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 四川达州 635002
摘要:本世纪初,影响国内油气田及输油气管道生产治安秩序的问题进一步突出,对油气生产带来直接影响,本文基于油气田企业公共安全管理体系构建与探索展开论述。
关键词:油气田企业;公共安全管理;体系构建与探索
1油气田企业公共安全内容
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公共安全信息,选用科学的评估分析工具实施风险分析与评估,得出项目面临的主要公共安全风险,进而制定公共安全计划,落实相应的公共安全防范措施,确保项目人员和财产的安全。同时,在管理的过程中,根据油气田企业项目所在周边等公共安全形势的不断变化,不断更新公共安全信息,开展公共安全再评估,修订公共安全计划,采取进一步防范措施,并通过审计来确保整个管理流程的有序运行。
2油区公共安全管理薄弱的原因
2.1企业公安转制移交的一刀切,没有充分考虑油区治安实际和治安管理主体衔接。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的企业分离办社会改革时,过分强调了“分离移交”,忽视或轻视了部分地方油区治安的实际情况和油田公安机关与石油企业的血脉联系,转制移交“一刀切”,致使油区治安出现了管理空档和责任盲区,弱化了油区治安管理的专业力量,个别地方甚至发生因油田公安机关转制,内部治安保卫机构缺失,治安防范一度出现了断档。
2.2 部分企业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甚至无视公共安全工作。企业把追逐经济利润作为其唯一目标,片面地追求企业经营的内部效益及经济价值,忽视其外部效益及社会价值,管理简单粗放,忽视公共安全及治安反恐经费投入、忽视必要的“人防、技防、物防”建设。
2.3组织机构不健全,专职力量薄弱。中国石油集团、中国石化集团重组上市后,多个油气田企业生产实际需要设置专职治安保卫机构和队伍,致使公共安全工作误入盲区,治安防恐工作无法有效落实。
3公共场所的治安防恐工作探索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重点场所发展速度迅猛,随之配套的管理措施薄弱,场所自律能力差等因素,导致重点场所治安管理变得更为复杂管理。尤其是广场舞兴起引发的各类治安案件的发生。广场舞主要由中老年人和妇女组成,组织上自发形成、结构松散,空间上场地开阔、人员密集,安全上自防意识较差,极易成为扒窃和诈骗等侵财犯罪的受害人群及对象;油田各生活小区小区的地理位置特殊并不像其他矿区小区是封闭化管理,比如老年活动中心、体育馆、健身器材等位置人流量非常大,管理困难。这些公共场所的安全隐患影响着矿区群众的安全感。为此治安保卫部应该在公共场所上下足功夫,尤其在重大节日、重要会议开展的期间,应制定相应的措施:一是加强安全检查,消除各种不安全隐患。对重点场所进行安全检查从消防检查,公共使用器材检查,可疑人员身份排查。检查完毕,做好安全检查记录。通过安全检查,能够及时发现治安隐患。二是建立重点场所治安管理档案,通过重点场所治安管理档案,能够把重点场所纳入治安管理视线,有利于矿区保卫分析和研究重点场所存在的治安问题,及时发现治安隐患。三是加大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强化重点场所管理,油气田治安保卫部门应加强与属地公安机关、消防、应急管理相关部门的配合共同解决重点场所存在的问题。四是针对社区里养狗居民和其他居民的矛盾调查(造成环境污染、噪音、狗伤人等)制定相应管理方法:(1)在社区内贴告示,告知养狗居民注意事项,保持小区环境整洁。(2)主持养狗居民与其他居民代表会议,双方共同提出解决方案,解除不满。
4油气田企业公共安全管理体系构建与探索
4.1明确职责,建立目标责任制
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方针,油气田企业治安综合治理实行一票否决制。企业党政一把手应和部门负责人之间签订《年度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并建立严格的监督制度、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把治安防恐综治工作纳入生产经营、行政管理之中。考核目标都与基层部门的责、权、利挂起钩来,做到奖罚分明,真正地实现“谁主管,谁负责”。
4.2提高认识、持续开展治安综合治理
4.2.1是企业发展稳定的重要保证,也是社会治安防控网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把治安综治工作当作首要工作来抓,才能够有效维护企业安定团结的局面;才能够有力打击和防范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给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提供重要保证,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前提。
4.2.2是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主要措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党和政府全面解决我国治安问题的战略性方针。企业只有首先加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把各项综治措施落实到位,另外通过法制教育、法制讲座、国防教育等,才能在企业中形成良好的道德水准和优良风气,才能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快速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4.2.3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治安环境,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措施不安定因素的存在,直接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更谈不上经济效益的突飞猛进。企业的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规范化以后,职工行为受到规范,违法犯罪减少,治安环境得到改善,生产和工作秩序有了保障,构建了平安单位,保障了生命和财产安全,凸显了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经济效益。
4.3未雨绸缪、建立公共安全风险预警机制
4.3.1预警指标的建立
针对当前我国海内外石油工程项目的特点,结合相关领域的指标控制和评价体系,如将社会公共安全分为社会安定、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和事故管理四个一级指标,而每一项指标又可以分为若干其它分项指标。
4.3.2预警指标权重分类
对四级公共安全风险问题进行分级并确定指标后,需根据层次分析法对各级指标对目标值的影响情况确定各个一级因子和二级因子的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对各级指标进行权重标准化后分别得到了一级指标权重以及二级指标对一级指标的权重。
4.3.3预警评判集的建立
建立指标权重级别,对预警指标的等级进行划分,一般按照风险等级的由高到低进行评判,如对1-5个预警等级确定为:红色、黄色、橙色、蓝色、白色。对五个预警等级赋值。
表1五个预警等级赋值
.png)
4.5平战结合、提高模拟培训力度
4.5.1加强仿真培训的硬件建设,我们计划以野外自然环境为基础打造训练场主题风格,改建模拟工作现场、野外营地等场景,改建完善符合安全要求的场所,进一步完善净化车间、硫磺储运、集气场站、管道跨越等场景的模拟设施,强力支撑实操培训流程和课程内容。
4.5.2加快步伐造就一支专业的实操教官队伍,我们将继续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强化实训教官的培训能力和授课水平,同时有计划派送专、兼职教师到权威的公共安全培训机构进行培训,有计划聘请公安高等院校等公共安全培训专业化教官来授课并指导实训教学,以提高油气田企业公共安全实操培训的整体水平。
4.5.3开发实用、专业的多维度教材,以增强学员的感性认识。同时组织相关专业人员细化每个训练环节的考核标准,保证培训的针对性。
4.5.4注重培训研究、交流与合作,积极参加集团公司公共安全师资培训,进一步加强与相关培训机构的交流与业务合作,进一步加强对防恐训练的培训研究,提升训练能力及质量。
结束语
抓好油气田企业公共安全工作,强化治安防控理念、防控布局、防控机制、防控措施和防控效果是治安“三防”建设的根本,学习和借鉴同行业先进经验,持续探索新形势下加强企业内部公共安全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注重防控形式的灵活性、新颖性和多样化,将人防、物防、技防有机结合,积极探索、建立预防犯罪、解决油气田企业治安反恐问题的长效机制,促进公共安全防控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