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山东济南 250103
摘要:装配式建筑是目前我国建筑市场最新出现的一种建筑模式。本文将首先论述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并重点探讨目前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技术,其中包括施工的重难点以及关键的施工技术,并结合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针对性的对装配式建筑的质量管理提出一点建议,希望可以促进我国建筑市场的长远、稳定发展。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引言:
建筑市场的发展状况和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连,甚至对于国家经济的平稳发展也会有一定的影响。最近几年,我国建筑市场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建筑行业也迅速崛起,但是随之而来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资源紧张、劳动力短缺、建筑技术水平不够先进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在这种环境下,提升建筑施工机械化水平以及完善建筑施工管理体制就变得十分的重要。同时,随着最近几年我国关于装配式建筑方面有了一些相关的优惠政策,政府对于装配式建筑的重视程度也大大提高,建筑行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环境。通过进一步促进装配式建筑相关技术水平的提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建筑市场的长远发展。
一、装配式建筑优势
(一)节约建筑材料
目前国家大力倡导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降低资源的浪费不仅是行业为了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的一种方法,同时也是满足当前国家发展的需要。实际上,我国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的效率并不够高,在能耗和建筑材料的重复利用方面也是低于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这就导致了我国的建设项目整体的回报率都不是特别高。目前的装配式建筑,通过BIM技术的碰撞试验可以对建筑施工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提前的预测,这就大大的降低了废品的出现率。传统的建筑施工不重视管理,导致在施工过程中会有大量的资源浪费,更谈不上良好的材料循环应用体系。而这种装配式的建筑可以很好的改善这个问题,其实一种集中加工的模式,这种模式不仅保证了建筑结构的优化,并且还能减少各种保温材料的使用,甚至后期若对其进行拆除,部分材料还可以回收利用,很好的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
(二)缩短工期
缩短工期从一方面来看其实就是降低施工企业的成本,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尽量的缩短工期可以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使用装配式建筑技术,通过预制外墙板构建的方法来进行提前的管理,一旦结构封顶就可以立刻进行防卫保护和封闭管理,这样不仅降低了整体工作的时间,同时也能大大提高企业的利润。除此之外,这种集约化的生产模式可以快速的找到合适的装配构建,经过标准化的定制,在施工现场可以更快的满足使用的需求,大大加快了装配任务完成的时间。
(三)降低工程费用
装配式建筑是一种集中化的加工模式,所以在充分保证相关工作人员熟练度的基础上,可以提高预制阶段的劳动成本,这样可以为后期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更大的保障。同时,随着施工过程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这种构建的生产模式的优势会更加明显的凸显,并且标准化的预制施工有助于对材料的使用以及构建的制作加强控制,尽可能的减少材料的浪费,这就可以大大降低费用的损耗。在进行施工组装阶段,只需要适当的人员投入就可以在较短的期间之内完成任务。因此总的来看,装配式的建筑在施工费用方面的耗费是远小于传统的建筑施工。
(四)保障工程质量
良好的工程质量不仅可以提高施工企业的品牌形象,同时对于后续使用的安全性也有着较强的保证。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包含多个方面,比如混凝土、砂石、钢筋等,这些内容都是需要在管理的范围内,通过不同范围内的划分进行管理,这样就可以更好的确保装配式建筑的结构安全性。在对装配式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也要将安全性、预测组装等方面的因素考虑在内,提前对质量管理工作进行规划,并尽量选择操作熟练的人员,尽最大的可能确保装配式建筑的质量。
(五)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传统建筑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搅拌,钢筋搬运等都会产生噪音和灰尘,同时在施工现场,还伴随着大型车辆的出入以及机械设备的运行,这就对施工现场的周围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
在这个方面,装配建筑的施工周期短,并且施工过程较为简单,所以不会产生如此严重的噪音污染和尘土污染,极大的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二、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技术
(一)施工的重难点和措施
1.装配式建筑预制板的浇筑,需要严格控制钢筋的数量和位置,确保对接的精确性,同时在钢筋连接后,要设计相关的方案交底。
2.在固定具体构建的位置时,一定要进行科学的设计,严格按照图纸进行,避免固定过程对其他管线产生二次伤害。
3.装配建筑构建的集约化生产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构建的精确度,在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也要严格按照图式的要求,规范施工步骤。
(二)关键的施工技术和工艺流程
目前我国对于投入生产的装配式建筑都有严格的要求,但是对于装配式建筑的技术以及相关工艺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装配式建筑的外挂板和内墙板通常是工厂预制,在后期组装的过程中仍需要多种连接方式进行固定。在内墙板的楼板和暗梁等比较关键的部位,可以采用折叠的形式,这样就可以尽可能的提高工程的抗震等级。
三、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
(一)提升人员队伍的建设水平
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技术效率离不开专业化团队的支撑。特别是在工厂预制、现场组装这两个环节,专业人员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应的单位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对人员进行培训,杜绝因为工作人员技术问题而降低产品质量的情况。
(二)完善现场组装环节的监督管理
现场组装环节和装配式建筑的质量也存在密切的关系。现场的组装人员必须要充分了解构件的特征,这样才可能尽最大可能保证装配工作的顺利。相关的团队可以提前做好技术培训,同时结合现场施工监督来保障施工的顺利。但是实际在施工过程中,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影响因素,因此,要从各个方面加强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的保障工作,以此保证最终工程的顺利验收。
(三)做好技术指标认定
装配式建筑物在出厂的时候需要进行标准认定工作,这个工作就必须有专业的技术资格认定人员进行。质量验收合格之后,还需要结合运输的具体情况,来确定运输的方案。对于容易磨损的构件,必须要做好基础的保护工作,防止因运输损坏而延误工期。除此之外,仓储管理过程中也要尽可能的避免损坏情况的出现。
(四)完善销售渠道,加强综合管理
很多企业认为施工和销售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实则不然。在应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时候,需要提前沟通销售渠道,对其进行详细的了解,在了解业主需要的基础上再进行施工,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后期的纠纷,也能保证施工技术的快速提升。
四、结束语
装配式建筑是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在我国不断推进城市化建筑的背景下,我们应不断提高我国装配式建筑装饰的水平,一方面加强对于人才队伍的建设,另一方面继续完善现场的管理,更好的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苏杨月,赵锦锴,徐友全.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质量问题与改进研究[J].建筑经济,2016(11):43-48.
[2]齐宝库,朱娅,马博.装配式建筑综合效益分析方法研究[J].施工技术,2016(04):39-43.
[3]朱传晟,范涛,周楠植.装配式建筑在节能设计及工程应用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对策[J].建筑技术,2018(01):5-7.
[4]李林峰.装配式住宅建筑电气基础设计分析[J].建筑技术,2018(S1):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