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建造背景下施工成本精细化管控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刘方远
[导读] 摘要:如今,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由于“智慧建造”的理念近几年逐步深入到建筑行业,以及企业对施工成本精细化管控的需求上升,智慧建造助力成本管理的作用日益显著。
        杜尔伯特蒙族自治县财政局  黑龙江省大庆市  166200
        摘要:如今,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由于“智慧建造”的理念近几年逐步深入到建筑行业,以及企业对施工成本精细化管控的需求上升,智慧建造助力成本管理的作用日益显著。本文从国内研究现状着手,在智慧建造背景下,分析施工成本管理各相关因素,提出智慧建造体系框架构建模块,并针对施工成本精细化管控的系统运行做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智慧建造背景下;施工成本;精细化管控
        引言
        建筑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成本管理是决定施工企业利润的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对于未来企业的规模性发展离不开精细化管理的指导,只有摒弃粗放式的管理才可能提高施工企业的利润,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1智慧建造的研究现状
        近几年,国内关于智慧建造与建筑行业细分领域的结合的研究成果丰富,理论成熟。张艳秋利用建模工具建立了标准化建造服务的本体模型,设计并实现了标准化建造服务本体知识管理系统,建造了一个基础平台;刘晓丽创造性地将智慧建造理念引入到项目管控中去,并提出基于智慧建造的项目管控机制。林树枝等根据智慧建造的内涵分析了装配式建筑基于BIM平台和数据执行绿色设计,通过BIM协同平台进行项目各阶段的衔接以及各参建方的信息交互,实现项目的智能化管理。马智亮引出并阐述智慧建造的概念及主要特征,提出高度智慧建造的含义,并论述了发展高度智慧建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施工成本精细化管控相关因素分析
        2.1工单位人员成本管理意识薄弱
        施工企业要想获得最为快速的发展则应该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这就需要企业通过利润提高、开源节流实现,但是从当前企业现状来看,大多数的员工尚未形成此意识,且成本意识相对较为淡薄,内心对企业成本管理完全没有概念,员工认为企业成本控制是属于成本管理部门的职责,和其他管理人员、施工人员毫无关系,这就使得施工单位各个部门之间处于完全割裂的状态,管理人员主要是负责管理工作,施工则主要负责施工工作,最终导致没有形成统一的整体。
        2.2材料因素
        工程建设所涉及的材料种类很多,在实际工作中,材料采购人员往往只关注数量大或者数额大的材料,如:钢筋、混凝土等,而被忽略的那一部分,往往却对成本管理起到意想不到的后果。例如:防水材料的采购,过分盯住价格,会导致质量首位的地位动摇,而质量的下降直接导致严重的施工质量问题,造成极大损失,我们称之为“材料隐形成本”。此外,材料采购的周期、频率及其与资金周转之间的配合也是成本管控中重要的因素。
        3智慧建造背景下施工成本精细化管控的实现
        3.1进行责任成本管理机制的有效改善
        实施成本控制的根本是人,所以就需要将企业员工成本控制的主动性、参与性充分的调动起来,从企业自身角度出发则应该将员工成本控制责任和企业效益联系在一起,构建出责任成本管理机制,对于建筑施工项目来说其不同的阶段,均应该以精细化管理作为要求进行成本目标的细分,将各项成本控制任务分配到相应的责任人身上,在企业内部形成全员共同参与、全过程、全方位布置的成本控制格局,使得企业内的每个人均有明确的成本控制责任,都要承担相应的控制指标,将企业的成本控制指标、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实现奖罚分明,通过构建相应的体系来实现达成成本控制最优化的目标。


        3.2工程量精准计算
        传统工作中,针对工程量计算时,其过程复杂,还要面对很多因素对计算的干扰,一些未知的或不可明确的因素或多或少会带来算量失误,导致工程量计算发生的偏差较大,阻碍了精细化成本控制。而智慧建造体系由于综合了多个平台和数据,通过BIM技术集成云计算、实时传输、大数据等的技术优势,使得其算量不但精确,而且自动化程度很高,基本完全避免了传统算量错误、漏项、缺项等问题。例如:某些不规则的异型构件在传统计算方法中,无法精准算量,而BIM5D平台能够智能扣减、优化,且利用立体模型进行计算复核,结果精准度极高,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工程量计算效率,施工阶段的成本精细化管理目标也得以实现。
        3.3进行建筑施工的合理性组织,将工人数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现在人工单价在不断的攀升,企业为了让成本工作能够做的更好,则需要尽量的去减少人工成本。减低人工成本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用工来源、人工数量的控制来实现,对于人工数量的控制可以通过加强施工人员操作技能培训来提升其操作水平和操作速度,还应该加强现场施工人员的管理,实现施工的合理安排,在精细化管理理念的指导下对每道工序做好劳动力安排,依据劳动定额对用工消耗做好计算,避免因为用工的问题而导致的浪费现象。用工来源的控制则应该对劳动力进行合理性的配置,对那些有施工经验的施工人员带新进入的施工人员,这样就可以使得新员工操作的熟悉性以最快的速度提升上来。
        3.4施工与材料精细化管理
        与此同时,施工方案的比选也影响着整个项目的成本控制,企业在施工工艺上不断更新,采取高效、先进的方式来施工,使企业施工能力提高,也很好地进行了成本控制,降低了预期的成本,使企业获得更高的利润。施工企业的成本主要是建筑安装工程费去除利润的部分,人工费、材料费和施工管理费占据了整个施工企业成本的85%以上,仅材料费一项就占据整个施工成本的52.06%,对于材料费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材料的精细化成本控制需要多样化,首先对于材料的采购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追求零库存,这对于材料需求量大、种类多的施工项目来说基本不可能,只能对于材料的用途、使用频率来划分采购。对于钢筋、水泥这一类每日需求量大、使用频繁的材料来说,需要找到能及时提供货源的供应商,在现场囤积少量的材料,需要同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形成稳定的供应链,避免材料出现因锈蚀等问题的浪费。而对于用量容易计算,使用周期短的材料就可以试行零库存思想,一般与供应商都有多余退回的约定。其次对材料的领用,做到每笔有记录,每笔都有负责人签字,出库入库电脑都有迹可循,这种可追踪的材料领用可以有效减少材料的浪费,通过材料施工需求量和领用记录的核算,也能规避员工私自占有材料的情况,对人员规范有一定作用。最后对于材料的使用,严格按照合同的施工程序、用料,匹配相应定额,做到施工工艺规范化。这些对材料的精细化管理,对成本有了明确的成本控制。
        结语
        综上所述,施工企业应用精细化成本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精细化成本管理与施工企业的成本运作规律十分契合,笔者认为施工企业必须要重视成本管理理念和方法的更新,实现施工全过程的精细化成本管理,才能有效提升建筑企业在经济市场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艳秋.智慧建造框架体系与标准化建造服务建模[D].华中科技大学,2019.
        [2]刘晓丽.基于智慧建造的项目管控机制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7.
        [3]林树枝,施有志.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J].建筑结构,2018,(23):118-122.
        [4]赵敬忠.基于智慧建造的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精细化管理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