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食品检测准确性的因素及对策研究 曲晓伟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0期   作者:曲晓伟
[导读] 摘要:食品检测工作是保证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当前食品检测工作面临环境较为复杂,受到人员、环境、设备等因素影响较大。
        洛阳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河南省洛阳市  471003
        摘要:食品检测工作是保证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当前食品检测工作面临环境较为复杂,受到人员、环境、设备等因素影响较大。文章结合实际工作对食品检测准确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具体的管理对策。
        关键词:食品检测;准确性;食品安全;检测技术
        引言
        我国是人口大国,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是建设民生工程的重要保障,更是社会安全稳定的内在需求。在食品安全管理中,食品安全检测是重要环节,能够从安全技术层面强化食品安全管理,实现对食品安全的有效管控。但食品检测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工作,易受诸多因素影响,要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对影响因素进行有效控制。
        1食品检测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现代商品生产销售的提速,人们对食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市场中食品种类层出不穷,全面满足着人们的生活需要。但是,市场的发展并不平衡,一些企业为了自己的利益,在食品中添加过量的添加剂,还有一些过期食品也进入市场流通领域,严重影响到了市场的秩序,为了全面保障食品安全,则需要做好食品安全检测检验,维护人们的身体健康。随着食品品种的不断增多,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检测问题,食品安全检测更加重要。所以说,只有全面提高检测水平与能力,采取有效合理方法才能做好食品安全检验管控,保证检测检验的准确性,从源头杜绝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进行食品安全检验的时候,需要检验人员提高责任心,通过技术方法,不断提升各项指标检验控制力度,发挥好专业功能,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食品安全事故,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2影响食品检测准确性的因素
        2.1检测方法与实验室环境
        食品安全检测是一项技术性工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会受检测方法的影响。在检测过程中,检测方法不同,所得到的检测结果也有所差异,这就要求检测人员基于实际需求,科学合理选择检测方法,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此外,食品检测过程中,环境因素也会对检测结果有所影响。如实验室温度、湿度等,都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干扰。若在检测中对实验温度(湿度)的控制不到位,则会导致检测结果误差,影响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因此,在食品安全检测中,检测方法的科学选择、实验室环境的有效控制,直接关系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2人员因素
        食品检测大部分环节需要人来操作控制,因此人为因素会对食品检测的准确性造成很大影响。虽然目前的检测程序越来越严格,检测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但是始终需要人来操作。但是部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责任意识都不强,在食品检测中,没有严格的按照相关的流程标准进行检测,对很多复杂的环节进行了简化,导致检测的结果与真实的食品安全水平有很大差异,导致不合格的产品进入市场,不知情的消费者在食用以后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2.3 抽取和制备样品的影响
        目前我国食品检验中最常用到的方法为抽样检查法,由于食品总量较为庞大,通过随机抽检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检测效率,并且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在食品检验中具有较多的影响因素,如用于制备食品样品的试剂中掺有部分杂质或使用的蒸馏水未达到合格标准,又或者样品的采集不够均匀,使最终的检验结果无法代表食品的总体质量。另外,在检测时样品中进入杂质,工作人员在计算时出现误差,空气质量对仪器的影响、工作人员没有对所有样品采取相同的处理措施等,都将影响最终的检测结果,所以在检测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谨慎行事,保证对各方面进行严格把控。
        2.4检验方法
        检验人员所采用的检验方法是影响检验结果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检验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化学检验方法所采取的检验技术和检验手段都不尽相同,其所采用的检验结果也会有所不同。检验方法是衡量食品化学检验精准性的又一个影响要素之一。


        3保证食品检测准确性的方法对策
        3.1完善检测管理制度,规范检测操作
        第一,要建立完善的检测管理制度,以制度为载体,实现对检测工作的制度化建设。如,在实验室管理中,要建立完善的实验室操作管理制度,规范实验室操作流程。第二,细化检测管理内容,对样品采集、存储及检测等环节,进行严格的制度化管理,确保各环节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第三,强化对检测过程中影响因素的控制,特别是对于温度、湿度等的有效控制,以有效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应从制度管理建设出发,通过规范检测操作等措施,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发挥食品检测的重要作用。
        3.2加强人员培训,提升责任意识
        人为因素是影响检测结果的最主要因素,为了保证食品检测的准确性就需要对人为因素进行控制。首先需要加强对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让相关检测人员明确检测的流程规范,食品检测部门也需要对检测流程标准进行规范,对检测人员进行严格的要求。另外需要加强对检测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提升检测人员的责任意识,同时建立激励与考核制度,鼓励人员不断学习、提升自我能力与水平,提高食品检测技能水平。
        3.3保证抽样、制样的标准化管理
        首先,抽样应随机抽取。在抽取样品时应严格遵守随机原则,样品应当来自具有代表性的食品部分,在取样时应确保操作器械整洁,避免出现杂质污染样品,更要防止有害杂质的侵袭,在抽取样品时需要保证样品保留原有的微生物生态圈,并且确保理化指标正常,抽取成功后严禁二次污染,确保样品保存完好。其次,确保样品均匀后制备。假若检验的样品为液体,需要在检验前均匀摇晃,例如老抽和醋需要震荡混合均匀,若检验样品为固体,例如大米和面条,需要在检验之前将其粉碎并充分混合,然后再进行制备和检验工作。
        3.4 选择正确的检验方法
        食品的安全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并且在化学检验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检验方法的科学性以及有效性。在食品安全领域,通过化学检测技术可以高效准确的推进食品安全检测。在检验过程中,检验方法的不同,其所产生的检验效果也大不相同。在实践过程中,针对不同类的物质,其检验方法也不尽相同。例如,针对鹿茸类保健品来说,其胶囊中的钙质含量大约为1/5,采取常规的化学检测手段会对检验结果产生重大影响。为了进一步提升检验效果,需要采用新型的EDTA化学检测试剂进行滴定测量。
        3.5规范使用检测设备
        在食品安全检验中,最重要的检验工具就是专业的食品检验设备和检测仪器。由于区域的差异性,各区域的饮食习惯、食物种类也有所不同。同时由于食物种类的不同,各区域的食品检测设备也不尽相同。这就加大了仪器设备的操作难度和食品检测的检测难度。为了减少检测当中应操作失误造成检测结果存在误差的问题,要求食品检测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和使用范围,并熟知检测规范和流程。在检测设备的正确使用上,提高检测结果的精确性和有效性,显著提高检测效率,减轻工作压力。比如在液相质谱联用仪和气相质谱联用仪这两种大型仪器设备的操作上,操作人员必须在具备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拥有对检测结果的分析和判定能力。不过这对于中小型食品企业来说具有一定难度。同时在检测设备的维护保养和定期校准方面还要增大投入成本,因此如何有效提高仪器设备的质量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食品检测工作需要从技术、人员及管理等层面,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这直接关系食品检测的实际价值。有效控制食品检测结果的着力点在于构建完善检测管理制度,通过实验室环境、人员、设备与抽样、制样过程控制提高食品安全检测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赵文莉.影响食品化学检验准确性的因素及对策探究[J].现代食品,2017(20):23-25.
        [2]杨爽.分析化学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J].检验检疫学刊,2019(1):105-106.
        [3]周艳,刘凤燕.影响食品化学检验准确性的因素及对策[J].工业a,2016(7):48-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