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海霞
身份证号码:37252219840502****
摘要:随着科技社会的不断进步,建筑工程施工水平也不断提高。在实际的建筑工程中,采取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进一步促进了施工建筑的发展。本文将通过调查研究,总结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优势以及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进一步提高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水平,保障施工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
在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大量人口涌入到城市中,使得城市的居住压力受到严重影响。为了能够缓解地上城市压力,拓展城市可利用空间,越来越多现代建筑中开始规划设计地下室结构,深基坑支护技术能够打好坚实基础,为整个建筑结构提供安全保障。施工人员需要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对深基坑支护技术的施工特点进行分析,明确具体设计要求,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得到有效增强。
1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作用及特点
1.1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作用
相对于传统的施工技术,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具有很大的优势。在实际的建筑工程当中,能够更好地为建筑起到支撑作用,提高建筑的承载能力和强度,进一步保障施工建筑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提高建筑的质量。
1.2深基坑支护施工特点
通过调查研究,总结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特点:第一,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建筑的高度和楼层逐渐增多,同时也向地下发展,导致基坑的深度不断扩大。第二,在当今时代,建筑的结构更加复杂,进一步提高了对支撑工作的要求,深基坑的面积逐渐增大。第三,在许多建筑地区,土质比较松软,在选择地基过程中会出现沉降和移动的情况,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建筑的质量。第四,在进行深基坑支护施工的过程中,需要较长的时间,在施工过程中,如果产生大量的降水或堆放重物,都会影响基坑的稳定性。第五,为了更好地顺应时代的发展,深基坑支护施工的模式逐渐增多。
2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关键技术
2.1混凝土灌注桩技术
深基坑支护中混凝土灌注桩技术比较常用,需要施工人员熟练掌握操作技巧。目前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作业有既定流程,混凝土灌注桩技术也是如此,操作流程如下:第一,保护基坑壁。施工的准备阶段需要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勘察,重点保护基坑壁,以此提高基坑壁稳定性。第二,基坑壁的加固施工。建议采用混凝土材料,当基坑壁的坚固性能达到一定要求之后,可以开始灌注孔施工。第三,灌注孔施工。根据施工设计方案设计柱列间隔,并且严格检查孔道,确定孔道内没有堵塞物就可以进行后续环节的施工。
2.2土钉支护技术
为了保证深基坑支护效果,必须在施工现场加固基坑边坡,这是所有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组织深基坑支护施工边坡加固最为常用的技术为土钉支护。这种加固技术主要是通过摩擦力作用,将边坡土体、土钉结合形成摩擦力,达到加固边坡的效果。使用土钉支护技术,需要提前勘察现场土层,计算出土钉可承受的摩擦力,以免影响土钉支护效果。
2.3护坡技术
要想加强基坑支护稳定性,护坡桩施工关键技术的应用非常必要。护坡桩施工的核心是钻孔压灌,施工流程如下:第一,采用混凝土加固护壁,在无砂混凝土中掺加碎石,在施工现场搭建桩基础结构。第二,桩基础结构搭建结束后,随即开始钻孔作业。钻孔过程中需要先确定钻孔位置,并做好处理工作,如果螺旋钻杆已经到达指定位置,可以在孔内灌注水泥浆。第三,水泥浆灌注期间的灌注速度、方向是重点,钻杆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匀速提升灌浆速度,灌浆厚度符合预定标准时可以停止灌注。
第四,在深基坑内部填充骨料与钢筋等材料,通过高压作用灌注混凝土,构成稳定性强的护坡桩,加固深基坑。
2.4预应力锚杆支护技术
预应力锚杆支护技术是将锚杆的一端与支护桩、格构梁等构筑物相连接,同时将另一侧深入到地下,在应用技术的过程中,应该对锚杆施加预应力,并使用水泥将钢筋与土层进行连接,更好地防止边缘土壤对建筑产生压力,保障建筑的稳定,进一步提高支护技术的支撑性能。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必须结合建筑的功能性和实际需求,对锚杆的长度和安装角度进行设计,同时还需要关注注浆的材料和程序,保障工程的有序进行,提高施工的可靠性与经济性。
2.5重力式水泥挡墙技术
重力式水泥挡墙主要原理是依靠自身的重力,更好地抵挡周围土壤的压力,从而起到支护作用。主要施工步骤是使用搅拌器将水泥与地基软土进行搅拌,形成重力式水泥挡墙,更好地对建筑起到支撑作用,提高深基坑支护水平。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可以使用实体式的挡墙结构。采用重力式水泥挡墙技术,需要注意开挖深度不可以超过6米,当发现开挖的深度超过6米时,必须在水泥土墙中插入相关的支撑器件,形成加筋水泥土挡墙,不仅能够达到挡土的目的,同时又能够进行止水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考虑地下水对于施工材料的腐蚀情况,因此,要求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掌控使用的水泥浆的数量与密度,钻井的深度,搅拌装置的长度,在固定基桩时必须检查桩机的均匀性,防止出现变形等情况,进一步提高施工建筑的水平。
3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3.1基坑的止水与降水
在深基坑支护施工的过程中,由于不断增大开挖深度,导致地下水环境逐渐复杂,因此在实际的工程中必须使用止水帷幕墙,能够更好地防止地下水渗入到内部结构当中。同时,为了更好地提高施工建筑的防渗能力,也可以采取支护桩、地下连续墙等技术和方式,更好地维护支护结构,进一步提高施工的可靠性,保障施工的质量。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现底部出现大规模的涌砂情况,要求工作人员必须采取紧急措施,防止对支护结构产生影响。需要在基坑的底部采取井点降水工作,同时在基坑的周围设置回灌井点,防止在降水的过程中导致周围建筑的结构变形和下沉,进一步减轻对建筑的破坏程度。
3.2基坑底部出现施工缝、隆起和流沙等现象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注浆工作、对水泥进行搅拌和混合,因此容易出现许多问题,比如产生施工缝、基坑底部变形、出现流沙,因此要求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和施工的类型预留一定的缝隙,要求施工缝的大小不超过400毫米,并且能够更好地与桩体进行连接。为了进一步提高支护的稳固性,必须对坑底进行加固,同时能够更好地防止地下水的渗入。
3.3基坑对周边环境及建筑物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提高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在施工过程中,不仅应该不断完善施工方案,对相关信息进行总结和分析,同时还需要采取分层开挖的方式,更好地保障基坑与周围建筑物能够抵抗住周围土壤的压力,防止地下水的渗入,同时能够形成具有保护作用的隔断墙,防止基坑施工产生损坏。
结语
综上所述,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具体性质,结合其施工的具体要求,重点对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现状、变形监测问题等进行分析,提出相关技术应用方案,为相关领域技术人员开展工作奠定坚实理论基础。此外,在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安全监理工作业,不仅是提升支护施工技术应用质量的前提,也是完善深基坑支护施工关键技术体系的重要目标。
参考文献
[1]陈亮,陈爽,董行.土建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工艺分析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20(6):152-155.
[2]方敛拓.探析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要点[J].建材与装饰,2020(14):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