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分析及改进对策研究 张华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0期   作者:张华
[导读]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作为企业施工的主战场,是企业经济发展的源泉。
        浙江中明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浙江省嘉兴市  314000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作为企业施工的主战场,是企业经济发展的源泉。建筑工程项目具有投资量大、工期长、技术复杂、工程参与方多等特点,因此在建筑工程项目进行中,不可避免的面临各种安全和质量方面的问题。如今,建筑工程已越来越注重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对建筑工程项目安全、质量及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均提出了更高要求。一个好的工程项目,必须有科学、合理、规范的管理,才能有效的开展实施。项目管理的重要性不容小觑,是保证工程质量、施工安全、企业效益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对策
        1建筑项目管理的基本现状介绍
        1.1安全管理现状
        建筑工程基本上都是在露天环境下施工,操作环境比较恶劣,必须注重安全管理方可保证建筑施工工作有序开展。当前,部分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物的不安全因素较多;过分追求工作效率,偷工减料,忽视安全管理;施工单位安全经费投入不足,安全检查走过场,安全制度流于形式;因层层转包分包,安全隐患整改不到位,不能举一反三落实整改工作;有些项目为能早日出效益,盲目赶工抢工,又不肯出赶工费,施工人员只得加班加点,休息时间得不到保障,加大事故发生的概率。
        1.2人才稀缺
        对于一个企业来讲,企业的整体实力由企业内部人员的整体素质决定,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但是目前建筑行业当中大部分从业人员素质较低,一般的人员都是从农村到城市进行务工的农民,这些工人属于经验型,并未掌握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全部技术,不了解项目建设实际的操作流程和操作规范,在施工时更无法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进行。也正是由于这些因素存在和影响,使得我国建筑项目质量得不到有效提高,建筑行业发展速度缓慢。目前的建筑行业及需要高素质的复合型技术人才,这样才能够促进我国建筑行业朝着更加科学、高效、国际的方向发展。
        1.3疏于质量及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的要求是放在第一位的。质量检测人员需严格检测工程质量,发现问题立即处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巨大损失。检测人员要严格控制施工进程和质量安全,而现在大多数建筑工程的图纸都是由设计院设计的,他们的设计重点放置在了外观和结构上,但对施工环境、施工方式以及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和原理却涉略较少。其次,企业没有制定科学、系统的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管理意识淡薄,对于安全控制只是凭借经验积累和主观臆想。施工材料未加检验就入库和使用,一些隐蔽工程甚至在覆盖前也没有进行检验,质量管理本来是一个动态的控制过程,贯穿于施工项目的全过程,部分企业却只是进行工程完工后控制,一旦查出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2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策略措施
        2.1加强施工精细化管理
        在这个过程中,现场管理人员应该做好现场的勘察工作,对现场施工环境掌握清楚。在现场施工阶段,合理使用监管人员能够使得施工更加科学规范,降低设计项目与实际项目的出入。在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也应该采用新的高科技手段,适应时代的发展,通过互联网数据对施工进度进行实时监控,通过现代手段对施工质量进行监测。首先,施工机械的精细化,施工机械的摆放位置、安全程度都要到位,让施工人员熟悉机械。其次是对物品的精细化管理,将物品落实到每一个施工人员身上。
        施工单位需要充分思考相关制度规章,把每一个环节中的工作都落实下去,确保每个环节都不会因为工作人员的大意疏忽而产生遗漏现象,在整个环节的开始阶段需要专业能力强的人来进行指导,保证项目流程的规范与科学。

对建筑工程要有追踪流程,形成完整真实的项目台账资料。在新形势下,应该充分借助智能化科技手段,在智能化制造中进行科学分析、总结与处理项目资料。
        2.2加强安全管理
        保证高标准的安全生产目标属于施工企业寻求最大化经济效益的关键条件;当施工过程出现安全问题时,既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亏损,又会危害施工人员及附近居民的生命安全,进而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要从多角度考量并分析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机制,制定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坚持以制度管人、流程管事,严格按照国家、地方规程规范标准及公司要求施工;全员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安全隐患排查,举一反三落实整改工作;坚持抓生产必须抓安全,将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工程管理者是直接负责工程安全的主体,需要清楚技术安全施工机制,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熟悉法律法规,在建筑安全控制中贯彻执行安全管理制度。
        2.3提高管理人员的观念意识
        正确的意识才能够对物质发挥有效的作用,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能够发挥出真正的作用,管理人员需要对项目建设质量与企业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论证,重视管理工作的质量。企业应当定期进行管理层的会议讨论,对目前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势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将先进的工程管理理念灌输给管理层人员,保证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企业的管理者应当在企业内部建立工程管理的组织机构,选择能力强、具有责任心的复合型人才担任管理机构的负责人,并督促负责人将实际的管理工作落实到项建设当中。
        2.4优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各阶段体系
        在建筑项目施工前,建设单位应组织专门的人员或机构有计划地做好生产准备工作,建筑企业应委派专业知识较硬的技术人员和具有丰富施工管理经验的建设工程师编制招标文件、制定合同工期、组建项目安全管理机构、健全施工规章制度等,还应向当地建筑工程安全监督机构提交工地安全方案,与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施工单位、监督单位签订合同。做好详细的人员、物资、经费等资源分配和管理计划:提前计划招工并做好专业培训;做好工程所需设备的安装和调试;保证原材料供应落实到位等。为该项目量身定制专用的建设项目管理措施,使措施能够符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并行之有效。
        在建筑项目施工的过程中,认真监督检查施工内容和安全生产体系,保证各项操作严格按照规范和相关标准实施,设立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做好安全生产专项施工措施,明确责任分工,安全责任到人,避免相互推诿的现象出现,发生安全问题能及时找到负责人并积极有效的处理。企业还应专门派驻项目安全工程师,负责制定有关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有效。完善奖惩制度,对于表现突出的施工人员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不按规范操作的施工人员要给予一定的惩罚。奖罚分明,才能提高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建设项目的完善更加有利。另外做好施工过程的全面成本控制,货比三家,选用质优低价的建筑材料和机械设备,减少成本投入,做到建设工程项目实施安全、质量、工期和投资四项同步控制,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结论
        建筑工程管理需要明确每一个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职责,积极促进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合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建筑工程管理也应该采用新的高科技手段,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提升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明.基于新时期建筑工程建设管理创新思路探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8,(03):126-127.
        [2]张强.建筑工程建设管理模式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8,(27):291.
        [3]戴龙.新时期建筑工程建设管理创新思路探究[J].建筑技术监督,2019,24(1):60-61,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