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1100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快速发展,施工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能够持续承接项目,保有一定的市场份额,项目中企业方垫资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然而,这种赢得竞争优势的方式却是一把“双刃剑”,且由此形成的应收账款存在一定的风险,施工企业无法保证后期能够按时全额收回。如果后期无法按时全额收回,造成的一系列风险可能会使企业面临更严重的生存问题,但在当前的市场形势下,垫资似乎又难以避免。基于此,文章就施工企业应收账款风险防控措施展开论述。
关键词:施工企业;应收账款;风险防控
引言
应收账款是建筑施工企业一项非常重要的流动资产,也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最容易形成的一种资产,因此应收账款的大量形成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但是比例过大的应收账款会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非常大的经营风险,为了规避这一现象,企业应当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找到应收账款回款速度的影响因素,通过制定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针对性地解决影响应收账款的因素,进一步提升应收账款的流动性,促进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发展,形成良好的资金运转模式。
1 施工企业加强应收账款风险防控的意义
1.1防止坏账损失
应收账款与企业结算生产等有着密切联系,企业应当加大账款管理力度,防止出现坏账损失与管理成本增加,避免出现资金周转困难,以提高施工企业的盈利能力与综合竞争力。为有效规避这一问题,应当尽可能地明确应收账款管理目标,即增加施工企业的收入,实现现金回收的主动性与有效性。
1.2节约开支与降低风险
施工企业主要负责工程建筑安装等业务,机械设备与技术人员等资源丰富,其中折旧费与人工费开支问题不能忽视,只有通过滚动回收资金抵偿,以达到节约开支与规避风险的目的。
1.3确保企业健康发展
从应收账款的利弊入手分析,其对促进企业运转与提高利润、市场占有率等方面有着现实意义。同时与现金有着较大的差别,引发坏账的可能性大,这也是施工企业管理不能忽视的问题。施工企业应当认识到应收账款管理的重要性,通过统筹规划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确保应收账款处于良性循环状态,确保企业健康发展。
2 施工企业应收账款存在的风险
2.1工程项目建设期的长短直接影响应收账款回收期
建筑施工企业承接的工程项目的周期一般都比较长,主要范围是1-3年,有些可能长达3年以上,为了保证施工单位资金的流动性和周转率,建筑施工行业的资金结算一般会采用按照工程建设的进度分段结算,这样也降低了企业面临的资金压力。但是由于施工进度受到的影响因素很多,比如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经常要面临各种检查,一旦检查不通过,可能就会面临停工整改;施工项目还会受到的影响就是天气、节假日等的影响,很多北方的公路施工队一旦进入冬天就会无法施工,因为天气的原因路面会结冰,这也会影响到施工的进度。建筑施工的周期较长,中间可能出现的问题都是不可控的,但是都有可能会因影响到施工的进度,导致应收账款周期延长,无法顺利收回。
2.2缺陷责任期的存在造成应收账款回收期的延长
在建筑施工行业中,一般在完成了施工项目之后,对该项目都有一个长达两年的缺陷责任期,这个金额是一开始就从施工的合同金额中计提出来的,为的就是保证在项目验收之后,一旦出现问题,有足够的资金对该缺陷进行必要的修缮和维护。因此,关于这部分缺陷责任期的质量保证金,也需要在这个缺陷责任期满了以后才能够退回。对于施工建设企业来说,这笔保证金的变动是非常大的,因为该部分质量保证金的保管方是发包方,两年的期间内发包方的人员流动、架构调整、经营状况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到质量保证金的退回情况,一旦产生变故,建筑施工企业可能很难收回这笔应收账款,造成了应收账款的周期延长,严重的可能直接变成坏账。
2.3未建立应收账款管理制度
由于企业缺乏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企业在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上所抱有的侥幸心理,导致企业缺乏对于应收账款的风险防范意识,没有把应收账款的合理回款期限进行控制,就很容易出现企业账面上资金短缺的情况,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资金风险。
建筑施工企业普遍面临的难题就是应收账款的时间周期很长,会出现很多不可把控的影响因素,收款手续也比较复杂,收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也非常多,一笔款项的顺利收回,可能需要整个企业来共同配合完成。因此,企业内部架构的分工也非常重要,如果企业内部架构都是混乱的,负责项目的人员都是责任不清的,那么将会进一步增加应收账款的回收难度。
3加强施工企业应收账款风险防控措施
3.1事前阶段
3.1.1建立全面的建设单位档案
一方面,将收集的建设单位信息汇总成档,便于分析与应用,档案中的信息要面面俱到,包括资产负债、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等基础情况,通过财务分析判断其偿债能力及盈利能力,还要包括法人、股东的情况等。另一方面,要拓宽信息收集渠道并保证其可靠性。目前,部分官方网站都可以查到企业的基本信息,如天眼查、巨潮资讯及一些政务官方网站等。
3.1.2成立信用管理部门
随着施工企业不断发展,规模越来越大,承接的项目也越来越广,为了加强应收账款风险防控,在事前阶段成立信用管理部门很有必要。施工企业应收账款风险之所以一直居高不下,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专门对接该项工作的部门。设立信用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应收账款风险管理以及制定一些信用政策,同时对应收账款从产生到收回全过程进行跟踪监督,并及时跟踪建设单位的信用情况,与财务部门及项目部门配合,做好相应的坏账评估和风险评估,并制定好相应的催收对策。
3.2事中阶段
3.2.1及时跟踪应收账款相关信息
建筑施工项目周期长,由于市场的变化难以预测,对建设单位的影响也难以预判。为了加强对应收账款的风险防控,在项目开展时,动态、及时地对建设单位的信用变化情况进行全过程跟踪,也就是要跟踪应收账款的相关信息。一方面,便于施工企业对应收账款风险防控措施做出及时调整;另一方面,能够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尽可能做好风险规避工作。
3.2.2加强合同管理
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合同的重要性更加突出。项目施工的标准、质量要求以及工程款结算进度等多项内容都会在合同中明确,双方都有义务去执行合同内容。如今,因为工程款结算引发的诉讼案例比比皆是,合同就是一项很有利的维权证据,能够帮助施工企业讨回工程款。因此,为了加强应收账款风险防控,施工企业也要进一步加强合同管理,规范管理工程合同。
3.3事后阶段
3.3.1建立健全信用政策
施工企业要在应收账账款风险防控过程中,及时总结,结合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以及各个项目施工建设的特点,逐步建立健全信用政策。同时,建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信用政策的建立健全可以由信用管理部门牵头,其他各个项目部门与职能部门配合。对企业合作的建设单位做好信用等级划分,划分的标准要统一、划分的过程要独立,并按照信用等级制定严格、规范、统一的信用政策,便于管理及风险防控。
3.3.2建立健全单位再评价体系
事后阶段的再评价体系与事前阶段建立全面的建设单位档案形成一个循环,是为了评估是否有必要维系长期的合作,也是在巩固应收账款的风险防控工作。当前,建筑行业市场中,建设单位信誉参差不齐,但施工企业为了寻求发展,还是会冒险与信誉不良的建设单位合作,部分建设单位会在后期结算时以各种理由故意推迟结算,对于这一类行为,在评价的过程中就要有所考量,考虑降低信用等级,甚至可以终止长期合作。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市场竞争形势下,如果施工企业不加强应收账款风险防控工作,风险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可能会对企业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施工企业必须要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寻找相应措施,全面加强应收账款风险防控。
参考文献:
[1]宋新天.关于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及控制探讨[J].财会学习,2019(32):113+115.
[2]易中建.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风险控制与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20):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