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析 朱亮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0期   作者:朱亮
[导读]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在建筑工程中,主体结构施工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天津住宅集团建设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  天津  300000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在建筑工程中,主体结构施工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筑主体结构作为整个建筑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工程质量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因此必须给予建筑主体施工足够的重视,要对相关主体施工技术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基于此,文章针对建筑主体施工中的一些施工技术要点展开详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主体结构;建筑施工;施工技术要点
        引言
        现阶段如何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建立质量控制体系,是施工企业单位都在思考的重要问题。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对于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会产生直接影响,尤其是现代建筑高层建筑类型越来越多,建筑主体结构属于重要的建筑支撑部分,在施工中具有施工过程复杂、施工技术难度大的特点,一旦出现施工质量问题会带来严重的安全施工事故,因此加强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分析很有现实意义。
        1建筑主体结构的重要性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来讲,建筑主体结构占据重要位置,其关乎着建筑工程项目整体质量和功能。近些年,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促使了建筑功能多样性,随之主体结构形式也愈发多样,在实际施工中,对建筑主体结构工程的要求也在逐渐升高。为了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和质量,施工单位一定要给予建筑主体结构工程高度重视,通过应用现代化的施工技术与手段来进行主体施工,保证其满足当前社会大众的多元化需求。所谓建筑主体结构指是指建筑地基之上的部分,地基是承受建筑荷载的主要部分,在具体施工中,一定要保证建筑地基的牢固性与稳定性,保障地基能够完全承受建筑整体的重量。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项目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是建筑地基,其二是建筑主体结构,所以保证建筑主体结构和地基工程的施工质量关乎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与社会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
        2建筑物主体结构施工特点
        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在进行施工时难度较大,操作步骤较多,因此有其相应的施工特点。首先,施工所需工期较长,工程量相对较多。建筑物的主体结构最为建筑物最为主要的部分,在进行施工时,占据着最多的工程量,同时施工所需时间也相应增多。建筑物主体结构对于建筑物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必须要合理安排建筑物主体结构的施工工期,确保建筑物主体结构达到安全性要求。其次,建筑物主体结构在进行施工时危险系数较高。现今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在对建筑物的主体结构进行施工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高空作业等特种作业,同时会大量使用塔吊等高层设备,因此相对于其他一些工程,主体结构在进行施工时危险系数会更高。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相应设备平稳安全的运行,并要求施工人员配备必要的安全工具,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最大限度的保证施工的安全进行,排除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保证施工过程不会发生安全事故。
        3建筑物主体结构施工技术分析
        3.1钢筋加工技术
        在建筑主体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钢筋材料的加工和运输,如果钢筋材料验收和送检工作没有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则禁止进行材料加工。如果在施工并没有任何不合格产品的出现,需要经过业主和监理人员同意之后才能够进行进场,按照材料的不同分类保存堆放,钢筋材料的保存保护措施药品落实到位,避免由于钢筋存储不当的问题影响材料质量。钢筋加工的形状和大小,需要满足工程设计规范要求。首先钢筋的表面不能出现任何损坏、油污等情况。加工完成之后得到的建筑产品,要按照施工要求分为不同的种类和规格进行摆放,不能在施工现场乱堆乱放。钢筋的捆扎和安装使用道具要提前准备好,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工作人员要熟练的掌握钢筋安全施工技术和操作流程,才能够为施工质量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3.2模板工程
        模板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对浇筑之后的混凝土起到有效的保护与支撑,从而使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得到保障。在对浇筑后的混凝土安装模板时,合理选择模板材质非常重要。对柱体来说,可以采用钢质的模板,构造柱则采用竹木模板,梁结构以及屋面可以使用竹胶板。在模板施工中,其技术要点主要体现在模板的支设和拆除上,模板的支设及拆除质量会给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带来巨大影响。因此,对模板支设工程来说,保证模板底端的平齐以及模板支设的严密性是非常重要的,加强模板的严密性施工能够防止在浇筑后期出现混凝土流浆问题。在拆除模板时,要保证拆除工序与混凝土浇筑工序之间的一致性,先浇筑的位置先拆模板,后浇筑的位置后拆模板。
        3.3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工程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高其钢筋结构的承受能力、应力及相应的弹性能力。因此,这就需要相应人员在施工的过程当中,调好水泥混凝土当中的水灰比例,选择好恰当的骨料进行调配,这样才能够保证其有效地提高主体结构的最终质量。同时在进行浇筑的过程当中,施工人员也需要按照浇筑、振捣、压实等工作顺序进行施工,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提高其浇筑的最终质量。
        3.4防水施工技术要点
        在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中,防水工程占据重要位置,其不但与施工进度有关,还和施工质量有莫大关系。施工单位一定要注意对一些薄弱位置进行防水处理,比如房屋的阴阳角,在正式施工前,务必做好附加层。另外,在对建筑底板上的钢筋进行绑扎时,若想避免钢筋碰掉砂浆的保护层,或是刮掉墙内的防水层,施工人员在对钢筋进行绑扎前,务必布置好临时使用的纤维板,以起到保护防护层的作用,应使用随拆纤维板和随浇混凝土的办法。待外膜完全清理掉以后,则进行外墙防水工作。此项工作需要严格依据外墙内贴的方式进行,拆除墙底压顶的保护装置,随后做好防水接头工作。除此之外,对于地下室的施工裂缝,施工人员要应用2cm厚的钢板止水带来处理裂缝,若是在施工中碰到地梁则会影响钢板止水带通过,这时需要绕行,保证钢板止水带连接处可以满焊,没有一点缝隙。
        3.5砌体工程
        砌体工程是在建筑主体结构中需要使用砖材料进行砌筑施工的部分。在砌体工程实际施工开展的过程中,要采取砖与砖之间的错位砌筑,这样才能够使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得到保障。如果在砌体结构开展的过程中,发现砖体结构不完整,或者砖体上存在孔洞,在砌筑的过程中需将孔洞面朝下,与建筑砌体之间垂直放置,这样就能够防止带有孔洞的砖体给整个砌体工程的稳定性带来影响。在砌体施工过程中,除了砖,还需使用大量的水泥材料。水泥是当前阶段砌体机构施工中最常见的黏合剂,因此为了使砌体结构的施工质量以及砖体之间的黏结性得到保障,需要对水泥的用量进行合理把控。除此之外,要在干燥环境下进行砌筑施工,防止雨水冲刷导致水泥的黏合能力降低,从而影响砌体结构的稳定性。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施工具有复杂性、系统性特点,尤其是混凝土施工和钢筋施工环节都有较多的技术要求和施工方式,因此需要针对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开展动态质量控制工作,熟练的掌握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各个施工工序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提升技术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姜冰.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0(3):171+173.
        [2]王凤远.房屋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应用[J].居舍,2020(12):52+55.
        [3]姜冰.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0(03):171+173.
        [4]胡义伟.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大众标准化,2020(06):29+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