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44130219820123XXXX 广东惠州 516000
摘要:经济水平的提升,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使得社会对建筑物要求增高。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却存在较多安全、质量问题,严重影响着建筑物使用性能。因此,本文基于某建筑工程施工实例,对建筑施工安全质量管理实践措施展开分析。借此保障建筑施工安全质量管理效果,为我国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城市现代化建设提供助力。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期间的安全质量管理工作,是建筑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时代发展中,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明显,建筑施工内容不断丰富。导致建筑工程施工期间,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影响建筑物施工质量、施工安全。因此,本文对建筑施工安全质量管理的探索与实践,对降低建筑工程安全事故风险、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有着重大意义。
一、工程概述
某建筑工程,建筑施工面积为23567平方米,地上16层,地下2层。建筑主体结构是非应力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柱网为10×10m,局部柱距为6米。梁模板起拱高度为12毫米、20毫米,抗震防裂度为7度。主体地下室的外墙采用“P8”防水混凝土现场浇筑,墙厚250毫米,钢筋净距60微米,混凝土选用商品混凝土。该建筑工程建筑内容为居民楼,为确保建筑工程安全性能,相关人员在建筑施工期间,积极落实安全质量管理工作。目前,该建筑工程已投入使用,且住户反应良好。
二、建筑施工安全质量管理的探索
(一)建筑施工安全质量管理现状
建筑工程质量是影响建筑企业效益、建筑使用周期的重要因素。我国经济实力上升后,城市化建设不断推进,建筑密度提高。而建筑行业发展中,建筑工程安全质量事故频发,威胁着公众、社会财产利益[1]。因此,为减少建筑安全事故产生,相关企业需重视建筑施工安全质量管理。但是现阶段,建筑企业在施工安全管理中仍存在较多现实性问题。
首先,全球经济发展中,产品质量成为社会焦点问题,而建筑产品却屡次存在不合格现象,使得客户、企业损失严重。部分建筑工程施工期间,未能按照施工标准把控建筑品质,使建筑工程安全质量留有隐患。比如建筑单位为实现利益最大化,会压低工程预算、缩短工程工期,建筑预算、投入成本降低后,其材料、设备选购质量难以保障,进而使建筑使用期间出现质量问题。
其次,由于我国建筑安全质量管理法规实践力度不足,且公众执行过于模式化,导致工程施工期间,易产生不规范作业,或出现“层层分包”现象,使得施工周期加长,责任主体模糊。此背景下,若是存在工程质量问题、安全事故,难以及时明确各方施工责任,不利于建筑性能、质量的整体管控。最后,施工技术是落实安全质量管理的外部载体,正式施工中,较多单位地址勘资料不全面,设计方案可操作性不强,从而造成施工各环节安全质量管理效果不佳。
(二)建筑施工安全质量管理特征
第一,影响因素多元化。建筑项目施工包括材料、技术、工种、机械等内容,所以建筑项目确立、正式施工后,建筑安全管理、质量控制难度较大,且内部影响因素较多。因此,结合建筑工程施工特点,强化建筑施工安全质量管理,是施工单位需及时改进的基础性工作。第二,施工质量的可变性[2]。不同建筑项目,其功能、特性要求存在差异性,施工方案起点、重点独立性明显。导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稳定性不强,并且受施工场所、周围环境、区域经济制约,各施工阶段、节点建筑施工安全、质量管理侧重点区别较大。
第三,外界因素制约安全质量管理效果。施工现场周边建筑物、环境保护要求,会影响工程项目施工技能、设计方案、工程进度管理的实践。但是建筑施工安全质量管理作为建筑项目生产核心,施工单位需坚持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质量控制原则,以生产安全为基准,提升工程整体质量。在此期间,施工单位可结合项目分包实况,构建相应测评、监督机制,清晰记录分包数据。从而在生产安全、质量管理的融合中,履行建筑安全质量控制责任与义务,展现建筑施工安全质量管理价值。
三、建筑施工安全质量管理的实践措施
建筑施工安全质量管理实践时,需结合工程项目安全质量监督责任主体,强化建筑工程质量审查力度。投资方、监理方、施工方作为项目施工管控单位,建筑企业需在各方监查下,为员工灌输必要的安全理念,严格要求施工人员、管理人员根据安全制度施工,杜绝不规范作业。具体来说,建筑施工安全质量管理需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推进建筑施工安全质量管理队伍建设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体系作用时,需拥有专业性强、经验丰富的管理队伍,以便于保障施工安全管理、质量管控效果。因此,建筑企业应积极推进建筑施工安全质量管理队伍建设,合理增加管理人员投资[3]。一方面,企业可通过高薪招聘管理人才,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质量。另一方面,强化内部施工管理人员培训,使内部职工熟练运用科学管理技术、手段。此外,管理队伍在工作开展中,需懂得将理论、实践相结合,确保管理措施、现场施工的契合度。进而在针对性安全质量管理方案制定后,提升现场施工水平,避免诱发安全风险、质量隐患。必要时,建筑企业可通过合理奖励机制,正面引导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学习专业内容,增强其安全意识,规范施工作业,保障施工项目安全质量管理效果。
再者,建筑项目施工技术落实不到位,是引起施工安全事故、损害建筑物性能的主要因素。建筑企业只有正确认识建筑施工技术的重要性,才能在施工技术管理控制中,减少安全事故的产生。建筑工程属于危险系数大、专业性质强的项目类型,其中生产用电、土方开挖、起重吊装、设备运输、爆破等作业是建筑施工安全质量管理重点。所以在管理队伍建设中,还应要求管理人员,针对上述现象制定施工安全技术预案,维护施工安全。同时在施工现场,铺设安全标识,以此用环境氛围,强化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如图1所示。
.png)
图1 施工安全标识示意图
(二)转变人员安全质量管理意识
为确保建筑施工安全质量管理工作有效实践,建筑企业还应认识到人员意识的重要性。人作为工程安全管理的核心,建筑企业需坚持以人为本
原则,激发施工人员积极性,为其建立安全第一的施工理念。同时认真执行安全生产条例,提升建筑施工质量,增强施工人员文明生产责任感[4]。首先,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工程施工前期,对施工人员展开安全教育,同时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制定清晰化质量管理制度。使施工人员在知识学习中,树立正确安全观念,遵守施工安全相关制度,以此避免安全事故。其次,在人员安全意识转变后,建筑企业还需及时明确安全责任制度,明确各施工环节人员责任,便于在项目安全性能、质量审核中准确判断责任主体。最后,项目监理部门可将施工安全归集到监理范围,并制定科学、可操作安全质量管理体系,为管理人员制定施工决策创造条件。同时使施工人员在系统化安全质量管理体系中,不断规范自身施工行为,强化建筑施工安全质量管理力度。
(三)明确建筑安全质量管理内容
建筑安全质量管理内容,是建筑企业建设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安全质量管理制度的参考标准。因此在建筑安全质量管理实践中,相关企业还应明确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质量管理的内容。具体来说,可概括为以下几点。首先,建筑施工期间,作业人员应具有技能运用能力、正确施工观念,以保障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施工作业的安全性特征。对此,为提高施工人员技能运用水平,可邀请经验丰富的员工、专家向施工人员阐述施工要点。例如在施工前期,及时完成设计图纸、技术图纸交底工作,以分析各阶段施工要点,从而在人员、资源合理分配中,为安全质量管理工作的有序落实奠定基础。
其次,施工材料、设备质量是影响工程整体质量的主要因素。在避免设备及材料施工安全质量的不利影响,相关人员需严格筛查施工材料、设备。常用建筑材料有砌块、砖、混凝土等,该类材料进场时,安全质量管理人员应预先判断其品质,审查其合格证明。并且在材料进场后,科学存储建筑原材料。再者,设备、施工器械使用,可提高建筑施工效率,但在安全质量管理工作中,设备故障、操作失误却会造成安全事故,阻碍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工作。对此,安全质量管理人员,需要求施工人员重视设备选定、保养工作,且定期排查设备异常,主动分析设备特点、性能、使用技术。
最后,建筑施工安全质量管理工作开展时,管理人员还应结合以往管理经验,预先分析现场安全、质量问题。之后根据施工质量管理制度、技术指标等内容,整理施工内容、质量标准,使施工期间的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并且在施工期间,通过互检、自检等方法,发挥质量监控作用,完成工程验收。若发现质量问题,需及时修改,具体抽验频率,可结合施工规范、工程完成情况决定。除此之外,建筑质量管理在施工阶段实践时,应以“动态控制”为主,“事前控制”为辅,从预控角度分析质量管理中的潜在问题。
四、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是城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质量管理水平影响着建筑物使用效果。为在建筑施工安全质量管理实践中,延长建筑物使用周期,优化建筑物基本性能。相关人员应积极推进建筑施工安全质量管理队伍建设、转变人员安全质量管理意识。从而在建筑工程的规范化建设中,为我国社会和谐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章莹.浅谈建筑施工安全质量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9(26):66-67.
[2]王建平.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及质量管理探讨[J].中国标准化,2018(2):23-25.
[3]甘孟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及施工安全管理研究[J].丝路视野,2017(28):138-141.
[4]何银波.试论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的关系[J].城市建筑,2017(8):10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