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信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14
摘要:党的十九大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为了解决目前校园信息化系统各自为政,数据层面的数据不能共享和沟通的问题,需要研究新型的智慧校园应用。
关键词:智慧校园;信息共享
1、引言
党的十九大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新时代赋予了教育信息化新的使命。
我国的数字化校园建设,经过多年来的探索实践,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已初步显现,但与新时代的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服务能力不强,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与应用水平不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不够。为引领推动教育信息化转型升级,2018年4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并颁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这将充分激发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推动教育科技体系重构,也必然带动教育信息化从1.0时代进入2.0时代。
2、校园现状分析
目前国内高校虽然信息化的进程不一,但近年面对竖井式的信息化场景,解决管理上问题往往是建一个又一个系统,各个系统基本各自为政,数据层面的数据不能共享和沟通。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将以前的管理视角转变为服务的视角,以服务驱动信息化的需求,借助移动互联、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将原有学校的各个问题,不管在此之前学校有没有系统,还是系统没用、不好用,或者还没开开始做统一,都开始从用户服务角度,从数据角度去做转变。在新的视角,架构下,开启智慧高校模式。
3、智慧校园总体结构
在传统的数字化校园体系中,业务系统由各司职部门独立建设和管理。但是随着数字化校园的不断发展、数据量增长,传统管理方式无法从全面整合、互联互通的全局视角去管理学校。因此要建设新型智慧化的校园,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模式,把智慧校园视为由多个交互贯通的子系统构成的单一体系,打造一个能够开放灵活的架构体系,并在此架构上充分整合内部应用与外部资源。
从总体方案而言,设计方案内容上分为“夯实基础、打造平台、灵活应用”三大层面:
夯实基础:夯实学校智慧校园的基础内容建设,包括智慧校园基础网络、智慧校园数据中心、智慧校园基础设施(一卡通、安防、信息发布、能耗监控、数字广播等)。
打造平台:需要打造一套服务于整个校园的智慧校园管理平台。
灵活应用:根据校园的实际需要,逐步建立智慧教学系统、智慧办公系统、智慧后勤系统、智慧安防系统、智慧服务系统、智慧决策系统、智慧图书馆系统、智慧教室系统等。
.png)
总体技术架构图
4、统一身份认证平台
随着学校的管理、服务的不断深入,校园信息化建设应用系统体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问题,比如各个应用系统建设缺乏统筹规划,没有统一建设标准,未能实现统一身份认证。导致用户需要记忆多套用户名与密码,每使用一个系统就要登录一次,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用户体验更无从谈起。为了解决这个基本问题,需要通过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实现用户认证和权限控制。
通过将各应用系统的用户管理、用户认证和权限控制都统一由统一身份认证平台进行管理,在技术上实现集中管理模式,在管理上采用分级授权模式。转变“重管理、轻服务”的思想,以服务建设为重点,将原有的业务系统按照用户的需求、使用习惯等因素重新进行封装,为学生、教师、领导等角色提供个性化的功能服务。
.png)
统一身份认证
5、结论
新时代的智慧校园建设面临新的变化,需要不仅助力管理效率提升,而且在服务上使得师生满意。需要打造一个能够开放灵活的架构体系,并在此架构上充分整合内部应用与外部资源,辅以产品为基础的定制与运营服务,打造一个数据融合的智慧校园开放生态,保证高校信息化长期发展的可用性、可持续性和先进性,为后期人工智能校园打下良好的用用基础与数据基础。同时在智慧校园建设当中解决学校原有的各种信息化建设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华,李宁,向凯全.智慧校园建设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8,No.632(12):36.
[2]于鹏飞.智慧校园建设总体架构模型及典型应用分析[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8,No.210(06):7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