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压实度影响因素及检测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0期   作者:母双宾 王健
[导读] 摘要:目前我国公路路基压实度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中,仍存在一些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公路路基填土含水率对路基压实施工的影响、碾压施工技术对路基压实施工的影响等方面。
        山东格瑞特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山东省威海市  264200
        摘要:目前我国公路路基压实度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中,仍存在一些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公路路基填土含水率对路基压实施工的影响、碾压施工技术对路基压实施工的影响等方面。施工单位要进一步落实好公路路基压实度施工的具体要求,结合影响因素与问题成因,制定更为有效的方法,不断提高施工的效率和质量,确保工程有所保障。因此,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探讨公路路基压实度影响因素及检测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公路;路基;压实度;影响因素;检测技术
        1路基压实度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只有地基的强度足够,才能确保路基的第一层压实度足够,因此,地基的强度必须按照标准来设计。路基地表的杂物有可能让路基的压实度达不到标准,因此,在路基压实之前,必须进行地表的清理和碾压。要确保地基的条件符合压实条件,才能开始对地基的压实[1]。如果地基的强度达不到使用标准,地基则会弹性很大,就像弹簧一样,出现这种情况,就必须更换地基的土体,才能确保地基的强度。第二,地基是由土质构成的,而不同材质的土质,有不同的压实性能,也有不同的填筑效果,因此,必须选择合适的土质对地基进行填筑,才能让填筑后的土质更容易被碾压,压实效果较好。砂砾土属于容易碾压的土质,在选择地基材质时,可以优先考虑。第三,压实度和碾压的厚度有一定关系。碾压土层的厚度越厚,压实厚度越小,而且不同压实机械产生的压实深度也是不同的,因此,要按照路基的铺设要求和铺设标准,选择不同的压实机械。第四,用于铺筑路基的土质的含水率,影响着路基的压实质量。土质中一般都含有一定的水,这些水在路基被碾压的过程中会被释放,而土颗粒之间可以依靠这些水的存在,产生黏性,有了黏性的土质,可以更好地结合在一起,碾压之后,会让土的密度变大,也就可以获得很好的压实度,而土质中的含水率过少的时候,会增加土之间的摩擦力,这时候土就不容易结合在一起,密度比较松散,在碾压后获得的压实度也越小。路基土质的含水量可以通过实验获得,施工队伍要根据路基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含水率的土质,才能让路基的压实度更好。
        2公路路基压实度的检测方法
        2.1环刀法
        环刀法属于传统的路基压实度检测方法,这种方法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对环刀法进行合理应用,可以取得良好的检测效果。与环刀法相对应的环刀,其内径6-8cm,高2-5.4cm。工作人员在应用环刀法的过程中,需要将环刀标号作为重点关注内容,并结合实际情况,选择环刀的规格,同时,确保测点的随机性。此外,测点土质必须与实际土质相同。
        2.2灌砂法
        灌砂法作为应用频率最高的检测方法,其检测原理为利用均匀颗粒量砂,对相同体积的测洞进行置换,应用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在检测公路路基时,适用性较强,可以对土质和路面材料的密度进行检测。值得注意的是,应用这种检测方法,在携带砂的同时,还要提前称量砂的重量,以此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量砂时,工作人员必须遵守规范,如果所携带的砂需要重复使用,在使用前应烘干处理,在更换砂时,不仅要明确密度,还要完成对地表的处理,同时将碾压层厚度看作成检测厚度。
        2.3核子密度仪法
        该方法主要通过放射性元素对路基材料实际密度以及含水量实施测定。核子密度仪具有测量准确度高、反应灵敏且工作人员少等优势,但也存在一定放射性危害等不足之处,此外在检测过程中仍需要进行打洞,打洞势必会对洞壁造成一定破坏,不利于检测成果的准确度。一般而言,核子密度仪法在施工控制过程中较为常用,大多和以上检测法共同使用,以达到对比分析的作用,使检验结果更具可靠性。


        3检测公路路基压实度的控制要点
        3.1准确测量含水率
        我们都知道,土壤含水量会对道路路基的压实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总而言之,相关工作者在对公路路基开展压实工作的过程中,决定压实程度的关键因素在于土壤颗粒间具备的相互作用,倘若土壤存在较大的含水率,那么此时就会增加土壤颗粒位移情况出现的概率,继而严重影响到工作质量[2]。相关工作者在对土壤含水率进行检测的过程中,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尽管检测对象属于相同土壤,且要开展两侧检测工作,以此来强化检测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围绕着路基含水率展开的测试一般以烘干法为主,需快速测定非有机制土时可借助于一定浓度的酒精,燃烧测试土样并称重,以此来实现对路基含水率的全面检测。
        3.2选点与检测频率
        在对公路路基压实度进行检测的过程中,相关工作者需要采取必要手段确保选点数量与具体状况相匹配,同时还要确保所选位置存在一定的合理性[3]。换句话来说,所选择的位置应当有着较强的代表性,能够把施工状况生动形象地体现出来。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尽可能避免选点过多,之所以这样说是由于选点过多会造成各种资源的过度浪费。在具体检测期间,相关工作者还需要将检测步骤以及检测要求当作参考依据,并在此基础上明确检测频率,以此来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性。
        3.3标定罐与量砂密度的标定
        在采取灌砂法操作的前期阶段,难免会给对于路基压实度所进行检测得出结果产生干扰的因素[4],其中包含以下几点:一是储砂筒砂面高度;二是砂的重量。倘若砂所处高度不同,那么此时下落速度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所以,标定罐内砂的密度不同是在所难免的。相关工作者在现场对公路路基压实度进行检测期间,需要要注意,储砂筒内砂的高度与筒顶的距离不超过15mm,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砂面高度在标定标准之内。
        3.4标准击实的控制
        实际在进行的测试过程当中,如果无法严格控制标准击实,那么得出的最大干密度还有最佳含水量就会与实际的情况存在非常大的差距。因此,在对标准吉实进行控制的过程当中,一定要严格的根据规定要求开展工作。在对路基进行施工前,严格测绘代表土样,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在对异常路希进行检测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到现场取样进行检测,确保路基压实度的精准。
        3.5检测数据的采集
        检测的根本目的是针对试验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最终给出评价,所以数据采集也是检测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数据采集以前,需创建一个调查表格,进而为后续的检测数据采集提供切实的便利。借助调查表格,还能更加清楚的了解路基的实际情况。为如实反映路基情况,还需对数据准确性进行深入的分析,并进行有效的调整。在对公路路基压实度进行检测的工作中,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丰富的检测经验,还要对路基等各种对象实施整体评价。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公路工程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公路质量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路基压实度是衡量公路整体质量的关键性指标之一,其会对路基强度与稳定性造成直接的影响,与公路的使用寿命与性能也存在一定联系。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加强路基压实度方面的检测工作,优化检测方法,确保检测结果真实、准确,从而满足施工质量、行车等方面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胡玉芬,徐丛.浅谈保证公路路基压实度的施工技术与检测手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5):272.
        [2]汪海燕.浅谈公路路基压实度的影响因素与控制技术[J].中国科技博览,2009(25):6.
        [3]刘殿海.浅谈公路路基压实度的影响因素与控制技术[J].民营科技,2009(2):167.
        [4]王建元.浅谈公路路基压实度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8):2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