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容州物流产业园有限公司 广西省玉林市 5375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要想做好混凝土浇筑工作,就要对混凝土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对施工工序进行重点把握,明确施工要求,提升施工质量。本文从大体积混凝土概述入手,对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引言
目前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下,混凝体成为大部分建筑工程项目当中的主要施工材料。混凝土以自身独有的可随意定型的特性而被经常运用到大型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为了能够确保大体积混凝体在浇筑的过程可以充分地符合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要求,需要将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当中的浇筑技术应用形式重视起来。
1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特点分析
在现代建筑中,建筑结构体量增大的同时,大体积混凝土有更多应用,通常其几何尺寸会在1米以上,常用于建筑的基础,在建筑结构质量中发挥重要作用。除体积大之外,其另一个显著特点便是易产生温度裂缝,其原因主要是较多水泥成分与水反应会大量放热,再就是其表面系数小而限制热量散发。温度控制也是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关键,在建筑施工中,会充分利用减水剂,有效的抑制水化发热过程,以使其施工更加顺利。同时,后期养护环节也很关键,决定大体积混凝土的最终质量,也是控制温度裂缝的重要性窗口期,建筑企业应有所重视。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面临问题
2.1水化热问题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中水泥用量较多,在水化反应中不可避免的产生大量热量,以至于其内部急剧升温,再加上相对散热面积较小,严重阻碍水化热的散发,温度分布不均加剧了温度应力的变化,一旦超出混凝土结构的承受力,那么裂缝问题将会发生。
2.2裂缝问题
开裂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原因很多:一方面,这是由于加热水泥水引起的。在实施建设项目之前,必须将水泥和水整合在一起,以促进建设活动的顺利进行。与普通混凝土结构相比,质量结构的横截面相对较厚,这是因为温度升高并且当水泥和水混合时会产生一些热量。但是,由于表面系数不大,因此影响水泥的散热空间,进一步蓄热,混凝土的内部温度进一步上升。内部和外部之间的温差可能变大,并且可能会出现裂纹。另一方面,收缩的是混凝土的功能。大量的混凝土结构需要20%的水分来固化水泥,其余的水分蒸发掉。如果水泥的实际蒸发量超过了原来的标准,那么蒸发的水泥的蒸气量就会更高。当超过收缩值时,混凝土将收缩,在这种情况下,存在间隙。第三个方面是强大的凝聚力。在土木工程结构中,它通常是笨重的整料,并使用了更多的混凝土。在这种情况下,块具有更高的黏结到混凝土的能力。
2.3环境温度发生变化的问题
外界环境温度会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灌施工的效果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部与外部温差过大的时候,会对大体积混凝土造成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在对建筑工程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灌注施工以前对施工现场的环境温度进行仔细的检测,并应用保护手段保证施工现场的环境温度在一定范围之内,以此来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发生开裂以及涨缩等状况。
2.4混凝土的运输
运输也会影响大体积混凝土的整体质量。如果运输的距离比较长,就很容易导致混凝土出现沉淀现象,甚至会改变混凝土的性质和功能。从另一个角度来讲,长时间的运输还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因为混凝土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加快稀释的速度。
3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技术
3.1大体积混凝土的配置过程
(1)添加剂的应用:为了能够有效地提升大体积混凝土的性能以及质量,往往可以在大体积混凝土当中添加一部分混凝土添加试剂,比如缓凝剂以及减水剂等,人为地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干燥时间进行延长,使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能够极大程度的提高。(2)水泥的选取:在对水泥进行选取的过程当中,需要充分地考虑到当下施工现场的条件以及天气等。在对水泥进行选取的过程当中尽最大的可能选取凝结时间较长、水热化值较低的水泥,以此来为水泥凝结过程当中的稳定性以及可控性提供保障。(3)水泥含量的选取:为了能够有效地保证水泥的变形程度以及强度,需要在对水泥进行配比以前进行试验,以此来调节骨料的配比,进而为混凝土施工材料的强度以及重量提供保障。(4)骨料的选取:骨料的选取需要按照建筑工程施工的要求进行选取。细骨料可以应用中砂,粗骨料则需要连续的进行分选,以此来保证整个大体积混凝土配置过程当中的材料充分地符合建筑工程的施工需求。
3.2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
在进行温度控制时,应当使浇筑温度始终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可以通过加入低温水并对其进行覆盖的措施来实现。与此同时,为了不影响正常的施工进度,需要尽量减少混凝土运输所需时间,增加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一般来说不得低于五个小时。在浇筑时应当避免采用较快的浇筑速度,以免混凝土中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提早出现水化热峰值不利于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因此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最好采用较慢的浇筑速度。通常来说,为了减少混凝土入模温度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其数值不应当超过18摄氏度。
3.3大体积混凝土的后浇带施工
特殊的施工过程通常使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来解决由于环境变化,施工技术和其他导致混凝土大裂缝而导致的上述问题,因此,大体积混凝土的后浇带施工是有必要的。一方面,后浇铸技术可以提高大量混凝土的结构完整性,并防止混凝土开裂。另一方面,可以优化施工过程并显著提高项目质量,并且在长度和宽度上都非常出色。
3.4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
当需要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浇筑时,工作人员通常会进行分层处理,这是由其体积特点所决定的,比较常见的是分段分层和全面分层这两种浇筑方式。分段分层主要是指在浇筑过程中,优先选择底层进行浇注,当浇筑距离满足工程要求以后,再对前面的一层进行浇筑,以此类推一直到浇筑完毕。而全面分层主要是指在浇筑时施工环境对于尺寸要求不多时,进行逐级浇筑。在浇筑时一定要根据实际工况选择最佳浇筑方案,不仅要追求更佳的浇筑效果,还要注重人力与物力损耗的控制,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成本。
3.5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过程
在对混凝土进行保温的同时还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洒水,以此来保证大体积混凝土内部与外部的温度差相似以及混凝土的表层湿润。如果大体积混凝土的内部设置了水管。则可以应用循环水来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水热化以此来带走混凝土内部的温度。直到应用红外线测量混凝土内部与外部的温度差不超过28℃是,就可以将保温措施撤除并移除模具,模具撤除只够还需要对混凝土进行七天左右的养护,在此之后便可以投入到正常的应用。
结语
综上所述,如果想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领域中实现高性能,就需要加强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以解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溢流和裂缝问题。选材技术和相称性应优化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设计,加强对大体积建筑技术要点的分析,增强处理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人员的技能,以及处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相关问题技巧。
参考文献:
[1]吕小龙.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建材科技,2018,27(6):41-42.
[2]于洪国.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36):133-134.
[3]郭斌,孟庆楠,韩国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花炮科技与市场,2018(4):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