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公建项目总平多专业协同探讨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0期   作者:李玲 覃晴 谭笑
[导读] 摘要:为确保大型体育场馆类公共建筑场地完成度要求,不出现返工问题,结合凤凰山体育中心项目,从整体流程管理到细部节点技术优化进行了分析,从建筑总体把控、景观优化设计、结构细部计算等各方向展开推演,有效的保障了工程品质。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  四川成都  610041
        摘要:为确保大型体育场馆类公共建筑场地完成度要求,不出现返工问题,结合凤凰山体育中心项目,从整体流程管理到细部节点技术优化进行了分析,从建筑总体把控、景观优化设计、结构细部计算等各方向展开推演,有效的保障了工程品质。以成都凤凰山体育中心项目为例,对总平的各个专业的交叉进行统一的协调,以点盖面,放大一个点—总平综合管网中雨水收集池的深化设计工作来展现建筑、景观、结构的多专业协同。
        关键词:竖向设计;管网综合;多专业协同;
        1 工程概况
        成都凤凰山体育中心项目是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重要赛事场馆。项目由1座60 000座席的专业足球场、1座18 000座席的综合体育馆、配套R1绿地和商业用房组成,项目用地红线面积:279314㎡、总建筑面积约456 000 m2,建筑基底面积:82973㎡、绿地面积:23954㎡,除建筑主体外总平景观面积191721㎡、工程总投资44.9亿元。场地竖向设计较为平坦,地下室顶板覆土厚度1.2--2m。场地内涉及雨污、燃气、消防、自来水、热力、电力、通信等多专业管网敷设,总平场地界面工期180天。
        2工程重难点
        2.1重要性
        市政综合管网与总平景观设计的交叉,对后期景观施工、项目的按期交付和正常使用有影响。为了使凤凰山体育中心2021年的大运会准时召开。景观在设计阶段时,结合市政综合管网设计方案、建筑总平竖向设计进行合图审核,并通过结构分析保证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安全性来保证景观效果和市政管线的正常交付使用。从而让景观环境与建筑交相呼应,提升工程的完成度。
        2.2难点
        多专业、多工种穿插设计与施工。一、管线种类多。雨污、燃气、消防、自来水、热力、电力、通信等;二、施工单位多。各专业管线属各专业部门施工;三、专业施工交叉多。四、工期紧和场地紧。根据上述特点,给管网工程施工和管理带来了困难。
        3 优化方案的确定
        3.1基本方向
        强大的EPC管理总体协调能力,才能有效把握本工程多专业、多单位、多工种设计及穿插施工同时作业,满足质量高、工期紧的要求。
        本工程总平界面分区分为三大部分,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合理划分各区域工作界面,明确各项分部工程完成时间节点。为做好质量源头把控,要求任务下发后一周内各责任方提交总平的物料表、品牌申报计划、封样计划至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明确场地内大乔栽植时间在2020年10月中旬至11月底,年后实施草坪及灌木、花卉等栽植。以此为基础倒排前序各子项完成节点。
        对于建筑专业来说,总平面图的正向优化重点:总平的布置极大的影响了场地内建筑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竖向设计对土方平衡有决定性的作用,在总平面图基础上深化而来的景观图,对工程造价会造成较大的影响。
        建筑总图的竖向设计与场地中景观设计、管网综合的关系较为紧密,结合场地的自然地形特点、平面功能布局与施工技术条件,在研究建、构筑物及其他设施之间的高程关系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土方量,因地制宜地确定建筑、道路的竖向位置,合理地组织地面排水、有利于地下管线的敷设,并解决好场地内外的高程衔接。总图的竖向布置设计包括场地平整、场地及道路竖向设计、
        建(构)筑物竖向设计和局部竖向处理四部分。
        景观总平的优化基本方向:1、整合综合管网施工图及建筑总平图图纸进行合图检查,2、合图后发现有交叉的情况,结合业主、监理、管网相关的设计院、EPC施工总承包项目部的意见,甚至到相关专业验收机构咨询,落实修改有冲突的管线;3、发生交叉时,如有已施工的项目,优先保证已实施管线。4、排水管道属无压管,景观排水系统在设计前,必须了解每一个市政雨水井的标高,防止雨水倒灌;5、景观设计考虑各个管线的露天设备的美化和弱化处理。


        3.2 优化案例
        本工程作为大型公共建筑,设计为“绿色二星”。在设计的过程中,要保证环境的平衡,使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保证自然与人工和谐共存。通过对建筑项目周边环境的检查,可以有效地减少建筑施工过程中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选择能源消耗最小的方案,通过提升建筑施工材料的利用率,保证新技术的使用[1]。
        由于涉及设备管线较多,本案在优化过程中加入BIM技术模型碰撞以指引方案调整,进一步保证了设计的合理性与合规性。传统设计中的管线综合只能在二维图纸中进行调整,BIM设计提供了三维建模、虚拟施工、碰撞检测、三维设计协同等功能,各专业设计师能够协同管理,动态控制,效率得到有效提升[2]。管线综合遵循避让原则:不同类管线压力管让重力管、可弯曲管让不易弯曲管,同类管线小管让大管、分支管让主干管。
        PP模块蓄水池做法中,结合结构计算、景观综合设计、设备复核等多专业协同工作,加入设备供方技术支持,确定pp模块蓄水池建筑措施做法。其中顶、底板由我方施工完成,蓄水池内部由设备供应方自行完成。
        景观上将高出地面部分的电控柜用绿化进行修饰和遮挡,将电控柜“景观化、隐形化”。将电控柜的位置选定在广场附近的绿化带中。种植层次感丰富的绿植,乔灌花层层递进延伸至铺装边缘,将电控柜在绿化中隐形化,既解决了原方案中电控柜阻挡行走路线的问题,又提升了景观效果。
        在进行PP模块蓄水池建筑施工方案设计的时候,各专业对设备埋深均有不同的考虑:室外雨水排水为重力流排水,PP模块蓄水池需接纳中期时效雨水,设备专业要求过滤装置、弃流装置连接管管顶标高应比雨水分流井下部雨水管管底低;景观专业根据地面种植植物需要也会对覆土深度有一定的要求;结构专业则更加关注上部土压力和侧向土压力对设备或挡墙结构是否造成安全性的影响。
        该PP模块蓄水池厂商根据其自己设备抗压承载力,提出仅能承受上部1.5m埋深的覆土,现场实际情况要求埋深3.5m,需要设计结构挡墙及顶板,对设备起到保护作用。
        (一)顶板设计
        蓄水池顶板荷载按覆土深度3.5m考虑,考虑顶板上填土重度γ为20kN/m³,按单向矩形板四边简支进行承载力计算,设计板厚为400mm同时考虑抗冲切要求配置双向6根14 的抗冲切钢筋;
        (二)侧壁设计
        蓄水池侧壁按照静止土压力考虑侧向挡墙的设置[3],采用水土分算的计算方法,竖向弯矩按连续梁模型计算,水平向弯矩仍按弹性板块模型计算;
        按实际配筋,及相应于准永久组合的弹性内力进行计算
        裂缝宽度限值:0.400mm
        最大裂缝宽度:0.284<=0.400,满足要求。
        4 结语
        场馆类及其他大型公共建筑,场地总平涉及多专业、多工种交互设计、施工,做到以整体管理架构为导向,各专业核心技术为支撑,梳理好时间进度节点、进行合理工作界面划分,对重难点问题提前进行预判,同时紧跟时代潮流,结合新型技术的应用进行全面管控。减少设计变更及后期反复的工作量,减少外部协调的工作量,提高效率,保障工程品质[4]。
        参考文献
        [1] 沈威.绿色建筑设计思路在设计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6(20):24-25.
        [2] 孙大胜.BIM技术在数据中心管线综合中的应用[J].优点设计技术,2020(7):90-92.
        [3]黄岳文.关于挡土墙抗倾覆稳定分析的讨论[J].岩土工程学报,2015(06)
        [4] 王淑琦 李丹凤.园林绿化采用设计-采购-建造(EPC)模式的探讨研究[J].世界家苑工程技术,201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