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工程中的作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19期   作者:马祥
[导读] 地理信息系统依靠计算机程序的运行与数据变换生成模型化空间数据,实现对现实世界的仿真。文章首
        马祥
        41282619900212****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地理信息系统依靠计算机程序的运行与数据变换生成模型化空间数据,实现对现实世界的仿真。文章首先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的作用和其应用优势,并针对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工程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探讨,为传统测绘方法的革新提供借鉴思路,为测绘工作的科学高效开展提供有力支持与保障。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测绘工程;应用
        引言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十足,各类工程项目建设持续活跃,对测绘工程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作为可有效优化测绘工程效果的技术手段之一,地理信息系统的特殊优势不言而喻,其在测绘工程领域中的应用价值极为突出,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强化其应用效果。
        1地理信息系统介绍
        地理信息系统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的基础之上,它综合采集、分析和研究了大量地理环境信息数据。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借助各种各样的仪器设备来实现对相关地理信息数据的远程采集、储存和处理。然后再利用互联网来实现对信息数据的共享,这就给具体的工程测绘工作带来了便利,不仅提高了对信息数据的利用率,同时还降低了工程测绘工作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所具备的数据分析功能,能够直接将地理信息以数据和图像的形式表达出来,为测绘方案的制定和工程的建设提供有力帮助。
        2地理信息系统的作用
        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体现在以下5个层面:(1)数据输入与编辑,将图形数据、属性数据经由数字化处理后输入系统中,由系统提供错误检查、编辑交互、结果验证等功能,且在输入图形后完成拓扑关系的建立,形成直观的图形特征;(2)数据库建立与管理,涵盖图形附加与拼接、数据格式转换、图形注记、建立图库等;(3)数据检索,用于查询任意或指定属性的数据与逻辑运算的检索等;(4)数据分析与处理,用于实现对地图等空间实体中点、线、面等拓扑关系的分析;(5)数据输出,可提供符号生成、矢量汉字标记功能,输出二维或三维彩色图形,将输出结果显示在屏幕端,满足不同图件的拷贝、绘图要求。
        3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优势
        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中可以发挥很大作用,相比较传统的测绘有很大的优势。
        3.1提高数据精准度
        在传统测绘模式下,测绘工程全过程受多种影响要素的制约,所形成的测绘数据存在不同程度的误差,使数据价值显著降低,可参考性不足。而通过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则可有效规避影响数据精准度的诸多外在要素,提高测绘数据的精准度。在这一过程中,卫星系统始终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数据信号传递与反馈、数据扫描等方面应用效果显著,实现了对毫米级测量误差的有效控制,更避免了传统测绘模式下人为操作失误的弊端。
        3.2测量精度高,
        例如将遥感技术作为GIS系统的数据源,能够提高测绘数据来源的可靠性,配合GPS系统为目标地物赋予坐标,用于表达GIS系统的位置信息,能够有效提高地物面积计算、长度计算的精确性。
        3.3抗干扰性能强
        例如将GIS系统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GPS系统、无人机技术相结合,能够满足复杂环境下的实地测量需求,利用遥感数据结合地面实测数据可实现对土地利用变动情况的有效检测。


        4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4.1数据采集上的应用
        在以往的工程测绘数据采集工作中,由于受到技术以及环境条件的限制,数据采集工作的难度和工作量都非常大。特别是在进行大规模或者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工程测绘时,非常容易受到天气、地理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而无法保证数据采集的效率和质量。但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来采集相关测绘数据,就可以有效避免上述因素的影响,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工作的效率。在具体的数据采集工作中,通常会选择栅格与矢量来完成对相关数据的储存。栅格储存在储存单元中不仅可以完成行和列的组合,还可以对各数据单元设置对应的存储任务。数据单元内所包含的数据采集分辨率需要通过数据所对应的单位网格宽度来完成确定。矢量存储的直观表现性非常强,它可以将相关测绘数据通过几何图形直接展现出来,这就给信息测绘工作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同时还可以借助GPS系统,实现对相关实体的坐标定位,并且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实现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连接。
        4.2数据转换与处理
        利用GIS系统中的数据处理软件实现对数据的编辑与预处理,用于识别不同属性空间数据的关联度,结合向量、临近、包含等关系完成数据的分析处理与转换,保障测量结果的精度。但在进行数据转换与处理的过程中,需预先完成坐标投影的整合,确保模型的匹配度,依托数据重建方式实现数据格式的转化,保障系统中各类数据实现兼容。以土地测绘数据的处理为例,利用GIS系统可完成土地测绘数据的汇总、裁剪与查询,利用其空间分析功能将空间数据与空间模型进行联合、提取有效信息,并完成地物周长、面积、位置、土地利用方式、土地权属等信息的处理。在工程中还需要将实际测绘地点进行具现,通过应用地理信息系统,不仅可以有效识别系统的格式,还可以对数据兼容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实现对地理信息数据的有效整合,为数据转换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切实保证转换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度,为后续工程建设提供科学有效的测绘信息数据支撑。
        4.3测绘应急图件的制作
        在整体测绘当中,对于应急流程当中的原始数据也实现了有效应用,对其进行加工处理实施图件的合理制作,这种图件非常的容易被识别,在应用性方面也非常强。地理信息系统在多样化测绘系统的支撑下可以实现多种数据的有效融合,从而使得应急测绘数据成果可以获取。第一,遥感影像一体化测图系统,对于这种系统在实际的应用中需要将摄影测量技术作为基础,在序列影像当中,对物体形状以及位置和大小状况进行恢复,获得对数据的处理结果。第二,应急快速制图系统。这种系统的应用主要就是对现阶段所获取的数据成本基础上完成,同时对应急流程当中的测绘数据有效应用,将财局数据中的关键位置进行提取,在完成编辑之后将其和现阶段的数据进行融合,同时经过符号化以及标注方法等来对应急图件获取。
        4.4虚拟现实应急处理
        将GIS系统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能够建立虚拟三维空间的模型,为使用者提供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层面上的模拟体验,实现对事物现状的模拟再现与精确判断。利用GIS系统采集测绘数据、制成三维电子地图,可为应急演练活动建立创新模式。例如,运用GIS系统与虚拟现实技术针对某事故场地建立虚拟情境,能够为参与演练的人员营造出近似真实的事故发生场景,提高演练人员的融入感与响应效果,有效减少成本投入、提升演练与培训效果,结合GPS定位系统显示出救援人员所处的具体位置,为救援现场指挥与救援方案制定工作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当下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标准要求的提高,对于测绘工程也有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因此在当下应该重视对先进测绘技术和模式的研究和应用。地理信息系统作为当下最为先进的一种测绘测量技术,应该做好该系统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充分发挥地理信息系统的优势和作用,不断促进测绘工程工作效率、工作质量的提高,以实现测绘工程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展前进.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价值工程,2018,37(12):197-198.
        [2]王健霞.浅谈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8(19):185-186.
        [3]朱晓辉.浅谈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J].居舍,2019(27):180-1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