渑池县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河南省三门峡市 472400
摘要:文物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内涵以及文化内涵,是人们研究古代历史的宝贵资料,文物研究和文物保护属于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虽然当前我国基层部门对文物保护十分重视,但在具体管理中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对文物保护质量带来负面影响。相对于其他类型的管理工作而言,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当中所涉及的内容多而繁杂,我们必须给予文物的保护和管理工作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基层文物;管理现状;对策分析
1当前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管理方式陈旧落后
对于不同的地区而言,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形势都会有所不同,相关工作人员对于文物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也会有所不同。由于部分管理人员未能充分意识到文物管理和保护工作属于何种工作,加之素质水平存在着明显的不足[1]。同时在文物保护管理中,依然沿用以往的固化管理模式,管理方式陈旧落后,尤其在档案信息管理中,以纸质档案管理为主,管理缺乏科学性以及精确性。同时,基层管理机构之间没有进行有效沟通,文物信息无法高度共享,对文物保护质量带来负面影响。
1.2基础工作环境较为复杂
基层文物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有相应的设备作为支撑。但是很多时候,由于基础工作环境较为复杂,现有的设备损伤和老化情况严重,加之文物管理部门缺乏足够的建设资金,不仅会对于文物储藏空间的质量条件造成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安全保护措施不足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2]。
1.3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文物保护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技术性以及严谨性,对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专业能力以及职业操守具有严格的要求。但是,当前,在基层文物管理队伍建设中,存在人员结构不合理的情况,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其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部分管理人员缺乏专业背景,在开展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中,能力与岗位要求不符,导致保护措施落实不到位,对文物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其次,一些管理人员对待文物保护缺乏责任心,没有以端正的态度对待工作,导致管理工作缺乏严谨性,不利于相关工作的开展[3]。
1.4相应的管理机制仍然不够完备
管理机制是开展各项管理工作的依据和指导,想要规范文物保护管理,需要以科学的制度作为支撑,但是,当前,基层管理机构在开展各项管理工作中,没有对制度建设给予重视,即使建立了相关制度,也没有将其落实到具体操作层面,尤其在文物归类保管以及管理人员责任方面,没有对人员的工作内容和岗位责任进行划分,导致管理效率低下。
1.5社会宣传教育方式不足
当前,一些地方政府对文物保护缺乏重视,没有在社会范围内开展教育宣传工作,导致人民群众参与文物保护工作的热情不高,部分群众缺乏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文物存在较为严重的人为破坏情况[4]。
1.6缺少科学管理制度
制度是开展各项管理工作的依据和指导,想要规范文物保护管理,需要以科学的制度作为支撑,但是,当前,基层管理机构在开展各项管理工作中,没有对制度建设给予重视,即使建立了相关制度,也没有将其落实到具体操作层面,尤其在文物归类保管以及管理人员责任方面,没有对人员的工作内容和岗位责任进行划分,导致管理效率低下。
2加强对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水平的措施
2.1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在实际开展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的过程当中,应当构建起一支高素质、高质量的专业团队,通过做好管理队伍的建设,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业务沟通与交流,促进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5]。
首先,相关部门要积极从社会和高校中吸纳具有专业背景的人才,不断充实以及完善管理队伍,在内部构建良性竞争氛围,促使管理人员以端正积极的态度对待岗位工作,鼓励管理人员利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机会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的岗位技能和专业知识;其次,相关部门要定期组织现有的管理人员开展专业化技能培训,培训内容要涉及职业道德、岗位责任以及专业技能,向管理人员传授先进的文物修复技术和保护技术,提升其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在工作中严禁出现违规以及违法行为,培养人员对文物保护事业的热爱,主动投入到文物保护中。
2.2做好文物保护宣传工作
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想要获得社会各界的支持,首先就必须要做好宣传工作。基层部门可以利用新媒体进行文物保护宣传,促使人们认识到文物的价值以及文物保护的积极意义;或者,组织管理人员深入到社会以及学校中,通过专题讲座、发放宣传手册的方式,提升群众和学生对文物保护的重视程度,动员社会成员主动参与到文物保护中,不对文物造成破坏,形成全社会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促进相关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2.3保证管理经费充足
文物保护具有较强的公益属性,想要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要以充足的经费作为支撑,但是,当前在文物保护管理中,其经费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拨款,难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对文物保护质量带来负面影响。因此,相关部门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拓展经费来源,进而保证管理经费充足。首先,当地政府要给予文物保护管理以高度重视,并且结合当前文物保护开展情况适当增加管理经费,通过专项资金的形式加大经费投入,满足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其次,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到文物保护中,例如,与当地知名企业进行合作,鼓励其投入资金用于文物保护,凸显文物保护管理的公益属性;最后,发挥文物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积极拓展商业化管理模式,与当地旅游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将文物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在筹集管理经费的同时,还可以带动当地的旅游业发展,提升当地文物的社会知名度,实现经济发展和文物保护的双赢。
2.4建立完善管理制度
制度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相关部门需要结合文物保护管理的实际情况监理以及完善管理制度,并且将制度落到具体层面,提升管理水平和质量。首先,制定文物分类保管制度,根据文物的使用朝代和先后顺序对其进行科学分类,如果在工作中遇到损坏严重或者不能辨别年代的文物,需要对其历史价值进行评估,按照制度要求进行保管;其次,制定文物库房管理制度,在文物保管期间,做好库房出入登记,避免在工作中出现文物损坏情况。对出入库房人员进行严格登记管理,防止文物丢失或者损坏[6]。
2.5强化人们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视
其一,应当不断强化基层人民群众对于文物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尽管大部分的文物都存储在特定的地点,但文物却是全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相关保护工作的开展必须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二,强化相关领导人员的文物保护工作意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各各地区都应当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开展经济建设,但却绝对不可以一味地谋取经济利益而使得历史文物受到迫害。
2.6引入先进管理方式
首先,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构建文物数据库,将文物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以互联网为载体进行文物管理,推动管理趋于规范化、标准化以及数字化方向发展;其次,制定科学的信息化管理制度,要求管理人员严格按照制度要求规范文物信息的储存、编排以及采集工作,实现文物信息资源共享,对数据库进行定期维护和更新。
结语
文物是古代人类在长期生活生产中产生的物质产品,是智慧和劳动相结合的产物与结晶,是劳动人民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有力见证。因此,相关部门需要提升思想认识,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完善和优化,提升文物保护管理水平,发挥文物的研究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慧.对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思考与建议[J].文化产业,2019(23):44-46.
[2]靳忠梅.浅谈如何加强基层博物馆的文物管理工作[J].黑河学刊,2019(06):175+182.
[3]韩莫菱.基层博物馆文物保护现状及未来管理趋势[J].收藏界,2019(05):102.
[4]陈健.当前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14):90-91.
[5]景长虹.关于陇西县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几点思考[J].发展,2019(06):42-43.
[6]陈运涛.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现状与对策分析[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10):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