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院校规模也得到进一步扩大,随之而来的是高校后勤修缮工程面临全新挑战。高校后勤修缮工程项目自身具备成本投入小、时间短等显著特征,因此,对高校后勤修缮工作有效管理是其发展过程中核心所在。基于此,本文将主要针对高校后勤修缮工程管理实施有效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高校;后勤修缮工程;管理策略
引言
近些年来,伴随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其招生数量正在逐年递增,在令办学条件不断改善的同时,也促使高校教学、科研、学习、生活等需求得到充分满足,而这一情况令我国高校修缮工程规模极速扩大,数量以极速增长,因此,在高校后勤修缮工程管理过程中,需根据高校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同时遵循自身客观发展规律。然而,现阶段如何才能够在为自身日常工作正常开展提供保障这一基础之上,通过对人力、物力、资金等资源的有效运用,做好后勤修缮工作是高校后勤修缮管理亟待解决问题。
1.高校后勤修缮工程特点
高校后勤修缮工程具有三种特性,分别为多样性、突发性、普遍性。其中,在多样性这一方面当中,伴随我国经济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大部分大小建筑设施已无法满足时代所需,并且部分仪器与设备使用时间较长,极易发生故障及产生安全隐患,因此修缮工作时需要不间断开展[1]。此外,由于高校当中建筑设备自身使用特点与用途皆存有一定程度差异化,因此问题与故障部位也大不相同,因此,复杂性、多样性便是高校后勤修缮工作当中三大特性之一。其次,在突发性这一方面当中,由于高校人口密集,容易导致部分无法预估事故发生,因此其具有一定突发性,此类事故由于无法预先得知,因此后勤修缮工作也成为了重中之重。最后,在普遍性这一方面当中,由于后勤修缮工程负责范围极为广泛,其涉及全校师生日常生活,因此具有较强普遍性,同时其对于学校日常工作开展与运作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2]。高校后勤修缮工程特点具体如图一所示。
.png)
图一 高校后勤修缮工程特点
2.高校后勤修缮工程管理现状
2.1缺乏计划性
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对于自身规模与外部发展建设较为注重,但是对于自身小型项目开展、修缮、改造关注力度却不大,部分高校对于此类项目甚至已经忽略,这一现象导致高校内部诸多年份建筑得不到有效修缮,令其无法充分满足现代化高校发展所需,持续使用会令其老化破损速度加快,发生各类严重故障与问题。除此之外,针对后勤修缮工程项目经费,后勤管理部门每年会向校方提交报告,并将其纳入到校方支出预算当中,但是由于部分高校领导尚未予以后勤修缮部门一定重视力度,致使后勤修缮管理部门无法及时作出具备科学性与合理性的整体修缮计划,另外,由于为能够对实际迫切需求加以解决,导致原有建筑用途与使用情况受到肆意变更,导致修缮工程在多次反复开展后也无法令预计需求得到满足这一现象时有发生[3]。
2.2缺乏有力监督
在我国现有体制背景下,大部分高校尚未针对后勤修缮工程制定完善监督管理制度,导致管理力度受到削弱,由于高校后勤修缮工程项目种类繁多,所涉及范围也较广,并且施工地点也并不集中,严重缺乏规范化施工设计。除此之外,为能够为高校正常运转提供保障,大部分修缮与翻新工程通常会集中在寒暑假开展,因此导致高校后勤修缮工程管理在监督方面存有诸多制度上的缺陷。另外,在通常情况下,针对一些施工技术与材料设备使用情况,由于部分施工人员尚未对其加以更深层次探索,再加之监督管理力度薄弱,致使修缮工程开展过程中质量无法与相关要求相匹配,因此导致完工时间不长的工程在经过几次使用后开始发生问题这一现象频繁发生,令高校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资源。
2.3缺少专业人才
由于高校后勤修缮工程项目种类繁多,其中包含水、电、设备、土木建设等诸多方面,因此急需相关技术人才,但是对于大部分高校后勤管理部门而言,此类人才正是其严重稀缺的。另外,大部分高校后勤管理修缮部门工作人员尚未接受到过任何系统化技术培训,并且不具备充分专业背景,因此不具备丰富管理经验,导致日常工作存有诸多漏洞。众所周知,大部分高校往往将更多关注力放置于培养师资力量以及提升科研水平之上,这也正是导致后勤修缮管理部门不具备较高工作积极性的原因之一,而积极性不高便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服务水平也无法与相关要求相匹配。
2.4竣工验收工作不到位
在高校后勤修缮工程开展过程中,大部分工程为能够满足现实条件而选择压缩工期,这便导致诸多工程施工时不具备科学合理的设计图纸,并且工程最终准确性与真实性也有待思量。因此,在修缮工程结束后,便需要施工单位能够提供精准资料与图纸,方便高效验收工程。除此之外,在修缮工程竣工后,若想对工程质量提供保证,便需根据图纸与资料对工程实施对比,严格落实竣工验收工作。如若在工程竣工后出现任何问题或某一方面未达到相关要求,高校应要求施工单位重新施工,避免后续出现任何问题。
3.高校后勤修缮工程管理有效策略
3.1确认合理施工项目
对于高校后勤修缮工程管理而言,在开展时校方相关单位需对自身实际情况充分考虑,针对施工项目制定合理性规划,分清主次,明确时间,这一方式对于施工侧重点明确以及开展有计划施工有着极大帮助。因此,后勤管理部门应对项目规划与运行制定合理方案,并根据高校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可行性计划,这一几乎不仅能够对施工项目必要前期工作加以明确,同时也能够为施工项目提供有效决策依据,另外也能够以较小投资成本得到更大收益,有效避免在修缮过程当中存有风险。另外,设计阶段对于修缮工程整体施工质量而言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因此,后勤管理部门可通过BIM技术帮助修缮工程整体水平得到提高,相关工作人员需对所需修缮建筑整体结构进行检测,随后通过BIM技术构建建筑模型,将建筑内部设施、管线等布置进行明确掌握,通过BIM技术能够令相关工作人员对修缮建筑信息拥有更为全面的了解,确保修缮工程设计方案具备一定科学性与合理性,从而为修缮工程管理质量提供保障。
3.2加强经费管理
高校后勤修缮工程所使用项目经费用于高校各方面修缮与更新,因此经费管理应实行多元化。因此,在对修缮工程经费管理过程当中首先需对经费多样化特点加以考虑,促使经费能够有统一到特定职能管理部门实施系统化管理,促使经费得到有效管理与快速审批与下拨。除此之外,在开展修缮工程前,需对经费加以预算,将高校自身与工程项目实际情况作为预算基础,将施工成本降到最低,从而对经费加以行之有效的管控,在开展经费预算工作时,需对高校自身实际发展情况加以更深层次研究,并以此为着陆点,制定出与高校发展情况相匹配的可行性方案,为经费合理使用提供有力保障[4]。
3.3严格确定施工单位
为能够有效防止高校后勤修缮工程当中出现腐败现象,高校在选择施工单位是,应严格根据招标相关法律法规执行筛选操作,不可发生一人独定现象,而是需要经过相关人员开展集体讨论后确认最佳施工单位。众所周知,所有单位在招标与议标过程当中皆会或多或少的存有一些主观性与随意性,高校相关监督管理部门需对招标议标全程加以严格监督管理,确保招标议标能够在具备规范化、合理化、合法化的状态下正常开展。而若想切实做到这一点,高校首先需对参加议标单位提供资料严格进行审核,随后,在议标过程当中将参与单位信誉、业绩、能力、材料标准、差价、质量等方面作为评估基础,从而为议标与评估工程所需的公平、公正、公开、合理提供有力保障。
3.4实施合同制
对于高校后勤修缮工程项目而言,高校自身与施工单位签署合同有着极大必要性,合同在能够为当事人双方各自权利与义务加以明确的同时,也能够确保施工进度与质量。由于高校后勤修缮工程属于一种经济活动范畴,因此,需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签署书面合同,对甲乙双方权力职责加以明确,在合同签署完毕后,作为乙方的施工单位不能在未经过身为甲方的高校同意下私自更改合同内容、转让职责、违反规定等相关操作,如若施工单位作为乙方不履行合同义务开展工作,校方则有权利作为甲方对其相关法律责任进行追究。因此,通过具有法律效应合同签署不仅能够令双方职责得到明确,同时也能够为二者合法利益提供有力保障,最大限度避免不必要经济纠纷发生,同时对于施工单位按照工期顺利完成项目有着诸多裨益。除此之外,在甲乙双方签署合同过程当中,需对施工过程当中会发生所有问题最大限度考虑,并在合同当中明文规定,切实做到权责分明。在项目按照合同运作时,校方与施工单位需对工程计划进度与实际情况及时对比,如若工程与预先设计出现较大偏差,便需将合同作为基础作出正确判断,同时采取相应措施及时纠正问题,最大限度不影响到高校正常运作。
4.结语
综合上文所述,高校后勤修缮工程管理能够对高校科研、教学、日常工作等工作高效率与稳定开展起到极大保障作用,因此,高校领导与相关部门应对此项工作重视力度加大,将高校自身发展大局作为基础,逐渐对后勤修缮工程管理制度加以完善,并且通过与后勤部门合作,通过共同商定有效管理细则,将每一项后勤修缮工程当中所存在风险与不确定因素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为高校正常运作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满山.高校后勤修缮工程管理的策略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2):112-113.
[2]王满山.探讨高校后勤维修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智库时代,2019,187(19):196+199.
[3]高海悦.邓立奇.关于高校修缮改造工程管理的探讨[J].高校后勤研究,2018,000(012):44-46.高校后勤维修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的研究[J].神州(上旬刊),2018,000(003):122.
[4]王笛.高校后勤修缮工程管理的策略探讨[J].信息记录材料,2017,18(07):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