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扬子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芜湖 241080
摘要:目前,我国的教育水平发展迅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高校的思政教育受到一定的冲击,需要思政教育工作者把握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机遇,革新教学工作,应对时代挑战。思政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借助互联网背景下的多重优势,改革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互联网在思政教育中积极作用的最大化发挥,突破现有教学困境,提升思政教育质量与教学成效,满足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趋向网络化、专业化与信息化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引言
新时代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丰富和发展教学内容,满足时代发展提出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要重新审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在保证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注重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给学生营造新的教学体验。基于此,该文主要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进行了阐述,同时分析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重点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创新路径展开深入的研究。
1新媒体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带来的问题
1.1现实与网络之间的冲突
我国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网络世界变得逐渐繁荣与复杂,其中所具备的海量化信息、即时性信息以及便捷化信息深受大学生的追捧与喜爱。大学生在虚拟网络世界里,可以通过简便与夸张的方式进行交流与沟通,从而衍生出许多与现实不尽相同的交流方式与交往风格,使得语言沟通符号化、表达方式极简化。除此之外,新媒体中一些表意内容与现实存在差异,其思想也更加开放与自由,新媒体所赋予的娱乐化与随意性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宣泄平台,使其能够在新媒体环境下宣泄在现实生活中难以言说的思想。网络的使用主力军是高校学生,他们会在现实交流中将网络言论迁移,在这种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由于没有及时转变传统观念,使得教育形式单一、古板,再加上大多数教师并没有深刻了解和掌握新媒体内容,容易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沟通的过程中与学生的思想产生冲突。
1.2政治与个性之间的隔阂
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其本身特殊性,使得该活动有着比较强的意识形态,同时也带着比较强的政治诉求,从而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呈现的内容往往会让人感觉到“高大上”,与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存在一定的矛盾。而在新媒体背景下,学生的言论变得较为随意,其交流方式也更为隐蔽,使得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高校学生可以在网络世界里将自己的内心想法、个体需求以及主观愿望进行表达,从而导致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形成非常大的方差。在这种情况,如果高校教师依旧采取以往传统教育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灌输,其政治性与强制性很难被学生接受,从而导致学习兴趣下降,对教育的实效性有着比较大的影响。
2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教育体系的关键部分,能够对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产生有效的影响,帮助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素养,这对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的现实性意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针对大学生这一特定对象而进行的,它既承载着灌输统治阶级意志的政治目的,同时也是一种以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活动。高校是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所,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高校要肩负起思政育人的重任,发挥思政育人的功能。通过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此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能够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品格,进而促进学生思想境界的提升,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生群体的积极影响力,确保当代大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促使大学生在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自身的贡献。
而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高校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坚持以“育人”为先,不仅可以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且可以通过对大学生内在精神的塑造来“化育”其行为,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全面提升。
3基于互联网视域的高校思政教育改革
3.1革新教学理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于互联网视域改革教学工作,需要从教学理念层面入手,革新高校与思想政治教师的教育理念,加强互联网技术应用,为思想政治教育革新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高校自身需要强化教育革新理念,积极了解教育领域应用互联网的先进成果,学习互联网技术应用方法,掌握最新教育理念,以此为教师教学理念革新提供正确引导方向。在增强自身教学理念革新意识的前提下,高校需要在校内大力宣传互联网应用的诸多益处,使思想政治教师初步了解互联技术应用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学校需要组织教师共同参与思想政治教育革新工作交流会,引导教师交流互联网技术应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方法,使教师在交流会上进一步意识到自身教育工作的不足与教学理念的落后,促进其革新教学理念。同时,高校还需要在革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念的过程中,为教师提供立德树人相关的教育培训,使教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将互联网优势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为学生提供针对性教育,以学生为本,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从而有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在互联网时代实现改革创新。
3.2丰富教学内容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革新,需要积极借助互联网背景优势丰富教学内容,以此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改革。高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意识形态与思维方式,使其身心健康发展。在时代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已经难以追赶时代变化的速度,无法满足新时代对高校思政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尤其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更加迅速便捷,当代大学生时刻受到先进理念与思想的冲击,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需要其积极创新教学内容,以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为学生“三观”树立与理念信念坚定提供正确的引导。例如,思想政治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中的丰富教育资源,结合教学内容针对性地选取与整合网络资源,使学生接触到的学习内容更加生动形象,促进学生深刻理解思想政治知识,如教师可以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整合网络资源中能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事件视频,将其应用在课堂,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使学生更加形象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学生自觉对其进行践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质量。
结语
简而言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属于实践与动态过程,需要不断对新经验进行总结,尤其新媒体背景下,传统教育工作迎来了巨大的挑战,教育与受教育之间也因此面临着诸多问题,因此需要高校对新媒体规律进行研究与探索,通过增强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好的影响来形成教育与学生之间的双向良性互动,从而构建其统一、和谐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贺怡然.新媒体视阈下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及路径[J].山西青年,2020(12).
[2]谭利,刘波亚.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J].山西青年,2020(9).
[3]吴度.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析[J].商情,2020,(19).
[4]贾妍.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
考[J].山西青年,2020,(9).
[5]啜一芃.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探析[J].科教文汇,20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