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金腾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与提高,新型技术逐渐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高支模施工技术。该技术充分体现出高支模的承载能力,从而达到节约施工材料的目的。在施工中,由于高支模施工技术具有一定施工难度。因此,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的运用进行阐述,从而提出可靠的施工方案。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
1.前言
在高层建筑或者大型建筑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使用范围比较广。在一般建筑工程中,高支撑模板均在≥8m左右,这不仅使得支撑的难度加大,还易出现高空坠落事故等,导致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或者人员伤亡等情况。与普通支模施工相比,高支模施工技术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在操作规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准则。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探讨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施工技术的有效措施,为后期的研究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2.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概述
在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技术主要是通过利用较高高度的模板进行搭建一个高度超过6米以上的搭设,以这种方式来为施工提供一个支撑的荷载体系。因此,在施工中对高支模的搭设跨度与承载等都有十分严格的要求[1]。针对一些高度比较难且支撑力大的施工,由于缺乏混凝土模板支撑体系,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因此在施工中难度也会随之增加。由此可见,在构建高支模中,应由专门的技术人员来进行设计,由专门的安全人员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从而有效确保高支模的安全性。
3.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有效运用
3.1工程实例情况
例如,以某项工程为例,该项目开发规模较大,对于施工上的技术要求也比较高,由于该项目包括三层地下室空间,工程总长260米,总的宽度为50m,高度在27米,其中包含了7层框架结构,地下室的高度在5.0-8.3米左右。在该项目中,东西两面可将其设置为配电地下室,中间可作为低下车库,用10个柱子作为主要的支撑点,柱子高度在27米。该工程对高支模技术具有较高的要求,下面对于高支模施工中的具体过程进行探讨。
3.2科学设计工程方案
在该项目中,施工方案为:对梁线的位置进行确定,随后确定轴线,并定好水平的方向控制线,再者,搭建顶架的时候可使用钢管对梁低进行铺设,之后安装模板、侧面模板等,其中对板底采用木杭龙骨架设在顶托,其次对楼面的模板安装中,对钢筋的梁板进行有效的捆绑,并使用混凝土浇筑,在混凝土达到预设的同时,可以对梁板的模板、水平的拉杆等进行拆除,同时对钢管的顶架进行适当的拆卸,最后对模板清理即可。
3.3工程管理要点
在高支模施工中,对各个环节的数据应进行严格的分析与处理,在施工设计的图纸上要明确标明各大支柱的相关尺寸,同时对周边的梁板等进行详细的标注,从而确保项目在施工中高支模体系的完整性,确保各项设施材料都可以有效满足预设的目标。除此之外,在施工的过程中,应加强对施工材料质量的监督和管理,以便后期可有效的对高支模进行合理科学等管理,从而做到安全施工的目的。
3.4科学安装高支模支架
在高支模工程安装中,第一步,首先应确定好梁线的点与位置,并对轴线进行定位,随后确定好水平的控制线,这样可有效的将高支模的整体框架核心进行有效的确立。第二步,在高支模搭建模板中,可以使用钢管对梁地进行铺设,一步一步进行安装模板或者侧面模板,随后使用龙骨架架设在板底钢管的托板上方。第三步,对该工程项目中的楼面模板进行有效按装,首先应对梁板中的钢筋进行有效的固定,使用专用的测量对其进行有效的捆绑,随后使用混凝土进行浇筑。在混凝土的强度达到一定标准的同时,可以按照要求对梁板模板进行拆除。第四步,拆除水平方向的拉杆,并对钢管的顶架进行逐一拆卸,拆卸完后,对模板进行有效的清理。
3.5做好混凝土振捣及浇筑工作
在建筑工程中, 建筑中的质量保障在很大程度上和混凝土的实际施工情况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在建筑工程的质量保证方面需要不断提升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质量,其中一项就是振捣及浇筑技术,如在建筑物的墙体施工中,需要应用到振捣与浇筑的技术,可以借助于振动棒,从混凝土浇灌的地方进行振捣,使得混凝土的表面能够较好地除去多余的水分,同时把一些较大的颗粒物更好地填入底部,因此,振动棒需要插入的实际深度保持在150至250左右为最佳状态,而插入的方法也是有讲究的,一般会采用梅花式地插入方式,这能够为建筑物的墙体保持密实性[2]。
4. 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4.1存在施工人员培训力度有待加强问题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由于高支模施工技术较为容易掌握,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却包含了一些专业的知识与理论,许多的施工人员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就直接上岗,最终因施工人员在技术的限制,使得高支模施工技术没有在建筑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甚至在有的施工中,还出现了施工效果较为粗糙的情况,在关键技术地控制方面没有得到相应技术指导,再加上施工管理中把注意力放在了工期以及成本方面,对高支模施工技术没有做出科学地控制,从而使得建筑工程在施工中难以保证质量,这使得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存在一些潜在的危险因素[3]。
4.2存在施工要点有待规范问题
在目前的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实际的施工中出现不规范的问题,这对建筑物的安全性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分析这些问题,一方面是从国家对建筑领域中所做出的约束性分析,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没有直接地体现出对各项规定的执行,其中一项就是高支模施工技术规范性,从而使得高支模在建筑工程中没有更好地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对高支模施工技术缺乏细节性的理解,使得这项技术没有充分地发挥出其优势,因此,在实际地应用中只是在表面进行,没有实质性的技术监督与规范,这对建筑工程质量提升也产生了较大影响[4]。
5. 优化施工技术的有效措施分析
5.1重视对施工人员聘用及培训
在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中,想要进一步提升施工人员的能力,就要重视对施工人员聘用及培训。例如,构建完善的施工人员的管理制度,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等。由于考虑到施工人员所具有的系统知识程度较低。因此,在招聘中,应优先选取高学历的人才,加强组织培训的工作,对施工人员进行系统知识的培训以及对其进行实际施工的技术指导,严格管理施工人员,从而使得施工中能够充分地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使其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素质。
5.2严格依据施工要求展开施工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严格依据施工要求展开施工,尤其是对专业性要求较高的施工项目[5]。例如,针对粉尘、噪声、危害等比较严重的施工,应让施工人员带上相应的防护工具,或者使用轮班制等。同时施工单位应引进先进设备,定期对安全防护工具进行检查、维修、保养,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减少设备的安全隐患。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高支模技术主要是技术含量较高的一种技术,同时也是一项系数较高的一种系统工程。因此,在进行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同时,应加强各方面的施工管理,对施工材料的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施工技术可以符合项目的规范要求与标准。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密切注意施工的质量监督与安全工作的检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温云海. 土建工程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3(22):250-252.
[2]陆德宁. 试论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有效运用[J]. 建材与装饰,2016,07(15):47-48.
[3]章兴.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 建材与装饰,2016,10(23):38-39.
[4] chinese-speaking pine. Build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he high modulus -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for example [J]. Journal of technology and market, 2014, 05 (07) : 108-109.
[5] hai-liang zhou. After filling pi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ffective use of grout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alysis [J]. Journal of building materials and decoration, 2016 (08) : 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