项目开发的顺利运行,进一步降低工程成本,市政工程设计施工技术的实现主要是保护,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优化市政工程施工技术,使施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新技术和新材料不断应该使用,而相应的市政工程项目应该改进的合理和有效地根据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在经济现代化建设中,市政工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点是不容忽视的。为了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扩大经济发展规模,进行市政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不断优化施工工艺,降低市政工程的具体施工难度,同时保证施工的具体质量,给施工各方带来更加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市政工程施工技术的优化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准备阶段的技术管理
2.1 建立各级技术责任制
总工程师、主任工程师、专职工程师和技术负责人通常参与市政工程的建设中,为了防止出现问题推卸责任的现象,需要在项目建设初期建立由总工程师统一领导的自上而下的分级管理制度,以保证项目的有序进行。
2.2 建立健全施工技术管理管理制度
2.2.1 建立图纸联合评审和设计变更技术审批制度
图纸对市政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当图纸出现错误时,要建立有组织的、有领导的、循序渐进的图纸进行联合评审,避免因错误而扩大或影响项目的进展。工程变更的技术审批应当按照以下三个步骤进行:一是召集有关部门进行联合研究、协商;二是将当事人的约定意见书面记录;三是为防止虚假、真实的现象,技术负责人必须亲自签名。
2.2.2 建设日记制度的建立
为了实时了解施工活动和现场变化,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施工日记,从而达到全面、全面分析施工情况的目的。施工日志通常由施工日期、气候、项目地点和施工队伍名称四部分组成。建造活动的记录通常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工程项目的主要部分和分项工程;二是工程的质量、安全、设备以及事故的发生和处理情况;三是相关领导及部门指导项目。施工日记是评估项目是否达标的重要依据,也是了解项目进度最直接的方法。
2.2.3 建立技术披露制度
任何工程都离不开施工技术人员和工人的参与,要想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工程,就必须要建立技术交底制度。通过技术交底,无论施工技术人员或工人可以清楚地理解施工任务,施工工艺、施工特点和施工技术,只有这样才能移交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不手忙脚乱,以便在有序开展工作。
2.2.4 建立项目验收制度
在施工过程中,除按有关施工质量标准对项目运行进行逐一检查外,还应结合市政工程施工特点,建立项目验收制度。其中,工程验收系统通常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隐蔽工程验收系统、中间验收系统和竣工验收系统。
2.3 建立规范的技术管理体系
技术标准和规范是保证现代工程质量达标的重要保证。根据不同的要求,技术标准可分为国家标准、部级标准和企业标准三种类型。其中,标准化技术管理体系的建立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使其充分熟悉和掌握相关的施工标准和程序;二是加强施工工艺的监督检查;三是为了使技术标准和规范更加丰富和具体,最好将技术标准和规范分解。
2.4 建立技术档案
2.4.1 准备工程竣工验收的相关技术资料
工程竣工验收的相关技术材料通常包括以下七个方面:检验材料、使用材料、基础、隐蔽工程、各种施工质量材料、修补施工材料和异常情况。检验数据:即施工过程中所用材料、半成品、成品质量的检验和试验报告;所用材料:即材料使用过程中各材料的配比、加工程度及数量控制的检验及试验报告;基础和隐蔽工程资料:基础和隐蔽工程资料的记录和处理;各项质量材料:通常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各项质量控制指标;另一方面是质量检验实验记录汇总表。修补施工材料:指在工程中因质量原因而造成事故的材料,经修补后,最终达到工程设计要求的材料;异常情况信息:通常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的记录;另一方面是异常情况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2.4.2 为市政工程施工企业的管理需要保存技术资料
技术数据应该保持为市政工程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通常包括以下六个方面:施工组织设计,实现各种配额,新技术的应用和过程,施工总结材料,重大质量和安全事故的处理和技术管理的总结。
2.5 建立信息收集和科研体系
信息资源的最终目的是建立科学、全面的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的建设对于完成高质量、高标准的市政工程具有重要意义。科技研究体系的建立通常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和报告相关资料。科学技术研究体系建立后,有必要组织员工定期学习。为了让员工尽可能了解每个阶段的任务和要求,组织者还可以组织研讨会、研讨会、现场交流等活动来实现这一点。
3、施工现场技术管理
作为施工过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持图纸联审制度;二是对施工方案或措施提出有效的建议,必要时可以修改,但最好按照优化技术、节约成本的要求进行修改;三是严格执行和执行工程技术标准、规范,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四是严格把关施工进度和计划,有效调整资源;五是建立施工记录制度,确保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六是施工的同时,要积累、整理施工技术资料。
4、竣工验收阶段的技术管理
竣工验收阶段的技术管理通常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由试验人员对项目进行全面检查,然后进行预验收,验收后填写竣工报告。其次提交项目报告和技术总结;最后,将竣工验收文件提交发包人及监理工程师。
5、结束语
在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城市化建设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为人们提供方便的正常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市政工程,不仅在中国促进城市现代化的发展,也为施工企业带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所以如果你想使市政工程,充分发挥应有的价值除了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还需要提高市政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黄木春.浅析市政工程施工各阶段技术管理[J].江西建材,2020(08):120-121.
[2]岳东宝.市政工程施工各阶段施工技术管理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09):46.
[3]金晓政.对市政工程施工各阶段技术管理的探究[J].科技资讯,2019,17(18):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